缔冠期刊网

社会治理大背景呼唤社区媒体

2022-06-08

○朱杲 石红彦

【摘 要】近年来,中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天然的沟通和桥梁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区报 社区管理创新 第三方组织

自2013年初以来,合肥晚报顺应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快速城市化趋势,先后创办了《滨湖新闻》等11张(9张城区社区报、2份县域报)社区报,走出一条社区报融合发展的新路,使合肥进入除上海、广州外全国社区媒体发展的第二梯队,一年多实践,两个效益初显,从而为合肥晚报应对新形势,赢得了先机。

一、案例回顾

2013年5月22日成功创办第一张社区报《滨湖新闻》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合肥晚报采取与相关区街政府深度合作、以双方互助互办为主,最终瞄准市场化运作目标的路径,接连推出《北城新闻》、《老城新闻》、《三里庵新闻》、《西园人新闻》、《高新新闻》、《水西门新闻》、《双岗新闻》、《高铁社区通》等共计9份城区社区报,在肥西和肥东两个县域创办《派河晨刊》和《肥东晨刊》。特别是最新创刊的《肥东晨刊》,报社与肥东县委县政府合作,以报社负责经营、原新闻中心负责内容的合作模式,全新改革了县域报运营发展的基本结构。在经费来源上,采取政府给一点、自己出一点、市场筹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在稿件内容组织上,以动员社区居民参与为基础、培育市民记者队伍为主体、派遣报社记者为骨干,在采编监管上,坚持报社总编负责制和内容把关“三审”制原则,真正实现了专业社区报社区办、专业管的有效下沉和有机监管的统一;在发行渠道上,以传统队伍为依托,事业部负责人全程参与和监督的高效渗透,并结合微博、微信、社区户外电子屏传播的立体式传播新模式;在社区营造上,报社与主办街区高度契合,以每个社区编辑部为依托,扎根社区,相继开展了各类社区活动200余场次;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扶持,以社区媒体为平台,广泛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建设各类社区公益品牌,一年多来,社区报“市民会客厅”深入人心、合晚“帮客”饮誉庐州、“民星舞台”达人频现……合肥晚报社区报品牌已家喻户晓,成为不少街区的文化建设新名片。

合肥晚报一年来的社区报创新实践,具体分析有如下几点:

1、围绕中心,强化引导

首先,合肥晚报坚守社区报内容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一年来,合肥晚报以社区报为载体,将宣传基层党委政府声音,展现基层政府阶段性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助力党委政府树立为民服务新形象。例如,庐阳区去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线为民工作法”,通过机关干部定期驻点“一线”服务,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解决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为宣传好这一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庐阳区与合肥晚报合办的第一张社区报《老城新闻》,就充分发挥了社区报深耕基层的属性与特点,强化突出服务功能,相继通过版面策划、内容跟进的方式重点关注了这一实在做法。

2、突出活动,打造品牌

自创办伊始,合肥晚报就把每一份社区报定位在打造一个个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阵地、新品牌上。社区报在报道居民想看、爱看的新闻信息的同时,一直积极与各街镇、社区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先后开展了各类活动200余场,每次活动均吸引大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例如,美好乡村建设是年前长丰县北城地区包括全县的中心工作之一,《北城新闻》社区报编辑部就抓住契机,精心策划,从2013年12月5日开始,以美好乡村建设前后图片对比做了4个专题,每个专题3到4个版。报道推出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3、参与管理,凸显服务

社区报在社区建设之中,要成为社区建设中的软力量,成为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社区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建构共同的社区概念,形成对本社区心理上的认同。同时,社区报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缓和社区矛盾,切实提高社区的服务与管理水平。2013年12月4日,《滨湖新闻》刊发了《健康“守门人”》的报道,对于影响广大滨湖居民的“家庭医生”,社区报选择了重点报道和重点呈现,不仅在头版进行创意设计,内页还利用跨版进行深度展示,内容多样,语言丰富。

依托社区报,报社还与各街区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外衍项目。如合肥晚报在相关合作街区开设的“市民会客厅”,每天都有专门的编辑记者接待社区居民,倾听百姓心声。与庐阳区、滨湖区合作,启动了社区义工合晚“帮客”志愿者组织。一年以来,这支建立在社区媒体基础上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已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细分化、常态化服务并拥有5000多名市民参与的全市型社区义工队伍,其细致科学的服务,基本覆盖了主城区所有需要的家庭和人群,最终形成了规模化、深耕社区、服务百姓的合肥晚报社区义工组织。

二、案例评析及思考

当下作为新媒体实践创新的社区媒体,国内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而合肥晚报系列社区报创办模式,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更多借鉴意义,更加符合本质意义上的社区媒体自我发展规律,其主要表现在:

首先,合肥晚报社区报的创办有效践行了新闻宣传工作党性与人民性、政治家办报和市场化运营的有机统一。在创办社区报过程中,合肥晚报在国内也是较早全方位地引入了基层政府参与支持、最终走向市场化方向的探索体验。我们认为,政府职能改革虽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能说明以承担基层社区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的社区媒体,在创办发展中可以游离于政府之外,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新闻媒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正因如此,合肥晚报非常清醒认识到,媒体转型、社会建设双重推进,必须要以主流价值为指导,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开门办报相结合。

其次,合肥晚报系列社区报的创办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胆识与实践探索的成功结合。我们认为,一方面,合肥晚报系列社区报的实践模式,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中部地区社区媒体创办的典型经验。上海、广东等地社区媒体创办确实走在全国前列,专业经验和基本做法示范引领,但该两地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社区建设先进程度较高。因此,基于中部省会城市中等发达经济社会现状而起的合肥晚报系列社区报,更多的在创办模式、合作方式、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符合中国大多数城市基本现状,更符合中国当下大多数传统报纸转型的现实选择。另一方面,从媒体自身改革操作具体事务角度看,合肥晚报系列社区报市民记者队伍建设、市民议事厅栏目开办、帮客等志愿者组织的建设等具体案例,都使传统媒体从过去大众传播时代高高在上、被动单向传播的藩篱之中走了出来。社区报在日常运营中,将基层政府与社区和居民连接,为社区和居民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与物品;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利用社区报的平台组织相关的活动,节约基层政府的成本;组织相关的志愿者团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和法制社区建设等。这些作用所展现出来的空间和未来,对传统媒体来说,无限广阔。

第三,合肥晚报系列社区报的创办实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在经营上,我们认为,社区报不同于其母报的经营模式。通常意义上,由于社区报的产生是其母报同社区报所在的基层政府合作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可以承担基层政府内刊的功能,故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报的独特定位,使社区报一方面可以将广告经营更加精准化、细致化,可更加关注社区领域内产业或者基层机构的广告,基本实现薄利多销,在影响范围上,单个的社区报显然比不上传统都市型的媒体,但是它的灵活性与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深度,以及它真正扎根基层、抢占“家庭”末端的细分市场和未来连点成面的深层影响,一定是传统大报以及任何其他新媒体无法企及的。

在社会效益上,合肥晚报坚定认为,社区媒体从本质上讲不是新闻纸而是关系纸。我们探索的模式,使得社区报与不同关节点的价值实现了链接与融合,链接之后,形成了政府、社会和媒体之间良好的诚信关系。这才是社区报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结果。我们认为,移动互联和新媒体时代,谁都可以成为“记者”,但基于社区共建基础上的政府、公民和媒介之间的诚信关系却日益稀少,因此,社区媒介的神圣使命是,在公民与政府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组建公共理性空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同时,成为进入社区家庭的桥梁与纽带,而一旦这种关系模式建立,社区媒介获得的,将不仅仅是得天独厚的各类传播终端和商业价值,一定还包括良好的回应、最佳的环境和崭新的生态。

最后,我们认为,社区媒介是当前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之下,在最为基础和微观的角度上从事社区建设的必然产物,一方面,社区建设能为社区传播和社区媒体提供发展环境和外在条件;另一方面,社区传播和社区媒体发展有利于推进社区内的高效沟通与各项文化和社会生活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年来中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和中国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责编:刘冰石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