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析网络趣缘群体的特征——以百度贴吧爆料贴为例

2022-06-08

路双

【摘要】趣缘群体是指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大致相近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群体。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长期以来一直活跃在网络虚拟空间之中。现代社会的人们为了寻求身份和情感认同,他们往往在虚拟空间中寻找,这也促使了网络趣缘群体的扩大。百度贴吧作为其成员之一,呈现着网络趣缘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网络群体的再度中心化、圈子化等特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趣缘群体 再度中心化 圈子化

列菲伏尔曾断言,“(社会)空间就是(社会)的产品”。①汪民安在其著作《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中论述空间与社会的关系时曾说:“社会形成与创造了空间,但又受制于空间,空间反过来形塑着社会构型。社会与空间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基本的辩证关系。”②网络虚拟空间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网络趣缘群体是虚拟空间的产物。对网络趣缘群体的研究,划分其所属群体类型,掌握它的传播特点与传播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群体类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并利用这一群体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网络趣缘群体的起源

趣缘群体指那些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大致相近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群体。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们通过结成群体实现身份认同和体现自我价值。网络虚拟空间因匿名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逐步解构着传统的社会空间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被各种物质性的东西所异化,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于是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提供了自我认同的空间。罗自文教授对网络趣缘群体的定义是:“所谓网络趣缘群体,则是指一群对某一特定的人、事或者物有特定兴趣爱好的人,主要藉由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认同而构建的‘趣缘’共同体。”③从不同的网络平台上看,有QQ 群、百度贴吧、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

对人感兴趣的网络趣缘群体主要指粉丝群体,粉丝群体是网络趣缘群体的主要类型。他们通过为名人建立贴吧,设立微博账号等了解名人的动态,表达自身对这些名人的看法,如百度宋茜吧、路过的一只吧(韩娱吧)等;对事感兴趣的网络趣缘群体指对网上热点事件关注度高的群体,如天涯论坛中的“百姓声音”,热门事件记录吧等;迷恋物的网络趣缘群体指那些对高科技产品、科学等感兴趣的群体,如果粉、果壳网等。本文对百度贴吧的爆料贴进行文本研究,探讨该类型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特点。

二、百度贴吧爆料贴的特征

1、爆料贴的文本分析

爆料贴主要是指爆料明星和所属公司小道消息的帖子。对爆料贴的分析可以很容易解构贴吧的传播模式。楼主以一个主题发起话题,其他用户参与讨论、跟帖,有时也参与爆料,这样一层层的搭建帖子。

本文以百度贴吧中的“kormb74”吧为例进行文本分析。该贴原是路过的一只吧里的爆料贴,因其粉丝众多,于是它的粉丝又建了另一个贴吧,以供楼主爆料。其中加精置顶帖为“哇!还真有0.0”,该贴回复贴有21151 个,其中kormb74 为意见领袖,负责主要爆料,向其他人提供粉丝所关心的信息,其他成员以不同的ID 来参与讨论或向楼主提问。由于该楼主是韩国SM 公司的化妆师这一身份加之爆料的内容真实可信,经得住网友检验,该贴遂被加精。该贴从2014 年1 月27 日至2014 年12 月28 日总共有5574 层楼回复,其中楼主回复楼层为436 贴,此贴还在持续更新中。以2014 年1 月27 日这一天为例,楼主发布31 个贴,其中有404 个顶贴,67 个回复楼主或层主的帖子,也就是说有超过14%的回合是两两对话模式,属于人际传播的类型,其余86%的回合属于大众传播模式。当然这其中还有不少潜水用户,他们往往选择不发言,因此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2、爆料贴等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点

(1)网络趣缘群体的再度中心化。网络传播已经从web l.0 到web2.0。从交互技术看,web l.0是网站以用户为主,而web2.0 是以P2P 为主。在P2P 技术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去中心化的特点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网络传播结构的扁平化特点也会进一步凸显④。这种情况在群体规模较小、群体成员联系紧密的网络趣缘群体中较为常见,但在群体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却出现了再度中心化现象。

再度中心化的表现是意见领袖的出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中发现了意见领袖的存在,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常常为其他人提供信息、建议,并时常发表自身见解,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在百度贴吧特别是爆料帖子中,意见领袖的形象会常常出现,并发挥重要作用。

百度贴吧的口号是“为兴趣而生”,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其聚集起来的群体有广泛性、异质性、匿名性等特点,群体成员平时联系不频繁,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往往因为同一个话题而聚集在一起讨论。比如在路过的一只吧的爆料贴中,一个楼主发起帖子,爆料韩娱圈的艺人信息,随即引来网友围观。网友根据其爆料的真实性来决定是否继续跟随。如果该爆料人所爆料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就会引来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向楼主提问,有的网友还会将该帖子发布到其他网络平台。网友对这一类型的爆料人统称“大神”,以表达对爆料人的仰慕和尊重。社会学学者认为,中心化的社会组织是科层制结构的一种表现,而科层结构是与权力相关的,权力是跟资源相关的。由于像百度贴吧这样聚集起来的网络趣缘群体比较松散,为了使组织的活动,和发起的话题产生热议效果,这往往需要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精英的参与⑤。同时像百度贴吧这样的网络虚拟社区会设立一定的等级制,其中等级越高的人往往是最活跃,并且最具话语权的,他们手中掌握大量信息源,在话题专业性、管理权限等方面更有资源,因而他们在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担当意见领袖,对群体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2)重新部落化。麦克卢汉认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由“部落社会”到“脱部落社会”再到“地球村”,实现重新部落化。在口语时代,人类属于部落社会阶段,人们活动受听力物理的局限,只能在狭小的部落空间之中,保持着比较亲密的关系。后来社会的发展,文字以及印刷术的普及,人们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听力等因素的局限,可以分散到世界各地,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疏远起来。但是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与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它们以及时性、多媒体性等特点使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越来越近,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现在看来麦克卢汉的寓言有其合理性。人们的“重新部落化”不只是受媒介的影响,还有社会化因素在起作用。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阐述,中国是一个由血缘、地缘结成的社会,人们世世代代在以血缘关系结成的社区里生活、繁衍生息。地缘是血缘关系的投影,“‘生于斯,长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是血,决定了他的地。”⑥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离开家乡去城市谋生,在陌生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割裂。失去了根的人们在城市中游荡,找不到自身的身份认同。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产生正符合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活跃在网络上,建立一个个趣缘群体,寻找有共同爱好和价值观相近的伙伴,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寻找社会认同的过程。于是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又重新开始了部落化。

百度贴吧的创立正是基于人们的这一需求。一方面,新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感到迷茫,于是向虚拟空间寻求安慰;另一方面,粉丝热也推动了网络趣缘群体的聚集。粉丝们为及时了解偶像信息,他们就在百度贴吧这一平台上聚集起来,形成一个个部落。人们在形成一个个部落的时候,也聚集成了一个个的圈子。这就涉及到趣缘群体的另一个特点圈子化。

(3)以“圈子化”为特征的传播方式。网络趣缘群体就如同扎根在虚拟社区的文化部落,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拢在一起,上演着一幕幕生动的文化实践,由此建构出类型多样的兴趣“圈子”。圈子是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在百度贴吧中,有13 个大的分类类目,分别为娱乐明星、爱综艺、看电影、追剧狂等,这些类目下面又分为很多小的类别,这些类别就构成了一个个“圈子”,如小清新电影吧、经典电影吧等。人们融入一个个的圈子过程是具有选择性的、持续的累积过程。一开始,人们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不同途径,根据个人价值观加入趣缘群体。并通过潜水和浅层面的交流互动来寻求认知,以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继而在互动中找寻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一旦人们能够从中找到认同感,其行为就会变成仪式化的行动,比如在百度贴吧中的表现就是定期签到。

结语

百度贴吧作为网络趣缘群体的重要分支,它包含了网络趣缘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本文浅析了其部分特征,它所具有的其他重要特征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网络趣缘群体应互联网而生,它们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些群体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探究其传播特点与传播模式,以掌握其影响程度,对管理网络虚拟社区,构建和谐网络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②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③罗自文,《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 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4)

④石磊、吴海燕、李安宁,《P2P 技术及对互联网的影响》[J].《电脑技术与安全》,2005(24)

⑤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6(1)

⑥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