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与习得性无助感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08

高用知蒋美琼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与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为骨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家庭评估及发挥家庭的潜在作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162例创伤骨折患者运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和“习得性无助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系统家庭动力学和习得性无助感的均分分别为(2.38±0.41)分和(2.33±0.39)分,家庭动力学和习得性无助感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呈较好状态;习得性无助感较低;家庭动力学与习得性无助感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骨科护士应继续发挥家庭的良好作用以减少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伤骨折;家庭动力学;习得性无助感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44

Correlationanalysisoffamilydynamicsinpatientswithtraumaticfractureandlearnedhelplessness

GAOYong-zhi,JIANGMei-qiong(ChaohuHospitalAffiliatedtoAnhuiMedicalUniversity,Chaohu238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familydynamicsandlearnedhelplessnessamongpatientswithtraumaticfracture,forthenurseindepartmentoforthopedicswiththepatientstoevaluatefamilyfunctionanddevelopthepotentialroleoffamilytoprovidethereference.Methods:162Casesofpatientswithtraumaticfracturewasinvestigatedbyself-ratingfamilydynamicsscaleandself-ratinglearnedhelplessnessscale.Results:Systemicfamilydynamicsandlearnedhelplessnessaveragewas(2.38±0.41)pointsand(2.33±0.39)points,familydynamicsandlearnedhelplessness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Conclusion:Familydynamicsofpatientswithtraumaticfracturewasgood,learnedhelplessnesswaslow,familydynamicsandlearnedhelplessnesswassignificancecorrelated,nurseindepartmentoforthopedicsshouldcontinuetoplayagoodroleinfamilyinordertoreducelearnedhelplessnessofpatients.

KeywordsTraumaticfracture;Familydynamics;Learnedhelplessness

骨折是骨科中最常见的一种损伤,骨折患者多因突发、瞬间的创伤刺激引起躯体上的损伤,常导致正常生理功能丢失,患者担忧骨折治疗后康复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恢复程度以及是否有后遗症等,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1-2]。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创伤或逆境时产生累积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3]。患者骨折后常显示出不确定感和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家庭是个体生活与作息的重要环境,常给个体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家庭动力

作者单位:238000巢湖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骨一科

高用知: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学是反应家庭内部成员心理、行为、沟通及家庭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情况[4]。研究显示,创伤骨折的负性体验与家庭支持有关[5]。目前尚未见创伤骨折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家庭动力学的关系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创伤骨折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家庭动力学的特点与关系,为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意见。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62例,患者神志清楚,无神经精神病史且对调

查知情同意,其中男127例,女35例。年龄16~69岁,平均(43.56±7.8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1例,中专或高中59例,大学及以上32例。职业:公职人员29例,民营单位人员36例,农民或自由职业91例,退休及其他6例。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者90例,5000~10000元51例,10000元以上者21例。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1例,非交通事故伤(高空跌落伤、摔伤和跌倒)41例。骨折类型:尺桡骨骨折30例,肱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74例,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粗隆骨折17例,其他部位7例。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采用武晓艳等[6]编制的“习得性无助自评量表”,量表包括无助感和绝望感2个维度18个条目。无助感指情感、认知和行为上消极无助的心理特点;绝望感指对生活、生命和自我绝望的心理状态与感觉。量表应用Likert5点式记分,各条目按照“完全不符合(1)~完全符合(5)”计分。量表总分为2个纬度得分之和,总分值越高表明所测人群习得性无助感越严重。目前量表尚无常模,有学者综合国内、外研究认为,研究变量在常模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依据均分和一个标准差将测试人群分为低、中、高三种类型[7-8]。习得性无助自评量表已经在大、中学生和患者身上得到应用。量表效度为0.791,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12~0.871。

采用杨建中等[9]修订的“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量表包括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和疾病观念4个维度29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点式计分,各条目按照“完全符合(1)~完全不符合(5)”计分。家庭气氛指家庭系统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分值越低说明家庭气氛越“轻松、愉快、平等”;个性化指家庭成员间情感与行为的分化程度,分值越低表明分化程度越高,家庭成员越自立自主;系统逻辑指家庭成员价值判断的逻辑标准,分值越低表明越是典型的“即…又…”的多元认知模式;维度“疾病观念”指家庭成员关于患者对疾病过程自我责任的看法,分值越低表示患者较多的将疾病康复与本人的责任和积极努力联系在一起。量表总分为各维度得分之和,得分越低,说明其家庭动力学情况越好。目前量表尚无常模,评定方法采用上述评定方法。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适用于各种患者。量表效度为0.825,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32~0.891。

1.2.2调查方法在科室招募2名护士培训后负责量表的发放与回收,以中性的态度协助回答量表有困难的患者。发放量表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填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发放问卷176份,回收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92.05%。

1.3统计学处理资料应用Excel输入与检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统计描述应用(x±s),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162例患者家庭动力学评分情况(表1)

3讨论

3.1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特点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分为(2.38±0.41)分,依据评判标准,评分≤2.59(平均分3减标准差0.41)为较好状态,评分≥3.41(平均分3加标准差0.41)为较差状态,其余为中等状态。据此判断患者家庭动力学处于较好状态。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动力学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为家庭成员提供各种需求的能力,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爱护与支持,彼此间情感沟通以及共同应对和承担压力、生活事件的能力等方面。“家庭气氛”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创伤骨折患者的家庭以“轻松、愉快、平等”气氛呈现较多,患者出现创伤骨折后,家庭其他成员心中的顶梁柱或不可缺少的人物的精神支柱轰然坍塌,因此用更多的精力来关心和关爱患者用以弥补往日对患者的疏忽[10],因此“家庭气氛”得分较低。“疾病观念”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创伤骨折患者家庭较多的认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患者本人发挥的作用较小。创伤骨折患者认为躯体能否恢复往日的情形,医务人员的努力特别是主治医师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的努力只是主动性的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因此“疾病观念”得分相对较高。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的特点提示护士要继续发挥和进一步挖掘家庭的潜在功能,强化需要患者及家庭积极主动的配合并调动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以促进患者康复治疗。

3.2创伤骨折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特点创伤骨折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得分为(2.33±0.39)分,依据评判标准,评分≤2.61(平均分3减标准差0.39)为较低状态,评分≥3.39(平均分3加标准差0.39)为较高状态,其余为中等状态,据此判断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处于较低状态。习得性无助感主要是指行为结果的不可控制性,当行为结果没有符合相应的心理期望便会让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11]。绝望感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创伤骨折患者对治疗抱有较大的希望,药物和牵引的应用能促进疾病的康复,绝大部分患者都能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护士通过心理干预能使患者尽可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尽量消除患者焦虑及紧张的心情,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调节功能和抗病能力[12],因此“绝望感”得分较低。无助感得分也较低,患者住院期间,家属及亲属均围绕患者及患者的疾病运转,给予患者的帮助及关爱较平时增加,医务人员给予患者的帮助也让患者感觉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因此“无助感”得分较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特点提示护士要继续发挥亲属的作用及继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

3.3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与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特点调查显示,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4个维度及总体与习得性无助感2个维度及总体显著相关,即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动力学得分越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程度也就越低。创伤骨折患者家庭具有高情感和理解的环境[13],使家庭呈现气氛轻松、个体分化程度高,面对骨折疾病时患者认为如果自己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家庭亲属的关心与关爱加之自己的心理调整能控制住自己目前的症状和有良好的预后,患者在温暖的环境中焦虑、抑郁程度会较低。原因可能为高情感和理解的环境使创伤骨折患者得到的关心理解较多,患者容易产生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等心理特征,面对疾病时心理支持较多,能造成良好的家庭互动模式有关。研究显示,和谐愉快、平等开放的“家庭气氛”有助于自我的顺利发展,减少焦虑、无助等心理问题;不良的家庭气氛是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消极无助等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14]。家庭成员越是独立自主,就越容易对患者骨折的病因追寻原因,认为可能是患者粗心大意,也有可能是运气差的原因,家庭成员如果采取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认为自我对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特别是患者是有责任的[15],则由此导致的关爱心理与支持性行为有助于患者较低的习得性无助感。提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积极改善或维持家庭良好的气氛,发挥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家庭其余成员成为积极的帮助者以降低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艳梅.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卧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88-89.

[2]冯涛,张雪芹,张芳秀,等.心理干预对骨科外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5):460-462.

[3]朱诗敏.高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李沙沙,陈一心,詹明心,等.家庭动力学理论、评定与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4):262-265.

[5]孙菲,吕伟波,徐燕.骨科创伤患者家庭功能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4):13-15.

[6]武晓艳,曾红,马绍斌,等.习得性无助量表研制及其与人格相关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3):357-361.

[7]叶艳胜.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自信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8]管燕玲,袁佳怡.风湿免疫科护士正念对成就动机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765-766.

[9]杨建中,康传媛,赵旭东,等.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63-265.

[10]钱会娟,许燕玲,袁长蓉,等.意外创伤骨折病人社会支持、创伤后情绪痛苦和创伤后成长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B):3604-3607.

[11]张慧杰.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与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12]王彩红.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327-328.

[13]邓晓丽,李静芝,李敏.老年骨折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98-99.

[14]周朝当,王秀锦,吴俊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动力、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特质及疗效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1):1007-1009.

[15]马希权,郑占杰,姚玉红,等.焦虑障碍少年的家庭动力学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5):356-360.

(收稿日期:2014-08-04)

(本文编辑陈景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