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两种方法比较

2022-06-08

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两种方法比较

胡继玲 杨启梅

摘要目的:探讨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POPP)的最佳时机与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活跃期后发现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产妇2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取发现后立即行徒手旋转,辅以腹部轻推胎背,后协助产妇取对侧卧位;观察组采取在第一产程早期不予干预,当宫口扩张6 cm以上、胎先露达坐骨棘水平以下1~2 cm同法矫正胎方位。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宫口扩张6~8 cm,行徒手旋转胎头+在孕妇腹部轻推胎背,后取对侧卧位,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为最佳方法,可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胎方位;双顶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27

分娩过程中,如果胎儿的枕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腔的左(右)方或后方时,则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是最常见的头位异常胎方位,易造成难产、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等母婴并发症[1]。因此在产程中纠正枕横位、枕后位日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我科针对产程中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的224例产妇采取两种方法矫正,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3年5月224例

作者单位:239000滁州市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继玲:女,本科,主管护师

活跃期后阴道检查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产妇,均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无胎儿宫内窘迫。年龄19~30岁。身高155~172 cm。孕满37周至不足42周,预测胎儿体重2500~3950 g。其中左枕横位(LOT)107例,右枕横位(ROT)69例,左枕后位(LOP)28例,右枕后位(ROP)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照组。发现先露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时,立即铺消毒巾,取膀胱截石位,导尿以排空膀胱,双髋尽量向腹部外展屈曲,于宫缩间歇期嘱产妇张口哈气,右手示指和中指轻轻伸进阴道内,指腹放置于胎头小囟下枕骨隆突处,在宫缩时一边下压胎头,帮助胎头俯屈,一边缓慢向耻骨联合方向旋转,同时左手在孕妇腹壁上轻推胎背,协同胎体机转,并嘱产妇深吸气屏住,向下用力屏气,以利胎头下降固定。即左枕横位,做逆时针方向旋转45°;左枕后位逆时针方向旋转90°;右枕横及右枕后位,做逆时针旋转相应度数;转位成功后,术者的手暂不放松,等待2~3次宫缩使胎头固定于枕前位,并且胎头明显下降后再抽出手,协助产妇取对侧卧位,如LOT,LOP取右侧卧位,ROT,ROP取左侧卧位,并给予产科一般护理[2]。(2)观察组。发现头位胎方位异常时,不予干预,严密观察宫缩、胎儿情况,当宫口扩张6~8 cm,先露在“0”或至“+1~2 cm”、无胎儿宫内窘迫时采用同法矫正,卧位时注意躯干尽量取90°侧卧,侧卧位方向的下肢伸直,对侧下肢屈曲60°~70°,为防止身体倾斜晃动,两腿之间垫一软垫。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限、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第二产程时限比较(表1)

2.2两组分娩结局与母儿并发症比较(表2)

3讨论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分娩时多以枕左前(LOA)或枕右前(ROA)这两种胎方位娩出,约占90%。即以枕骨为指示点,当枕骨位于母体骨盆腔的左前方时为LOA,位于右前方时为ROA。临床经验表明,在产程中,如产程图显示宫口扩张曲线及抬头下降曲线异常、产妇过早屏气等,则提示有胎头位置异常的可能,应及时行内诊检查,确定胎位及宫口扩张程度,决定分娩方式。当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5 cm后,如胎头枕骨仍位于母体骨盆两侧或后方不能向前旋转,称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分娩时胎头将以最大径线通过产道,阻力大,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妇疲劳甚至体力衰竭,还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母儿损害[2]。

为争取阴道分娩、减少母婴损伤、降低剖宫产率,我科采取观察组的方法即在徒手旋转胎头和轻推胎背,随后取对侧卧位矫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结果显示临床效果好。原因是:(1)在宫口扩张5 cm以前旋转胎头,胎先露处于“-1”或更高水平,胎头尚处于下降过程,自然旋转尚未完成,操作时产妇较痛苦,软产道易损伤;因第二产程延长,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和增加体力消耗,从而增加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的风险。(2)当先露部下降至“0”或“+1”时,软产道得到充分扩张,操作时不易造成损伤,产妇不适感小。(3)当宫口近开全时,胎头过低,此时产瘤往往已形成,胎头与阴道壁紧贴,骨缝不易查清,给手法旋转带来一定困难。(4)如在宫口开全后,双顶径在坐骨棘3 cm以下,已达盆底,有时胎头在宫缩时自然旋转,经历数次宫缩后一般均能转成正常胎位,无需干预。

在采取观察组方法时要注意:(1)试产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持一个较好的产力,如果活跃期后宫口停滞2 h无进展、初产妇胎头下降<1 cm/h、经产妇胎头下降<2 cm/h或1 h不下降,可人工破膜,如因产力欠佳,无明显头盆不称,可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通常用催产素2.5 U+5%葡萄糖500 ml中,开始滴速为8滴/min,如无禁忌,催产素可调整至有效宫缩[4];若因宫颈水肿或坚硬者,可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 mg或行2%利多卡因3~5 ml加阿托品0.5 mg以软化宫颈,促宫颈扩张[5]。(2)干预前应与产妇进行充分沟通,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放松心情,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操作依从性和矫正成功率。(3)旋转时如胎头与骨盆紧贴不易转动时,可将胎头向上推动少许,感胎头较松动时再转位。(4)注意操作时动作切忌粗暴,不能急于求成,手指应避开大小囟门及骨缝,着力点在胎头的骨质部位,切忌在胎儿头皮上滑动,造成胎儿头皮血肿或损伤。(5)若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或旋转失败,应考虑剖宫产。

总之,只有正确掌握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的规律,避免过早干预,做到试产既充分又适度,才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有利于产妇顺利生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9-152.

[2]崔晓萍.徒手旋转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124.

[3]花桂英.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手法复位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6(29):894-895.

[4]刘新平,刘新领.调整宫缩下屈髋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165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44-45.

[5]罗庆平,罗容戎.73例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产程的观察与处置[J].护理研究,2012,4(26):1021-1023.

(收稿日期:2013-08-01)

(本文编辑 刘学英)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