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合肥市养老机构护理员性别比现状调查

2022-06-08

王丽霞 黄婉婷 马一兵

【摘要】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机构员工中最大的群体,了解其性别比现状应成为我国养老机构人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合肥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和入住老人性别比构成、对不同性别养老护理员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合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性别比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并从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合肥市 养老机构 养老护理员 性别比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机构员工中最大的群体,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入住老人的身体健康、生活品质,以及养老机构经营效益①。据我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未来我国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即使是按照1%~5%低集中供养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5%~7%)计算,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需要数百万至上千万名养老护理人员。然而,养老护理员性别比构成作为影响其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失衡状况已对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在加快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时,改善其性别比失衡情况成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为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和入住老人

在合肥市35 家养老机构中随机选择13 家进行调查,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 所,民营养老机构11 所。

2、自行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调查

通过整群抽样,于2014 年7 月至9月,对合肥市包河区2 所、庐阳区4 所、蜀山区4 所、瑶海区3 所,共13 所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现状进行不记名式调查。针对养老机构基本信息部分,自制信息表,共获得13 份有效信息。针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部分,大多数老人由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等因素,无法自行填写,由调查人员将调查表各条目按统一标准逐条口述进行填写,共发放问卷98 份,回收有效问卷98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针对养老机构护理员部分,随机发放问卷46 份,有效回收41 份,有效回收率为89.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合肥市13 家养老机构和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

如表1 所示。

2、性别比失衡分析

由表2、3 可知,被调查入住老人中男性占44.9%,女性占55.1%;被调查养老护理员中男性占24.4%,女性占75.6%。对比表1,合肥市13 家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中男性占44.1%,女性占55.9%;养老护理员中男性占26.4%,女性占73.6%。

从表1、2、3 中不难看出,不同性别入住老人数相近,但女性养老护理员人数远多于男性。但这不足以说明养老机构护理员性别比失衡。经调查发现,在不同性别老人中,不愿意接受异性照顾的各约占80%。为计算出男性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实际需求量,可假设入住老人全部由同性照顾;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同质等量,且女性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与供给恰好平衡。由145 位女性养老护理员照顾571 位女性老人可知,平均每位护理员约照顾4 位老人。那么,451 位男性老人需要113 位男性护理员照顾。但表1 显示,13 家养老机构中现仅有52 位男性护理员,未达到实际需求量的一半。表2 还显示,约一半养老护理员希望其队伍性别比达到1:1。这意味着男性养老护理员实有数仅为实际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显然,在这样的假设下养老机构护理员性别比是存在一定失衡的。

事实上,据《生命时报》2014 年4 月的报道,中国城市的护理员需求达到1000 万人,而现在所有养老机构里的人员有22 万,符合资格的护理人员只有2 万。且入住老人多处于高龄阶段,护理员需要经常做搬移、牵引等需要耗费体力的工作。对比女性,男性在身体素质上具有明显优势。当遇到突发事件时,男性养老护理员也会因为控制、决策等能力较强而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②。即在同等条件下,养老机构中男性护理员能提供比女性护理员更大的效用。因此,在入住养老机构老人性别比达1:1时,护理员性别比也应为1:1。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护理员性别比已存在失衡的现象,急需解决。

三、养老护理员性别比失衡原因

1、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

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护理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属。由南丁格尔创办的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树立了女性在护理行业中的天使形象,由此建立的护理学校起初就拒绝男性③。18 世纪以后,护理学科成为简单的辅助性学科。这与社会赋予男性进取心强、成就欲较高,适合具挑战性工作的形象相悖。养老护理作为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服侍老人的日常生活,这很容易让人认为养老护理员就是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保姆”④。同时,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使老人不愿接受异性护理。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养老机构男性护理员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男性不愿从事养老机构护理工作性别刻板印象使男性表现出适合于该性别模式的行为时,就会被认为是常态而加以肯定;反之,则被否定。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护理工作是男性的“禁区”,一旦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就会被人“另眼相看”。在调查中,我们通过芜湖地区卫生学校招生办了解到,每年约1000 名护理类新生中仅有10 位左右男性,且毕业后真正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性更是少之又少。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行业,从事的是高强度、高风险性工作,需要高度责任感,然而,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并不高。此外,养老护理员工资较少、职业成就感低、晋升机会少,在男护理人员极度稀缺的时代,少量持有相关证书的男性护理员也倾向选择在大型医院工作。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大多数男性不愿意从事养老机构护理工作。

3、养老机构存在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中,养老机构对于女性护理员的偏好明显大于男性。经调查发现,在机构养老行业中有一条隐形规定,即女性老人只能由女性护理员照顾,男性老人由男性护理员还是女性护理员照顾则主要取决于养老机构的偏好。养老机构在聘用护理员时要考虑其经营成本和收益,同等工资率下,当男性养老护理员所提供的工作质量低于女性时,他们对女性养老护理员的偏好会远高于男性。现实中,男性由于粗放的性格和专业技能的缺乏,服务老人的质量多低于女性。这就使得平均每位男性养老护理员照顾的老人数少于女性,同时他们的工资不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每位男性养老护理员的实际效用要低于女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13 所养老机构中有2 所从未聘用过男性养老护理员,多位院方领导选择将男性护理员人数降至最低值,多聘用女性养老护理员。

4、男性养老护理员实际需求量被忽视

随着我国421 家庭模式普遍化,老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家庭沉重的负担。一些赡养人员将老人安置在养老机构中后,除如期交钱,极少看望老人,更不顾及老人实际需求。养老机构得不到老人家属的支持和帮助,加上本身经济压力大,即便多数男性老人迫切希望接受男性护理员的照顾,其也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我国养老机构监管机制尚不成熟,养老机构建设尚处于探索发展期,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其对男性护理员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重视,自然也难得以满足。养老护理员作为服务人员,人们更关注他们个体的服务质量而忽视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其对自身队伍性别比均衡的诉求得不到响应。

四、改善养老护理员性别比失衡的建议

1、利用媒体传播男性养老护理员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老人数量急剧上升,养老护理员队伍却建设缓慢,其根源在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对养老护理职业的认知偏差。国家可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老年护理事业的重要性,报道男性养老护理员在世界各地养老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在卫生刊物和报纸上进行系列护理知识宣传。并组织医生、护士、受过医疗护理专业训练的在校学生和社会大众,尤其是男性,定期到养老机构进行无偿服务,对于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

2、引导男性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目前我国男性养老护理员短缺问题严重,在“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应有效引导更多的男性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护理类学校和养老机构的投资力度,为养老护理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提高其社会地位,为男性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提供成熟的时机。护理类学校应密切关注我国男性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量,建立提高学生对男性护理人员认同感的教学系统,完善护理教育,并加强对男性护理员的招生力度。养老机构应建立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确定养老护理员合理的工作时间,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注重其心理需求,为有能力的男性护理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增强男性护理员的职业成就感。

3、改变养老机构传统用人标准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护理员队伍必将越来越庞大。养老护理员作为养老机构员工中最大的群体,其性别比的均衡是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有重要一环。相关机构应全面考虑护理员队伍的建设问题,适时更新招工制度,吸纳更多的男性护理员。政府和社会应成立多所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开设专门培养男性护理员课程,养老机构应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落实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据调查显示,安徽省尚没有一所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合肥市养老机构新进护理员的培训主要由机构内工作时间长的护理员负责,只有少数大型养老机构会将护理员送至上海参加职业培训。同时,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性别的养老护理员制定竞争性考核机制,有效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基金项目:2014 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cxcy201410357097】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陈卓颐、陈伟然,《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72-74

②霍健梅、胡宪法,《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护理学报》,2006(5):22-24

③曲海英、刘骙骙、沙珍萍,《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男护士的职业困惑及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52-54

④曹蕾、李爱夏、袁葵、邢娟,《我国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4(24):2215-2216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责编:姚少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