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现象的文化生态——以粉丝型受众为视角

2022-06-08

○王晓露

【摘 要】电视剧《甄嬛传》能得到众多阶层的喜爱和关注,是因为其反映了当下“女性”、“职场”、“古典文化”等现实。对其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式文化,他们不仅热爱文本,还具备高度的身份认同感,进而建构了自身的虚拟社区。本文以粉丝型受众为视角,分析《甄嬛传》受欢迎的原因,粉丝型受众的参与表现,以及由此反映的当下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特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甄嬛传 女性 职场 历史 文化

改编自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的七十六集长篇宫廷剧《甄嬛传》,创造了收视奇迹。它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归根结底是其反应了当下社会的文化生态。

一、电视剧《甄嬛传》:当下社会的镜像表达

1、迎合女性观众的喜好

《甄嬛传》里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古典服饰,美容护理等细节投合了当今城市丽人的审美品味。剧中琴箫相合、诗文传情的浪漫情节打动了不少青年男女。

2、宫廷斗争映射职场政治

网络上通过《甄嬛传》学习职场法则的文章众多。如:《〈甄嬛传〉成职场生存宝典 跟清宫杜拉拉学宫斗》《〈甄嬛传〉看清宫杜拉拉玩转后宫职场》《后宫争斗犹如职场,盘点〈甄嬛传〉里那些白领们》等等。它们与电视剧互为参照,剧中人物尔虞我诈的表现,反映了办公室的政治文化,使观众感同身受,从而累积了大量观众。生存的压力倒逼甄嬛不断改变本性,观众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对甄嬛经历的喜乐苦痛产生强烈共鸣。①

3、古典元素的呈现引发文化艺术热

《甄嬛传》相比于其他宫廷剧,更注重对礼仪服饰、妆容、官品、中医、香料、药材、古典装修、后宫妃嫔制度、饮食起居等的细致描写。受众对《甄嬛传》的喜爱,体现的是国人对历史的喜爱,对古典文化的喜爱。喜欢玩赏书画、玩琴、玩茶、玩香、收藏古董的受众也对《甄嬛传》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粉丝型受众:大众文化的文本盗猎者

网络中粉丝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积极发表言论,还创建了自己的社区。如在百度贴吧里创建了《甄嬛传吧》《后宫甄嬛传电视剧吧》《后宫甄嬛传吧》《琅嬛书馆吧》等。以下本文将对粉丝型受众的参与原因,方式,他们对电视剧的传播又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MattHills在《Fan Cultures》中指出,粉丝是着迷于特定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乐队的人;是能够对他们所迷恋的对象提供大量信息的人,是能够引证他们所喜欢的台词或对白、给出相关资料出处的人。②

1、电视剧与其他传播活动的“互文”

作为一部电视剧,其播出还会和其他传播活动形成一种互文性,并借助这种互文性来生产意义。根据费斯克的理解,互文性是“文本同时与其他相似的或不同的文本关联,通过这种方式为观众制造意义”。

《甄嬛传》剧中的许多台词都让受众心生感慨,引发讨论和共鸣,网友通过回味剧中的台词,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深切感受,隐喻职场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如在《后宫甄嬛传电视剧吧》里,有主题:《一人说一句宫斗时霸气的话》,网友积极回贴,如甄嬛“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再冷也不能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华妃“贱人就是矫情”、“这后宫中想要活,就必须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浣碧“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这些话语隐喻了当下中国这个男权意识依然顽固的社会,女人获得成功的艰难。这些生动有趣而又贴近生活的台词,使得受众在消费文本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

2、粉丝型受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

粉丝型受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们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用德赛都的话来说,粉丝可以被看作大众文化工业产品的“文本盗猎者”,他们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生产,创造出一套具有完整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换句话说,能动的粉丝总是渴望通过对原作加以评点,或者直接对原作进行改写来展示自己的观点。

(1)粉丝参与创造“甄嬛体”。剧情之中引用古诗词来表达情感、又掀起一股学习、出版古诗词的潮流,体现了粉丝对重视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正中观众的下怀。如“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种对白,言辞温雅华美,符合身份尊卑的遣字用词礼数周全,实际上呈现的是利益场上人际关系的虚伪和言语者的心计城府。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甄嬛体”夹杂诗词、文言,还有叠词、叠句,富有韵味,又相当有趣。于是粉丝开始对半白半文的语言模式和典故进行运用,言必称“本宫”;描述事物用双字:“方才、想来、极好、罢了。”,网友喜欢把他们套进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如“今日适逢佳节,偶遇这美履两双,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样子做工却是极好的,这才敢全收了。白话:六一大减价,买鞋两双,物美价廉。”

(2)创作“同人文”。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空间,粉丝们通过逛论坛、发帖子的形式参与其中,褒扬或贬抑电视文本。通过这一话语渠道,他们可以直接表达对于剧中人物的喜爱或厌恶。而不满剧情和结局的粉丝,还会制作一些由原始文本派生来的二级文本,让文本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例如《琅嬛书馆》就是《甄嬛传》粉丝中热爱撰写同人文专门开的贴吧。

校园小说“《有所思》——纪念我们永远的高三”,用甄嬛体撰写自己的高三爱情;《椒房怨——舞姬倾城》用半文半白的风格,创作了一首诗歌,哀叹甄嬛爱情的不幸。小说《云在清天》“全新续写清嬛传奇,为你一扫心中遗憾”改写了果郡王和甄嬛的悲惨结局,以两人隐居的方式结尾,加上文笔优美,深受粉丝们的好评,有网友评论道“看完电视剧心情很压抑,熬夜看望了这篇小说,心情顿时舒畅了很多”“写得真真是极好的”。

(3)《甄嬛传》带动中医热。网络或坊间也有很多年轻人加入香料、中医、古诗词的研究中,进而中医师们也聚在一起拿《甄嬛传》作为范本讨论《如何让中医科普喜闻乐见》。毫无疑问,《甄嬛传》在它作为电视剧的文本之外,带动了一系列的“文化事件”。

(4)《甄嬛传》画像走红。剧中服饰,首饰,玉器,制作精良,内涵丰富,不同的人物角色对颜色和装扮风格都有不同的偏好。粉丝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了不同风格的电视剧人物画像,其中最著名的是画家陈柏言的人物手绘图。

正是在这些参与活动中,热情的粉丝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展示自己的智慧,表达了对我国古典服饰、妆容、饰品的喜爱和怀念,通过文本生产获得的快感,衍生出受众独有的参与式文化。

3、粉丝对剧中人物的高度认同感

粉丝型受众不仅对文本有着强烈的情感,还有着高度的自我认同。通常而言,“自我认同是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形成了对自我以及对周围世界关系的独特感觉。”③

《甄嬛传》中很多角色都既让人怜,又让人恨。有人迷甄嬛,有人迷华妃,有人爱眉庄,更有人兼爱之。因此,粉丝们把剧中人物映射到自己身上。例如,在《甄嬛吧》主题中有“[嬛嬛相扣]属于你的古装形象”,“回复特征,给你一个古代的你!”“测测你在古代的名字,位分,封号,宫殿,配偶!”“来个小测试:甄嬛传中你的脾气更像谁”。有的用手机号码组合来分配测试者在剧中的人物,有的通过软件编程测试得分来对应相应人物游戏,也有网友根据自己的性格,进行自由讨论。这种认同也成了他们积极参与传播的一种动力。

三、粉丝型受众对文本的解读

粉丝型受众容易对某一文本产生情感,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这一文本的解读就趋于一致。詹金斯指出,电视迷的活动中有一类显著特征为:电视迷采用一套独特的批评和阐释方法,他们的批评是不严肃的、猜测性的、主观的,他们会将自己的生活和连续剧中的事件紧密联系起来。而劳伦斯克罗斯伯格也认为,人们不只是在努力领会文本的意义,而是使其具有和自己的人生、经验、需要和欲望相关联的意义。同一文本由于解释的方法不同,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粉丝型受众在解读文本时经常各执一辞。

粉丝们基于共同兴趣而自发聚集,然而,粉丝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同样也会充满争议和分歧。甄嬛入宫时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秀女,当她成为熹贵妃时却是深谙权谋之道,狠心谋杀亲夫的女人。我们并没有批评她的绝情,相反,粉丝看到甄嬛的“反攻”,觉得很过瘾,并反复观看,当电视台播到其受苦的剧集时则会换台。这体现了不同时代受众对人物行为方式的不同解读。

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到《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情深深,雨濛濛》中的陆依萍,这些影视作品代表了观众在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④在封建礼教下,林黛玉虽喜爱贾宝玉,可宝玉向她示爱稍有言语不慎,就被黛玉指责嘲笑。而如今,甄嬛最后故意气死雍正的剧情也被观众接受和理解。假设这部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必会引起道德上的争议。然而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德威并重,主动出击,刚柔相济,更符合现代文化;坐以待毙,反会被后人笑其懦弱和无能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袁园,《职场·民族·女性:从〈甄嬛传〉看新世纪的意识形态显影》[J].《南方文坛》,2013(5)

②MattHills.Fan Cultures.London: Routledge.2002

③安东尼·吉登斯 著,赵旭东 等译:《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④王四四,《透视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热播现象的文化生态》[J].《四川戏剧》,2013(10)

(作者: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