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护理方法

2022-06-08

杨惠杰1 张 伟2

1.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五官科,吉林白山 134300;2.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吉林白山 134300

[摘要] 目的 对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来该院五官科进行诊治的8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其进行整形矫正手术后,分别使用常规式护理方法与常规式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护理结果及患者的后续愈合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90.4±13.2)分与(77.4±9.8)分;观察组患者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87.7±10.4)分与(51.4±7.2)分。护理前后以及是否采用心理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矫正治疗中,妥善的常规护理还应当配合全面心理护理,从而在确保患者全面愈合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整形后的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83-03

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一直以来都属于唇腭裂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在为患者进行唇裂修复手术的实践过程中,鼻畸形的整形矫正同唇畸形的整形矫正相比,往往具有更大困难,这一情况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矫正中更为严重[1-3]。近年来,医学整形技术的有效提高,使得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与矫正技术也获得了巨大进步,但实际矫正效果的满意度仍然不高。现选择该院五官科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唇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开放式的鼻整形技术,对其唇裂继发的鼻畸形进行了全面整形矫正,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效果也较为良好。针对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护理措施及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院五官科进行诊治的8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14~36岁之间,平均年龄(18.94±3.2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开放式鼻整形对其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全面整形矫正。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19.21±3.1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19.87±2.4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按照开放式鼻整形的相关规范行切口,游离鼻小柱与鼻尖区域、鼻翼皮肤后,确认鼻翼两侧软骨清晰显露后,将已经完全松解的畸形患侧鼻翼软骨同健康部分的鼻翼软骨进行对位等高式缝合。另外,若发现患侧低垂,则将该部分鼻翼的软骨上提,以悬吊缝合法使其同鼻背侧的软骨及中隔区域保持固定。如果患者鼻尖前突存在缺陷,则可以适当取鼻中隔软骨,将其制作为软骨移植组织后,使用游离移植,确保鼻尖和鼻翼适当抬高,以提高整形效果。

在取鼻中隔软骨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内上区域软骨,尽量确保背侧与鼻下端保持L形基本结构不变,保留下的L形软骨,其宽度应当≥0.5 cm。在鼻中隔软骨切取完成后,应该使用无菌碘仿纱条为填充物,适当填塞鼻腔,从而确保两侧的鼻中隔黏膜保持正中位置,正常紧密愈合。

针对鼻翼外脚与鼻底等区域的整形矫正,主要利用上唇整形手术切口来进行矫正,从梨状孔周边上颌骨表面开始进行广泛剥离,在确认鼻翼外侧脚未受到显著张力的前提下,尽量使其往中线方向逐渐靠拢,最终复位并逐渐愈合。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式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鼻中隔软骨在切取过后出现鼻腔填塞的患者,考虑到其无法通过鼻腔保持正常通气及呼吸,只能对其采用口腔护理。由于患者常常会伴有呼吸困难感,尤其是入睡后可能会因呼吸不畅而被憋醒,在患者夜间休息时,可以适当为其放置牙垫并进行妥善固定措施,从而确保其入睡后的呼吸通畅,提高睡眠质量,为术后愈合质量提供保障。在手术后的7 d内,应当及时取出鼻中隔软骨内的碘仿纱条,使其逐渐进入正常愈合恢复状态。若护理期间患者需要进食,则在进食完成后,应该适当为其采取口腔清洁护理措施,彻底清洁切口周边区域的食物残渣。若患者还进行过口鼻漏修补术,则需要对清洁情况进行再次确认,避免因食物残渣等导致感染。观察组患者应该额外配合使用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1.3.3所述。

1.3.1 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期,应该引导其做好各类常规检查,包括化验室检查、心电功能检查以及X线等等。引导患者逐渐加强营养的跟进,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确保其机体免疫能力获得有效提升,从而为后期手术治疗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患者在手术后身体各项机能尽快恢复,切口尽快愈合。

在手术前,还应当定期对其口腔及鼻腔采取全面清洁护理措施,如适当修剪鼻毛等等。确认患者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若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则在感染彻底治愈前避免进行整形矫正手术。若患者鼻腔或口腔分泌物过多,则可能会提高手术后的感染风险,使得切口愈合变慢,不利于提高整形矫正手术效果。

1.3.2 术后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后,应该及时跟进观察其切口区域的具体情况,如果切口处存在明显的渗血或者出血情况,应该及时向负责医师通报,配合医师及时寻找出血原因,并尽快采取妥善处理措施。术后应确保切口随时清洁干燥,以提高愈合质量,若发现切口存在血痂或者食物残渣附着,则应当先使用浓度3%的过氧化氢溶液适当清洗擦拭,去除食物残渣及杂物后,使用浓度75%的医用酒精进行有效消毒。若切口不存在食物残渣及血痂,则使用医用消毒棉签蘸取浓度75%的医用酒精,轻轻擦拭渗血区域并对切口进行有效消毒。在患者手术后,还应当根据其实际情况,使用一定量抗菌药物,从而有效预防感染等情况的出现。

由于患者在术后还会使用鼻孔支撑管以提高矫正质量,故也需要全面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在确认患者局部区域内不存在血肿等问题后,检查鼻孔支撑管周围的包扎及固定措施是否稳妥。考虑到鼻孔支撑管会给手术后的鼻孔形态带来巨大影响,故发现鼻孔支撑管脱离或者支撑位置有误时,应当及时按照医嘱恢复其正确位置。在患者拆线完成后,还应当引导鼓励患者继续保持鼻孔支撑管的佩戴,佩戴时间为1~2周为宜,从而有效提高矫正治疗的效果。

1.3.3 心理护理针对观察组40例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还应当进行额外的心理护理,提高其手术质量,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考虑到唇腭裂尤其是唇裂导致的继发性畸形患者大多存在长期性的自卑心理,故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其心理情况调整护理方式。

在手术准备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定期为患者进行一对一式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护理。一方面,应该为患者全面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及方法与麻醉方式,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都应该耐心深入的回答,从而帮助患者逐渐摆脱顾虑、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应引导患者产生改变自己负性情绪的想法。鼓励患者将自己对个人和事物的看法说出来,引导其从客观的角度对自己进行评价。不定期告诉患者,采用全面的整形矫正后,鼻与唇等区域的形态能够得到明显改变,从而为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应以合适的口吻,把握合适时机,告知患者应当对最终治疗结果保持客观化和现实化的态度,不要拥有过高的期望值,以避免患者在手术结束,愈合后对手术效果过于失望,影响其正常生活。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采取t检验。

2 结果

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使用焦虑自评表(SAS)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分。评分结果为0~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高。50~60为轻度焦虑,60~70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的4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前,患者均较为焦虑,而采用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有了明显下降,且额外使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3 讨论

唇裂继发鼻畸形属于五官科常见畸形病征之一,患者因早期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使得畸形区域未得到充分矫正,给其日常生活受到巨大影响,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进行整形手术时会因为担心手术结果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需要对应进行合适的护理[4]。

叶根榕等人在“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术”研究[3]结果显示采用常规护理并配合使用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3]。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90.4±13.2)分,在采用常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77.4±9.8)分;观察组患者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前,焦虑评分为(87.7±10.4)分,在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4±7.2)分。充分显示了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手术治疗过程中,高质量护理的重要性。分析两组患者前后焦虑评分的巨大差异,发现同韩旭[1]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患者长期受病症影响,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较为沉重的压力等多方面原因,护理过程中合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进行高质量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鼻外入路的鼻畸形矫正整形手术一直以来存在缺陷及激烈争议的手术部位在于横跨鼻小柱处的切口癜痕,但综合分析近几年开展鼻外入路鼻畸形矫正的临床经验来看,东方人在采用该手术时,横跨鼻小柱处的切口癜痕并未特别明显,大多不易察觉,故该手术方法能够得到大部分唇裂激发鼻畸形患者的认同。为了进一步减轻术后残留癜痕,在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也必不可少。一方面,需要在手术前,引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调节生活作息习惯,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机体能力,提高其免疫能力与自愈能力,从而降低手术后感染几率,促进其术后切口尽快愈合。另一方面,在手术后,应当针对切口采取妥善的护理措施,随时保持切口的干燥与清洁。考虑到鼻小柱处切口包扎较为麻烦,故在进行护理包扎时,可以使用干燥暴露疗法,并使用浓度75%的医用酒精为患者切口清洁消毒,如果发现切口存在渗血或渗液情况,则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或者生理盐水对切口适当清洁后,再用医用棉蘸取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除常规护理外,术后还应考虑矫正整形手术后切口的正常愈合,需要随时确保切口部位无食物残渣等,避免感染。反复确认鼻孔支撑管位置正确后,进行其他护理[7-8]。良好的手术质量,不仅需要采用优秀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也较为重要。该次护理当中患者在手术前较为焦虑,在使用心理护理后,焦虑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手术质量也得到全面提高,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韩旭,王淳,李秀娥,等.以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4,7(4):367-368.

[2]叶根榕,刘玉生,黎德燕,等.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术[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212-213.

[3]黎德燕,刘玉生,叶根榕,等.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66-67.

[4]江燕,饶敏,李佳等.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自体肋软骨移植整复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8):42-43.

[5]李楠,杨悦,李秀娥,等.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4(36):4500-4502.

[6]范雅琳,王屹,王丹,等.自体肋软骨法矫正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6):335-336.

[7]邱逸红,沙柳娟,谭淑芳,等.Medpor 假体应用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鼻综合整形手术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3,11(1):11-12.

[8]王和庚,齐向东,罗志军,等.解剖矫正及鼻中隔软骨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20(3):193-195.

(收稿日期:2014-08-1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