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传播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2-06-08

訾小南

【摘要】价值观通过有效传播,才能进入人们的认知体系和行为体系中。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如何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将成为当今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即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审视当今高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学 高校

一、理论回顾

我国学界对于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少,通过搜索CNKI,将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设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献多达50129 篇;以“高校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进行搜索,有大约17701 篇。其成果主要包括:曹喜龙的《刍议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从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必要性和具体路径来展开,强调高校的长效机制建立,例如学习机制、渗透机制、保障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宋振文的《传播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主要从传播内容上来谈如何让大学生更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遗憾的是,传播学视域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并不多,基于上述文献的整理,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对传播者、传播路径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即大多数学者提出的关于师德师风的建立、教育机制或是制度的重构、新媒体的新教育模式等等,但是关于传播内容、传播模式和受众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的,本文试从传播学的“5W”模式入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教育新模式。

二、传播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所谓传播学视域是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传播学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定势,让学校教育回归大众传播的本质,即通过传播策略的引导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教育也是传播,具有传播的四要素,具有信息共享、劝服等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传播学研究范畴,是回归教育本原的需要。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的“5W”模式,他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楚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也促使大众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这一思路的形成。现从“5W 模式”入手,具体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过程。

1、控制分析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传播中是传播主体,具有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主要职责对教材信息进行编码组织,教育传播是通过筛选符合一定标准的教育内容来进行的。

首先,从传播主体的自育性而言,其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例如传播学领域教学中,由于各种思想通过网络平台在传播,信息背后所隐含的观点却难以辨识,应该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等课程的培养和教学,主要是对媒介信息进行一种价值观上的分析与判断,其核心是对于对与错的认定及对信息的公正性及客观性的判断,并可以进一步上升为对信息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教育工作者善于创新传播形式,现在的90 后学生在技术上优于许多人,但讲道理却听不进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借助案例来提问、思考;核心价值观是对精神世界的补充,如今的孩子缺乏挫折教育,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许多孩子都无法面对挫折,也应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中。

最后,从权力层面约束传播主体。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2、内容分析

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我们倾其所有,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个大契机,也是个大危机,新媒体时代下的我们对于诸如“小悦悦”事件、“扶不扶”问题等都屡见不鲜,这些新闻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由此引发一个思考:哪些内容的传播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呢?

首先,文化符号的转化传播。教科书式的说教传播已无法适应现在的价值观教育,学科的不断细分和多样化,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机遇,即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符号转化来实现教育的渗透传播。例如在看一段影像时,便可以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思考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策划节目,其中就涉及到不仅仅是完全迎合受众,同时也要完成自己作为传媒人的责任和担当。

其次,植入式传播。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例如诗歌朗诵、知识竞赛、舞台晚会等,以传统文化或是鲜活的事例来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理论呈现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人的行为来加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引发共鸣,继而激发学生的行为认同。

3、媒介分析

首先,借助新媒体传播。过去,教育主要是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而那时的价值观传播是比较单一化的传播路径,但时至今日,媒介的交叉传播与发展冲击着学生的视听标准,面对如今的教学实践过程,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更应重视网络的传播作用,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例如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学生分享一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链接,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信息动态来设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

其次,借助多媒体组合传播。教学工具的多样化丰富了教学方式,如今大多数的教学课堂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变了从前的“板书+笔记”的教学方式,即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多样化教学内容,通过影像、公共阅读、图片、新闻回放、广播等方式融入旅游、体育、娱乐、文学等学科内容来设置课堂教学,使学生好奇教师下节课的教学内容,用充满期待和好奇的心理来接受和认可教学内容,而不是对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产生厌倦感。

4、受众分析

当今的大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行为与认知的脱节导致其在学校教育中很难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首先,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烈。由于大班教学模式的存在,使得课堂的传播效果有限,教师不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很难去控制每个人的学习内容,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又是潜移默化和长期的过程,思想性较强的传播性质要求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作用,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政治关注度较高。大学生的政治关注度较高,但政治意识较薄弱,其中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也薄弱,无法从根本上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党员意识由于行政体制的约束而渐渐游离在制度和形式之上。因此,在受众层面,应该加强受众的内部“领袖”的建立,即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组织生活或是支部大会等来加强党员的教育,让党员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帮手,成为教师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5、效果分析

学校教育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学生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而当历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渗透,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从而引发学生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但进入社会后的学生会通过日常工作中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那么,又会有怎样的传播效果呢?

首先,个人层面。反馈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把反馈信息传递给决策者,使决策者在传播过程随时根据受众的变化对内容、手段、方式等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社会层面。学校是个很好的教育基地,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从革命年代发展至今,核心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学生很明确自己的知识价值观,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即这种核心价值观如何为社会服务,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任务,还需要时时去树立,当学生离开学校教育的环境后,如何将学校教育所获取的核心价值观实践在社会中?这可能就需要每个人去行动和维护社会大环境。

结语

习总书记在2014 年5 月14 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加强高校公益力度也是学生自我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有效结合方式,即加强学生实习实验、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了解国情民情,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在助人、奉献中亲身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从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里,就需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尤其是共青团组织在传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平台基础上积极开发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公益活动载体,变大学生自发、无序的善行为自觉、有组织的公益行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养成“奉献、关爱、助人、感恩”的良好美德,自觉践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自觉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宋振文,《传播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②周立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0)

③黎庶乐,《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术交流》,2013(5)

④孙来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0

(作者:西南大学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