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的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06-08

路春梅 范春燕 侯雪晶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孕妇81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孕前及孕期体重增幅不同组别之间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810例孕妇孕前消瘦组132例(16.30%)、体重正常组518例(63.95%)、超重组94例(11.60%)、肥胖组66例(8.15%);孕期体重增加<15 kg组102例(12.59%)、体重增加15~20 kg组540例(66.67%)、体重增加≥20kg组168例(20.74%);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15 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程阻滞、剖宫产、巨大儿、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及体重增加<15 kg组(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与妊娠期间的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直接关系,应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的涨幅,实现全面化的体重管理减少避免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妊娠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14.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136-02

孕期体重增加是妊娠妇女的明显变化,增加的体重来自不断发育的胎儿及羊水,储存的多余脂肪和子宫的增大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妊娠期妇女受到社会及家庭的关照,劳动强度明显降低,营养素的供给量大于营养素需要量,造成孕期营养过剩,肥胖妇女逐渐增多[1]。本文通过观察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体重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孕检和分娩的孕妇8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0±3.4)岁,入选标准:孕前血压及心、肝、肾均正常;单胎足月初产妇。

1.2 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分组标准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孕前BMI分3组:消瘦组:BMI<18.5 kg/m2;正常BMI组:18.5≤BMI<23kg/m2;超重组:23≤BMI<25;肥胖组:BMI≥25.0kg/m2。按孕期体重增加的幅度不同分3组:体重增加<15 kg组、体重增加15~20 kg组、体重增加≥20 kg组[2-3]。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810例孕妇资料,观察不同组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程阻滞、剖宫产、巨大儿、切口愈合不良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孕前不同体质指数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

810例孕妇孕前消瘦组132例(16.30%,132/810)、体重正常组518例(63.95%,518/810)、超重组94例(11.6%,94/810)、肥胖组66例(8.15%,66/810);孕前超重组及肥胖组与消瘦组、正常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程阻滞、剖宫产、巨大儿及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消瘦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孕期体重的不同增幅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

体重增加<15 kg组102例(12.59%,102/810)、体重增加15~20 kg组540例(66.67%,540/810)、体重增加≥20Kg组168例(20.74%,168/810);孕期增重15~20 kg、≥20 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阻滞、剖宫产、巨大儿、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体重增长<15 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增重超过20 kg的孕妇中明显升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孕妇孕期营养充足,而活动不足,从而导致孕妇肥胖,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孕期体重增长程度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4],本文不仅分析孕期体重的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孕前体质指数与对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显示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风险升高(P<0.05),同时使产程阻滞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升高 (P<0.05),其机制为:①妊娠期糖尿病 肥胖作为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肥胖者怀孕以后胎盘分泌大量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孕激素、催乳素、雌激素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5];据报道中度肥胖妇女(体质指数在25~30kg/m2或超过标准体重120%~150%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标准体重者的1.8~6.5倍 [6],本研究中超重组、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达10.6%、15.2%,均高于体重正常组3.1%(P<0.01),体重增长≥20 kg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也增高于体重增长<15 kg组(P<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多病因性疾病,肥胖是其诸多发病因素之一,与肥胖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液浓缩有关[7],本研究中超重组、肥胖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分别达14.9%、16.7%,均高于体重正常组6.4%(P<0.01),体重增长≥15 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也增高于体重增长<15kg组(P<0.05)。③孕前肥胖及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的孕妇盆腔脂肪堆积,可利用空间缩小,产道相对狭窄,影响胎头入盆或易发生头盆不称,盆底脂肪肥厚加上外阴脂肪堆积影响胎头下降和娩出,使产程进展缓慢,肥胖孕妇子宫可能过度膨大致原发性宫缩乏力,加之其孕期活动不足而腹肌收缩乏力,第二产程产力不佳,出现产程延长[8]。④剖宫产率升高 母体肥胖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一个独立因素,体重指数过高的孕妇往往合并内分泌代谢紊乱,合并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机会增多,也增加了手术产 [9]。⑤巨大儿 巨大儿是遗传和环境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显示孕前高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巨大儿发生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孕妇体重超标时,其糖代谢异常率上升,胎儿处于高血糖状态有关。高出生体重儿成年后发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增加[6],所以,保持孕产妇合理的体重增长,不仅对孕产妇本人及其胎儿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且对减少其子代的远期不良影响至关重要。⑥肥胖妇女手术操作不便,手术时间长;真皮层薄,脂肪层厚,切口张力大,皮肤愈合能力差,切口易脂肪液化,产褥感染率增高。

综上所述,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应控制孕前体重,对于育龄妇女,孕前应保持理想体重,根据本研究建议孕前体质指数18.5~23 kg/m2,并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以15 kg以内为佳。围产期饮食应具科学性,需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调整,制订一个适宜的体重增加目标,整个孕期加强体质量的监测,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敏.孕妇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68-1069.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Appropriate body mass index(BMI) for Asian opopulations and its imaplications for policy an intervention strategies: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nsultation[J].Lancet,2004,363(9403):157-163.

[3]金子环,马树祥,董丽宏,等.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母婴预后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415-416.

[4]姜百灵.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军医,2011,13(4):668-669.

[5]张艳.孕妇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2,32(6):482-483.

[6]李雪梅.孕妇体质量指数与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5):596-600.

[7]杨凯青.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2):6989-6991.

[8]钟利若,刘碧云,黎燕.个体化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176-178.

[9]高萍萍.孕期妇女体重变化的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8):65-66.

(收稿日期:2014-04-1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