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社交关系的微信红包营销策略研究

2022-06-08

叶倩

【摘要】近年来,微信发展势如破竹,在产品功能和服务信息上不断完善。本文试对2015 年春节期间红极一时的微信红包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当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信红包 传播策略 营销模式 社交网络

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微信产品于2014 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一款应用。在2014 年已经小有名气。微信群红包有两种,一种是群红包,一种是普通红包。事先设定好金额及红包个数后,随机或者平均生成不同金额,其他人可以通过点击群里面的红包图案抢红包。微信个人红包,即拜年红包,系统随机生成金额较小的数字,并配上与之相关的祝福语,定向发送给个人。微信红包这个功能并非腾讯原创,之前支付宝和新浪微博已经推出红包功能,但由于支付宝是专业的金融工具,联络人是松散的卖家,关系链并不强大。新浪微博熟人不多,难以产生群聚效应。相比之下微信红包“社交+支付”的搭配更受欢迎。①

微信红包充分显示出了腾讯产品的互联网思维。它使用方便,社交性强,娱乐性非常大,用户体验好,产品不断完善。同时又抓住了中国传统春节送红包的习俗,在春节这个时间节点推出微信红包可谓应时应景。2015 年春节刚刚过去,微信红包成为这个春节的全民话题。微信红包大战不仅潜入日常生活中,并且登堂入室踏上春晚舞台,开启全民摇一摇模式。微信红包甚至有替代传统红包的趋势。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关于微信的创新扩散,其实是一场基于社交关系的营销活动。

在春节发红包的品牌和商家不计其数,其中以微博,微信,支付宝,百度等最为抢眼。而2015 年春节红包最大赢家非微信莫属。据统计,微信红包的春节营销,仅在羊年春晚就实现摇一摇总次数110亿次。发出红包5 亿。2015 新年,是从微信红包开始的。从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 亿次,其中除夕当日收发总数达到10.1 亿次,峰值达到每分钟有165万个红包被拆开。②

成功的新媒体产品一定是满足了用户的某种实际利益需求,并能据此构建起清晰的商业模式继而获得持续性盈利的产品。③笔者试图探索这里面的深层原因,为何微信红包能一举走红,广受好评,其所利用的传播营销策略如何网罗用户。

一、微信营销的传播学特征

1、社交属性突出

作为即时社交工具,微信已经有了庞大的用户群,据2014 年7 月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已有4 亿活跃用户。微信本身的特点注定了其强关系传播增强了用户粘性。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更是让其社交属性更加丰富。即时通讯功能和社交网络两大属性,让微信比其他应用更能俘获受众的欢心。

2、微信的平台化发展

微信越来越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微信已经对其服务、业务平台做了充分扩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信息渠道。④无论是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还是优化商业模式,都使得产品发展越来越全面,在社交功能之外,更增添商业服务功能。

二、微信红包的营销策略

同时期开展红包营销的有支付宝,微博,微信,百度等商家。即使如此微信却一枝独秀,成为春节最大赢家。与其缜密而完整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思路有关。其自带的社交媒体属性,日趋完善的生态圈闭环,新旧媒体结合的整合营销传播以及活动本身对人性的洞察和趣味性,都是微信红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去中心化与病毒式营销,引发全民互动

基于社交好友关系带来的活跃用户群体,转发和分享给好友成为基本的关系链传播。微信朋友圈的广播关系,二次传播率高。而微信群从某一方面来说,让微信的社交关系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为微信红包的大范围蔓延提供可能性。

微信红包除了其官方的活动发起外,受众自己及其社交好友发起的收发红包活动才是主角。微信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供大家参与。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人人都是红包的发起者和接受者。微信只需设置好游戏规则,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即可。微信营销从单一的广告、植入等形式到伴随场景的多元互动,小而精美的移动场景设置,让整个发红包的过程都不再单调和传统。

2、春晚植入广告,电视媒体配合,多屏互补

微信红包除腾讯在各大媒体多渠道宣传外,更与明星,品牌结合。而今年最大的营销平台非春晚莫属。春晚收视率虽然在下降,但是依然是春节的霸主,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广泛覆盖和权威性依然坚挺,春晚与微信红包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群,尤其是中老年用户和二三线受众。

不只如此,除了微信平台和春晚的两大主力宣传外,各大传统媒体新媒体均加入了话题讨论,造成大范围的病毒式传播,媒体的配合和互补性高。⑤而正是这种线上线下,新旧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让其受众面覆盖更广。不仅利用传统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又充分挖掘了新媒体互联网的优势,深层次洞察用户行为和场景属性,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3、超强的用户体验,游戏与实用性兼顾,使用场景不同

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实用性与趣味性并存,引起用户主动分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信红包对用户心理的准确拿捏,还有游戏的随机性带来的趣味效果,能够不断刺激用户的神经,使得其完全隐去广告宣传的外衣而发展成为全民狂欢活动。

支付宝社交属性弱,红包营销只是简单的发与收的程序,难以引起讨论和分享。每个用户都是独立的个体,看不到其他用户的红包。而抢到的红包大多直接用来消费,很少分享。⑥而社交属性恰恰是微信的最大特点,由好友,朋友圈,微信群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是熟人社交,不仅增强了红包的可信度,并且非常容易就引起裂变传播。并且微信红包在推出后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推出了拜年红包和群红包,普通红包、拼手气红包等形式,大大提升游戏基因。而将红包金额与新年祝福语结合,使得用户不必为金额过少而尴尬。而简单的操作方式更大大提升了参与度。

同时,微信红包的游戏性和娱乐性是其不断裂变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全民发红包到拆红包,刺激用户神经,每个人的红包数量不同,完全随机,拉开档次,又引起诸多话题。整个过程把握用户的心理,趣味性与功利性同时兼顾,即使极少量的金额也能引发广泛参与和讨论,因为其已经脱离单独的红包属性而成为一种游戏。微信轻APP 提供了小而美的移动应用场景,同时又可以与微信支付、微信朋友圈社交网络实现无缝对接。⑦

4、红包秒杀传统广告商,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崛起

微信支付环节打通,渠道外扩,引得各类品牌商家争相使用。微信引领营销潮流,与用户更贴近,互动更频繁,这种模式会改变营销模式,市场,渠道以及传统商业模式,从而给各行业带来改变。

参与微信发红包的品牌主要有:京东、泰康、微店、华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微信红包不仅是朋友间联络感情的小游戏,也成为了商家拉拢人气、进行公关营销的活动平台。⑧知名品牌借助春晚和微信实现市场下沉,巧妙地将自己的品牌形象与红包结合。

微信红包在2015 年的成功让其获取了大量用户,绑定银行卡,熟悉微信支付等功能,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推广微信支付,实现信息获取、社交网络平台到商业购买平台的扩张。可以说微信打了一场胜仗。当然随之而来的一些批评,例如手机取代了亲人之间的交流,低头族更多等也给微信带来一些舆论压力;微信红包的取现难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如何继续留住用户以及其抢到的红包在微信中消费,微信支付市场前景如何,需要后续更多的营销以及完善商业平台的建构。

结语

腾讯利用春节大力推广微信红包,在移动互联网阵地抢占先机。微信和春晚两大平台的合作是历史性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不仅开启了场景到时点,单线到多层级,弱关系到强关系的营销变革。⑨用较小的成本巧妙地迎合节日节点,洞察受众心理,精心策划的微信红包活动,取得了较大成功,是一次成功的互联网营销案例,让营销变成品牌活动,激发用户消费行动。微信红包的成功经验可供许多品牌借鉴,但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实现商业性和互动性的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商家和用户互利共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梁锋,《微信红包》[J].《新闻钱前哨》,2014(4)

②《从微信红包的成功看微信支付》,驱动中国网

③徐琦,《“微信红包”的“新”思考——以微信“新年红包”为例分析新媒体产品的成功要素》[J].《中国传媒科技》,2014(3)

④⑧卢迪,《“微信”的猜想,从“微信”的发展看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的平台化》[J]《. 中国传媒科技》,2014(3)

⑤叶生,《微信“抢红包”: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大餐》[J]《. 公关世界》,2014(3)

⑥冯娟,《基于网络社会关系结构的传播策略研究》[J]《. 东南传播》,2014(4)

⑦曾婷,《浅析微信红包的产品营销思维》[J].《市场周刊》,2014(4)

⑨《品牌掷千金到春晚微信红包意在何为》,http://hea.163.com/15/0225/14/AJAADQJE001628C1.html#from=relevant#xwwzy_35_bottomnewskwd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