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新闻与人类交往的相互作用

2022-06-08

仲杰

【摘要】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无处不在。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新闻活动就已经开始了。新闻也离不开人类交往。因为人类交往的需求,新闻才有了存在的价值。人类交往为新闻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素材,推动新闻不断向前发展。新闻与人类交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相互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探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 人类交往 相互作用辩 证关系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人类社会开始时并未出现,但新闻活动从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开始。新闻因为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而生,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同时,新闻也在不断的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内部成员的互动,为人类交往提供信息指导和决策依据。新闻与人类交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新闻与人类交往的相互作用进行简要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人类交往离不开新闻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无处不在,人们需要这些信息来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人类社会的交往处处都离不开新闻。

1、人类获取新闻信息的必要性

早在1980 年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就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今人类社会早已步入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无时无刻不对信息有着巨大的需求和依赖。信息社会就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②因此,新闻作为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通俗化的表现形式自然成为人们生活和交往中的必需品。

在人际交往的网络中,那些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度高、获得的新闻信息量大的人,往往能够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这些人也就形成了人际交往中的“意见领袖”。③每个人都想做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成为被别人所羡慕和尊重的对象,而不是处处受别人影响的信息匮乏者。所以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在。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在自发与自觉中逐步形成的。人们需要通过新闻来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库,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显得那么被动和无知,从而让自己生活在集体和社会中,有一种社会归属感,而不是仅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新闻为人际交往提供丰富的谈资

人类交往最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交流。而新闻则为这种交流提供大量的内容。

女性中相对公开的谈话,内容大多来源于娱乐新闻、时尚类新闻(例如国际服装展的报道)等软新闻,感性的特质让女性更容易被这类新闻所吸引。男性对体育新闻以及政治类新闻等硬新闻的热爱也比较普遍,这与男性在社会中主要承担的职业和社会期待有很大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新闻了解当今的教育现状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并将这些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及与其他老师的讨论、交往中。商人可以在财经类报道中了解最新经济走势,从而在实际的贸易中做到心中有数,形成自己的决策。

在当今社会,广大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先进的媒介技术,都给予了新闻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使得新闻能够为不同人的不同交往提供精彩而丰富的内容。

3、新闻可以塑造“社会想象共同体”新闻有助于人们形成有关当今社会的和谐的想象,这为人际交往提供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平台。

全球知名东南亚研究学者、著名民族研究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最早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一书中提出“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语言和媒介(尤其是报纸)在早期民族主义的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报纸比喻成“单日的畅销书”,“并且因其极易作废之特性而创造了一个超乎寻常的群众仪式:对于作为小说的报纸几乎分秒不差地同时消费(‘想象’)”。安德森指出,由于人们在看到和他自己那份一模一样的报纸也同样被其他很多人所阅读时,便更是持续的确信那个想象的世界就根植于日常生活中,清晰可见。④而正因为这种关于世界的想象的存在,以及与方言的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了民族主义的形成。

人们通过阅读新闻可以形成对当今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和想象,并且在这种想象中生活、交往。由于人的生命以及能力的有限,我们无法亲自观知世界的全貌,而更多的是通过新闻来了解世界。所以人们看新闻,其实就是一个对社会和世界“共同想象”的过程。通过这种共同想象,人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社会和国家当前是什么样子的。

因此,新闻如若能够坚持对真实客观的报道,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可以使人们对于社会的想象更加客观真实,从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新闻也离不开人类交往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离不开新闻信息的服务,同样,新闻也离不开人类交往。

1、人类交往产生了新闻

人类社会历史悠久。新闻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日常交往中逐渐出现的一种产物,是由于人类社会的需要才形成的。人类的社会活动是新闻活动产生的温床,新闻活动的内容也正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从原始社会开始,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新闻活动就出现了,但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必须交往。交往首先得从相互了解开始。而那些原始的新闻活动则成为人们互相了解的最佳方式,新闻活动便应人类的生存需要而出现了。

奴隶社会的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人类交往也不像最初那么单纯了。这时的人们不但需要了解自然界变动,还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这就使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

封建社会国家形式更加完备,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常有战争和武装起义,人们交往也更加密切,社会对新闻需求量更大。这一时期的新闻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大大丰富、复杂了,传递手段也多种多样了。

现代社会对新闻的需求更是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就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而生,为人类交往的需求而生。

2、人类交往是新闻内容的重要源泉

新闻产生于社会和社会的变动之中。新闻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都会以一定的方式转化成为新闻交流的内容。所有进入新闻交流中的信息,都是社会化了的信息。

新闻的分类多种多样。按照新闻内容分,人类的政治交往产生了政治新闻,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贸易交往中产生了经济新闻,人类的日常生活交往中产生了社会新闻;按照新闻发生地分,不同国家之间的人类交往产生了国际新闻,国家内部的人类交往产生了国内新闻,各个地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产生了地方新闻。此外还有按照新闻发生时间以及与读者的关系的分类。

但不管是哪种分类方法得出的新闻,都必然是产生于人类交往中的。没有人的社会,是不能称之为社会的。社会中的任何变动无不涉及到人类交往。所以,如果说“变动是新闻之母”,那么“人类交往就是新闻之父”。

3、人类交往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由前面谈到的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新闻活动的演变可以看出:人类交往不断发展和复杂化,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高要求也必然能够带来高水平。因此,人类交往一直是推动新闻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

人类交往的形态的变化不断的为新闻提出新的课题,并且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最原始的新闻大多是军事信息,因为社会战争频繁,人们与前线亲友的交往需要通过这些军事新闻来进行。随着经济生产和商业被人们普遍关注,人们之间经济往来愈发密切,需要越来越多的经济信息为其服务。再后来,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不同的信息,新闻内容的覆盖面也随之更加广阔,无论关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等方面的新闻,都可以在媒体上找到。

新闻不仅在内容上不断变化,在形式和体裁上也不断发展。就拿中国新闻来说,最早期的新闻都是消息,后来发现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消息,还有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于是评论应运而生。评论一度还成为报纸的最主要内容。报纸的版面编辑和电视新闻的形式也一直在发生变化。

时间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转换机器,将人类交往对新闻高要求的压力不断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动力。

三、新闻与人类交往的辩证统一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与人类交往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者谁也离不开谁。那么为何它们会对彼此产生这些作用呢?或许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找到答案。

新闻素材来源于生活。新闻是采编人员对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选择和加工。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形成理性认识——媒体上的新闻。这些新闻再经过读者的阅读,内化成为更加理性的认识。所以,媒体上的新闻产生和“消费”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也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第一次飞跃。

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只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不够的,认识还必须经历第二次飞跃,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次飞跃,即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因此,作为理性认识的新闻要真正实现其价值就必须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运用到人类交往这一社会实践中去。

认识的过程不会停止,而是循环式前进。人类交往的实践会不断为新闻提供新鲜、丰富的感性素材,推动新闻的发展。新闻信息也会不断服务于人们的日常交往。新闻与人类交往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35

③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29

④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形成与散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3-34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