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审美与叙事

2022-06-08

【摘要】本文探讨了各项体育赛事在直播过程中的叙事结构与审美功能,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叙事方式,以及体育赛事直播中叙事与审美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直播 审美 叙事

体育赛事直播,随着受众审美的变化以及直播手段、理念的更新,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世界体坛格局如何变迁,受众对于体育赛事直播的热情却丝毫不减。那么,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为何拥有如此魅力?本文将通过分别论述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审美功能、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叙事方式,以及综合论述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叙事与审美的关系来详细分析体育赛事直播艺术。

一、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审美特征

直播艺术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艺术呢?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我们知道,艺术生产由“作家、作品和读者”①三部分构成。再辅以艾布拉姆斯所著《镜与灯》一书中所提出的艺术世界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与世界”理论,我们将直播艺术与其他艺术相对比,不难得出“直播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时空艺术”这样的结论。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提到的艺术世界四要素以及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中,“作家”是指艺术家,“作品”是指艺术品,“读者”是指受众,而“世界”是指现实生活。

一般情况下,是先有“作品”创作,后有“读者”对“作品”进行艺术审美。而对于直播艺术这种特殊的时空艺术来说,却是作品的创作与读者审美同时进行的。

1、体育赛事直播中,着重表现运动美

体育赛事直播,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将正在进行的体育赛事向大众传播。其内容主体为运动本身。因此在探究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审美对象时,主要是指体育运动的运动美。

以女排赛事直播为例。对于女排赛事来说,其运动美审美元素包括对女排运动员体态的审美、对女排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审美、对女排运动员团体战术的审美以及对战队伍双方之间对抗的审美。

2、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根据彭吉象所著《艺术学概论》可知,从艺术对象来分,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可以分为三类——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美认知功能。审美认知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起到引导认知的作用,例如《国家地理》杂志、《走进科学》电视节目等等;审美娱乐功能是指艺术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大众,例如电影艺术、达达主义绘画、波普艺术等等。而本文所研究的女排赛事直播艺术,着重体察其审美教育功能。笔者现以女排赛事直播为例,详细分析女排赛事直播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1)展示竞技体育中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在老一辈的中国女排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以2004 年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上对战俄罗斯女排为例。在中国女排以大比分0:2 落后的情况下(排球赛事规则,以五局三胜制,先获得三局胜利的队伍获胜),反超世界强队俄罗斯女排,获得该届奥运会女排世界冠军。在2004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获得感动中国团体荣誉称号。

(2)弘扬对运动员个人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提及乒乓球,脱口而出孔令辉、刘国梁;谈及羽毛球,林丹顺口而来;说到网球,李娜已然成为焦点……相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谈论到排球,我们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自然就是中国女排的优秀队员,例如郎平、冯坤。

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上来说,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是社会整体的特殊性体现,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因此,根据电视直播规律与特性来说,将以点代面的转播思路落实到体育赛事直播中,对于运动员个人精神的弘扬,实际上是对该项体育赛事精神的弘扬,也是对整个体育运动精神的弘扬。

二、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叙事方式

随着电视直播技术以及直播转播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以往单一的线性叙事的方式之上,对于体育赛事的转播,有了将插叙、特殊镜头的运用与线性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相较于现场观赛来说,电视直播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展现更多的、现场无法捕捉到的细节。这些细节,在体育赛事直播过程中,通常通过插叙的方式来展现。

具体来说,在体育赛事直播的过程中,除了重点交代对抗双方的比赛进程之外,更多的是交代现场观众的状态、教练员的状态以及场外评论员的评论。在体育赛事直播过程中加入观众、教练员、评论员等元素,其目的是为了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体育赛事直播的电视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情绪。

1、典型人物,以点带面

一场体育赛事的直播,好不好看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回放、慢放以及特写所组成的特殊的叙事段落所放大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世界公认的“严苛”教练,俄罗斯女排主教练卡尔波利,导播采用声画分离的剪辑手法,将画面与声音分开,让卡尔波利与陈忠和主教练形成对比。具体来说,导播在第五局技术暂停的时候,画面切至中国队时,声音切入俄罗斯队主教练卡尔波利训斥俄罗斯队员;在画面切至俄罗斯队时,声音给到中国队陈忠和教练和队员积极布置战术。通过对比蒙太奇的手法,来表现陈忠和的沉稳大气以及卡尔波利的严苛。

2、集中表现矛盾,强调对抗性

以2004 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冠亚军争夺赛,中国女排对战俄罗斯女排为例,在整场比赛中,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打得异常激烈,每分必争。那么在这场比赛的直播中是如何通过插叙的方式来表现现场的紧张气氛呢?

在中国队前两局均输给俄罗斯队的情况下,中国队只有连续扳回三局才能获胜。在直播过程中,导播插入场外解说员郎平的分析以及慢动作回放,加强裁判误判这个判断的准确性,然后辅以对于休息区队员张平拍手摇头口里默念“没有打手”的特写,使因为这个球所带来的紧张气氛得以表现,同时也拉高了观看电视直播的观众的情绪基点。

3、情节设置,寓情于体育赛事之中

这场比赛转播之所以能够成为体育赛事转播的经典之作,重中之重是在最后结尾的情绪处理上。

通常来说,电视直播都是胜利者的赞歌,应该是欢欣鼓舞,大肆歌颂中国队丰功伟绩的时候,但是由于现场并不是欢腾的景象,而是中国队队员和中国队教练员抱头痛哭的画面,这是欢乐的泪水,辛勤的泪水,甜蜜的泪水。而与此同时,导播也发现,在败北的俄罗斯队赛场上,俄罗斯主攻手加莫娃,失望的跪在场地上,放声痛哭。导播再一次运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一方面传达了中国女排自强不息、永不放弃、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展现给电视观众一个有血有肉的加莫娃的形象。因此,这组叙事镜头成为经典。

三、叙事手法的变化所导致的情绪差异

1、技术手段丰富了情绪表达

从画面来说,2004 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的赛事直播过程中,与2013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相比较,在球网距离主裁判远端标志杆外,有一台可旋转摄像机的机位,采用广角镜头,用于近距离捕捉扣球画面以及增加不同角度画面。这个机位的设置在2013 年被修改成为固定机位,且用非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当摇臂、飞猫等新型设备产生时,这一机位就被取代了。

而在2013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过程中,根据新的比赛规则,当队员对于边裁判罚有异议时,可以向第二裁判提出视频挑战申请,现场重放,再次做出判断。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比赛规则,增加了VEDIO CHALLENGE 这条叙事通道。

VEDIO CHALLENGE 的作用相当于网球比赛中的鹰眼,是更加强化的慢放。

2、解说员与评论员成为情绪控制的法宝

从内容上来说,两场直播最大的区别在于,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直播过程中,设置了解说员与评论员一同在演播室里面为电视机前的观众解说、评论球赛,而在2013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过程中,仅仅只设置了解说员为大家解说。

这样的设置,对于叙事过程中的情绪表达效果来说,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解说员加评论员的模式,让整个比赛都充满了话题性与参与度;而单一解说员则像是在做看图说话作业。

3、叙事段落是体育赛事直播的核心对比两场直播,最大区别在叙事段落上。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导播在处理直播效果的时候,采用线性叙事与插叙相结合,渲染情绪段落,烘托气氛;但2013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观感平淡。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明显充分调动叙事手段,其审美元素多种多样,涉及场上队员、教练员、现场观众以及评论员和解说员等等,每一个电视形象的出现都是有血有肉,而2013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两场体育赛事直播仅仅从客观性的角度出发转播比赛,难免枯燥乏味。

结语

体育赛事电视直播,将电视直播艺术中的审美性与体育赛事的审美性,融入电视直播叙事之中。通过电视直播,将体育赛事的魅力与电视直播艺术的魅力传达给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电视观众。

体育赛事中的叙事,必须保证在线性叙事的前提之下,加入插叙和环境烘托等多维度的叙事手法,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带有情感地进行体育赛事直播;而对于体育赛事中的审美而言,不仅仅需要展现体育赛事本身的运动美以及运动精神的美,更要体现体育赛事直播的审美教育功能,传达体育精神、弘扬运动员个人精神,同时也通过体育赛事直播,将该项体育赛事更加广泛的传播出去,实现体育赛事直播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王玉辉,《中国排球赛事电视化生存的艺术性探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9-122

②李艳平,《全国排球联赛电视转播现状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08:17-22

③李光宇,《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视听语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9

④王殿洪,《浅谈排球运动美的特征和审美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2011(4):79-80

⑤吴云芳、何微,《排球运动项目中所折射出的美学元素探析》[J]《. 竞技体育》,2013(60):30-31

⑥苟凯东,《电视新闻直播的艺术感知——纪实美学形态下的传播美》[J]《. 中国电视》,2013(7):20-23

⑦李科,《电视直播节目的美学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62、65

⑧严前海,《电视新闻直播的美学意识》[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2):101-104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编:周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