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2022-06-08

于海艳 房成成

山东威海妇幼保健院内科,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 护理风险是影响妇产科诊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事故的发生易致护患纠纷。该次研究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出发,阐述主客观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对策,以抑制护理事故、减少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91-0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医疗经济、卫生环境、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提供优质服务极大的缓解了医疗服务供需矛盾。但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命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依然巨大[1]。临床护理直接关系治疗与康复水平,也是患者接受医院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妇产科是人们较为关注的科室,关系千万家庭健康福祉,生育繁衍,人们对妇产科护理质量较为关注;抑制妇产科护理风险,保障母婴安全,不仅是人们自身愿望,也是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环境的内在需求。因此,探讨妇产科护理特点,总结护理风险,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因素

1.1 客观因素

1.1.1 医院环境因素 医院感染源众多:①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仍较大,且地域分布严重失衡,医疗技术水平、条件较好的医院往往受到患者欢迎,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中国卫生费用筹资与分配公平性排在倒数第4,“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上海市为5 175,北京市为6 128,贵州省仅为1 151,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1]。②医院环境复杂,接待患者众多,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在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体液、样本、医疗器械等携带感染源物体频繁,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增加了护理人员、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风险。据相关统计妇产科操作发生手套破损的几率达到20%以上,而发现率不足5%,极易造成较差感染。

1.1.2 妇产科特殊性 妇产科工作环境压力较大:①生育关系家庭幸福,生存繁衍,我国传统观念对于生育极为重视,妇产科作为接产的科室,其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产妇生命健康,还影响后代,备受产妇及家属重视;产妇及家属关心则乱,小小的失误均可能造成大的纠纷;在医院进行相关诊疗活动时,产妇及家属出于母婴安全种种因素计,态度极易摇摆对医院正常护理活动干扰较大;若出现事故部分患者家属可能采取激烈的手段进行打击报复,威胁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易致不良后果,据统计2007年全国内地有73.33%的医院出现暴力医闹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情况,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护患矛盾尖锐。②产妇患者并发症种类较多,病情变化多端,突发性、反复性较强,相关治疗、用药等禁忌事项较多,对护理的质量要求较高[2];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对产妇病情突发变化,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进行人工流产、分娩、大出血抢救时需要争分夺秒,护理人员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3]。此外,工作责任重大、生活家庭压力大、职业技能培训测验项目繁多都给妇产科护理人员增加了职业压力,给后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绝大多数妇产科护理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如尚爱梅等对7家甲等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上百位护士进行职业压力测试约有80%的护理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4]。③危害:过大的工作环境压力,不仅会对护理人员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工作效率,增加操作失误、误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还可能因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伤害,威胁母婴安全,产生护理风险。

1.1.3 护理工作及管理隐患 妇产科护理供需矛盾尖锐:①医护人员储备不足,在我国,随着医患矛盾逐渐凸显,护士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断降低,负面评价增多,加之护士职业压力、工作负荷大,选择护士作为职业的人群比率较低,护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据相关统计,我国护士中硕士、博士比重仅为0.1%远低于发达国家[6]。此外,与护理专业招生相对应的是,受教学质量、实践资源影响,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一大批实践经验少,综合素质不足的护士踏入工作岗位,必然增加了妇产科护理风险,操作失当、护理失误,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增加。②管理不科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农村地区接受新护理观念、技术较缓,医院管理仍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护理工作开展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分工、责任、路径不明确,可能造成护理不到位、操作失误,护理人员推卸责任现象普遍存在,增加了发生护理事故的风险。

1.2 主观因素

1.2.1 患者及其家属因素 患者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传统观念已发生了巨变,新一代育龄青年往往性格独特,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对束缚性的规章制度较为厌烦,给医院护理管理带来了困难,医嘱依从性较差,于产房、医院中随意活动或进行其它不遵守医嘱的行为现象普遍存在,存在许多重大安全隐患[7]。年龄相对较轻的患者往往对生产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计划生育准备不足,对如何减少护理风险、相关禁忌事项知之甚少,流产、引产比率不断增加,许多年轻患者进行流产时隐瞒父母,不仅易致护患纠纷,客观上也增加了发生护理事故的几率。陈美欢等收集2004—2008年5年内在佛山市相关资料,<20岁引流产比例显著提高,与大部分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引流产年龄区域年轻化[8]。

患者家属因素:在我国,独生子女比率较高,育龄夫妻往往受到双方家长高度关注,所谓“关心则乱”,双方家长据传统经验、观念对产妇进行陪护指导可能对正常的医院护理活动造成干扰,且传统的生产观念已不能满足护理需要,甚至大部分家长仅为经验之谈,缺乏科学性,许多观念可能本身便是错误、有害的。此外,出于关心爱护,家属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若发生护理事故,造成医患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不仅影响医患关系,其本身可能影响正常的医院工作,耽误自身、其它患者诊疗工作,产生护理风险。据统计,约有20%的医院受到过患者及其家属的暴力冲击,给医院造成重大影响,给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9]。

1.2.2 护理人员因素 职业技能相对不足:目前,随着大批医科高校的建立,一大批护理人员涌现并投入到不断增多的医疗机构当中,但长期以来因教学与实践脱节,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堪忧,部分护理人员理论不扎实、实践技能缺乏,而为应对护理人员供需矛盾,实习护士匆匆参与独立工作,发生护理事故的几率较高;此外,随着新护理技术的不断涌现,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技术不断增多,学习压力较大,掌握新设备、新技术难度较高,应用于实际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不仅影响护理效率、效用,还可能产生护理风险。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中考试项目逐年增加。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国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为主,占到总课时90%,而人文科学课程课室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9]。新一代护士多毕业于大专院校,与社会实践相分离,沟通、交流、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不足,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过程中效用有待提高,言语冒犯冲突易致护患纠纷,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不强增加了护理风险。

职业态度有待提高:妇产科临床对护理的质量、标准要求较高,规范化的操作非常重要,而新一代护士队伍受时代背景、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纪律性、职业态度有待提高,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性格随意马虎、书写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等,存在护理风险;此外,在我国,护士在护患关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患者出于母婴安全计往往表现出低下的姿态易助涨护理人员骄纵的心态,增加了发生护患纠纷的可能。

2 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及处理对策

2.1 改善科室环境,提高护理标准

①合理布局,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病房、手术、检验等,增设安全设施,若防滑垫、警示标示等,不仅可有效抑制人员的流动抑制交叉感染,还可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②改造病房环境,创造安全、温馨、舒适的医院环境,如创造家庭式病房环境、增加绿色植物盆景、适当的音乐、隔离墙等,可愉悦产妇及家属的心情,提高患者满意度,甚至影响生理,抑制产妇心情剧烈波动,保障母婴安全。

③提高护理标准,加大消毒、卫生检验检疫力度,如增设空气消毒机,保障病房空气质量,抑制病原菌传播;在保障产妇正常休息情况下,增加查房、消毒等基础护理频率;提高医护人员出入病房防护标准,施行严格的消毒措施,执行相关操作时执行严格的无菌标准,抑制医院感染。

2.2 提高培养力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2.1 政府应加大投入与政策调控 ①积极改革医科教育制度,实行教师考核,积极引进人才,确立院校与医疗机构合作制度,确保教师教学能力;加大院校投入,增加先进的设施,引进创新理念;加强院校、校校之间的交流,增加实践资源;加强教学质量考核,提高考评标准,促进护士生自我学习与提高。②实施政策调控,调节区域间护理资源平衡,特别是城乡平衡;制定优惠的政策,如就业、转业政策,鼓励、吸引优秀护理人才向护理资源欠发达地区转移;科学有步骤的对落后地区的医疗条件进行改造,提高地区妇产科技术条件,增加护理人才储备。

2.2.2 医疗机构应加强人才的培养、维持与引进工作 ①自我培养:自我培养的内容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职业态度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可通过现场教学、研讨会议、技能培训等,提高实习生学习效率,促进新技术、新理论的推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妇产科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仅需要创造良好的科室文化,还需要配合详尽的培养计划,包括文化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应对能力训练、沟通能力训练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②人才维持: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往往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影响护理能力发挥效用,医院应积极采取降压措施,通过进行心理辅导、举办文娱活动等措施释放职业压力,此外,还应适当提高薪酬待遇,提高护理人员满足感,提高对妇产科重视力度,避免投入失衡,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对科室的认同感,满足患者物质、精神需求;观察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及时调节负面因素,对心理波动较大护理人员给予帮扶,适当安排假期,必要时也可以调离或劝退;建立科学、公正的岗位制,包括薪酬制度、职称制度、发展制度等,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发展环境。③引进人才:引进人才是提高科室护理水平的捷径,可通过人才交流、大学招聘、猎头聘请等方法,引进高素质人才,当然,引进需要据科室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引进,片面追求“海龟”、高学历,应引进专业素质过硬、职业态度优秀的护理人员。

2.3 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护理的效用

2.3.1 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 ①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按照功能分区、临床护理路径,据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性格、综合能力等情况,划分岗位职责,并用制度进行确立,以保障其有效推行,减少责任推诿、以职权压人现象的发生,构建和谐岗位环境,促护理人员人尽其用、各尽其职。如技能操作并不熟练但交流、沟通技巧高明的护理人员可作为接待、宣教人员,而性格严谨、技能熟练护理人员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②制定规范化的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严格规范、提高操作标准,以全面提升护理的质量与水平,不仅可减少护理混乱,亦可体现护理的专业性,增强患者信心。③实行分级护理管理,护士长应发挥带头作用,实行小组管理,发挥小组各成员间最大效用;针对情况复杂、病情危重患者给予重点监护,对于产妇及家属合理要求尽力满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2.3.2 加强病房管理 ①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就诊、入院、出院管理,对入住时、入住后日常护理、出院时病房恢复严格控制;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的病房准入、陪护制度,结合产妇及其家属意愿采用自愿与原则结合的标准管理病房。如部分家属希望24 h陪护,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增设家属床位。②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医院有相关制度规章,是保障诊疗活动顺利、安全实施的基础,病房设施、环境需要产妇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共同维护,双方需要共同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如部分床位显眼处设有警示标示,患者及其家属应自觉维护,不能随意挪动、遮挡,此外部分家属大声喧哗也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应予以制止。

2.3.3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①针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应有正确的估计,医院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在产妇就诊时据其病情分析其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如部分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较严重,经治疗后虽得以缓解,但仍具有复发的可能,此时应加强监护,提高护理标准[11];②医院日常活动也应加强控制与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针对性的提高护理标准。如妇产科发生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分娩后,分娩过程中出血、助产、剖腹产均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应加强围产期的相关护理,引进先进的抗感染技术、药物、管理理念并应用于实践,以抑制医院感染。

2.4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指导

2.4.1宣传内容 建立健全的妇产科教育宣传流程,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细致、科学、实用的教育宣传;宣传的形式可采用口述、实例、多媒体等方式,务必通俗易懂、简单易行、高效安全;宣传的时间也应灵活多变,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有效,尽早、尽快、有效的传递。

2.4.2宣传目的 宣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自我护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医嘱的依从性,抑制安全事故、护理风险的发生;宣传还应促进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护理工作,配合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抑制因延时、超时、失误等造成的护理风险。

3小结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复杂,抑制风险是患者及其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的责任,医院应加强人才培养、硬件投入、制度建设,积极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护患交流,抑制纠纷产生,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促进护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艳芹.护士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学报,2013,32(B8):512-513.

[2] 郭蕊.护士长的人性化管理[J].内蒙古医药,2013,30(5):55-56.

[3] 李彦,张建勇.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内容及方法改进的思考[J].实用医药杂志,2013,29(8):764-765.

[4] 王素枝,朱拥军,陈璐.量化管理在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基础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齐鲁医科杂志,2013,19(18):125-126.

[5] 刘弘.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内蒙古医药,2013,30(5):58.

[6] 徐霞,金则选,黄行芝,等.临床护士分级管理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81-682.

[7] 左淑红,杨香芝.以激励方式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中医学报,2013,32(B8):509.

[8] 陈美欢,聂莹,郭兰英,等.某地区人工流产年龄分布趋势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90-91.

[9] 陶丽英.温馨护理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下旬刊):20.

[10] 胡纬青,刘捷,杨水珍.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26-27.

[11] 颜玉华.术前护理干预对提高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和满意度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8):392-393.

(收稿日期:2014-09-2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