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灭菌保鲜膜在眼科B型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2022-06-08

杨先凤

摘要目的:探讨灭菌PE保鲜膜在眼科B型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一次性食品包装用的PE保鲜膜,剪成30 cm×40 cm大小,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操作时将患者双眼睑及周围皮肤涂抹生理盐水,将消毒好的PE保鲜膜覆盖其上,用手指轻压保鲜膜使之紧贴皮肤,再在保鲜膜表面涂上耦合剂即可超声检查。结果:本方法耦合性能好,图像清晰,能有效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避免超声耦合剂进入眼内给患者造成眼部不适。结论:使用灭菌保鲜膜既卫生方便又低廉简单,从根本上解决了探头的污染问题,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同时可避免超声耦合剂进入眼内给患者眼睛造成刺激,提高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PE 保鲜膜;超声;应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41

眼科超声具有软组织病变分辨率高、可动态观察病变、检查无痛无损伤、可重复等优点,已成为现代眼科临床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眼科超声检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常用的是直接检查法,即患者轻闭双眼,眼睑皮肤表面涂超声耦合剂,探头在眼睑表面滑动来观察眼球内的病变。超声探头频繁与患者皮肤或黏膜接触,探头易受微生物污染。目前大多数检查者是在检查后用柔软纸巾仅对超声探头上的耦合剂进行擦拭,未作进一步的消毒处理。为了减少致病菌通过超声探头在被检查者之间的传递,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同时可避免超声耦合剂进入眼内给患者造成眼部不适,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我科将消毒后的PE保鲜膜应用于眼科超声检查,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一次性食品包装用的PE保鲜膜,生理盐水,消毒棉签。仪器采用ODM2100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超声频率10 MHZ,扫描方式为机械扇形扫描。

1.2方法取一次性食品包装用的PE保鲜膜,裁剪约30 cm×40 cm大小,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操作时双眼睑及周围皮肤涂抹生理盐水,将消毒好的PE保鲜膜覆盖其上,用手指轻压保鲜膜使之紧贴皮肤以消除保鲜膜与皮肤之间的细小空气,防止空气进入声路造成衰减,再在保鲜膜表面涂上耦合剂以形成超声波顺畅不失真传播的通道,即可超声检查;检查完毕,揭去保鲜膜即可,超声探头用软纸巾擦拭次数4次以上,每班次检查结束后,对超声探头进行彻底清洁,用 75%酒精棉球消毒处理,干燥备用。保鲜膜均为一次性使用。

2结果

用本方法进行超声检查,耦合性能好,图像清晰,其声像图的物理学特征及形态形特征与常规检查图像比较无变化。每月对超声探头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探头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均在20 cfu以下,没有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

3讨论

眼科超声诊断技术近些年发展迅速,因其检查方便、显像清晰、可重复性强,诊断准确率逐步提高,已成为眼科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特别是眼屈光间质混浊时,对眼后段疾病诊断尤其重要。

由于超声检查仪器需要将超声声源发射到组织中,利用回声进行诊断,因此超声仪器的探头需要与被检查者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为了检查图像清晰,需要在超声探头和皮肤之间涂抹超声耦合剂,这就给病原菌在被检查者之间传递创造了条件,如果不及时消毒处理极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金轶等[1]收集120例B超探头样本中阳性样本达87例,阳性率为72.5%,平均菌落数为38.98 cfu/cm2;杨菊兰等[2]共采集体检专用B超探头标本104份,细菌污染阳性率100%。为了切断病原体通过探头和超声耦合剂的传播,大多采用薄膜隔离法和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应用。董冬梅等[3]研究发现,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对超声探头和受检皮肤具有明显的消毒杀菌作用。薄膜隔离法[4]是用薄膜包紧探头对受检部位进行检查。为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和超声耦合剂进入眼内,将消毒过的PE保鲜膜覆盖双眼,PE保鲜膜借助生理盐水与眼睑皮肤紧贴,以消除其间的微小空隙,不使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气影响超声的穿透,再在PE保鲜膜表面涂抹超声耦合剂,从而减小超声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损失,通过耦合剂的“润滑”作用,使探头能灵活的滑动探查。每检查完1例患者,有软纸巾擦拭超声探头4次以上,检查人数越多、清洁时间越短,探头微生物污染情况就越严重,如果擦拭次数≥4次(约4 s),探头的带菌阳性率及菌落数下降到较满意水平[5]。每班次检查结束后,对超声探头进行彻底清洁,用75%酒精棉球消毒处理,用75%酒精纱布块擦拭体外超声探头收到良好消毒效果[6]。

保鲜膜的成份PE是聚乙稀,无臭、无毒,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添加增塑剂,具有适度的透氧性和透温度,具有一定吸附力。PE保鲜膜经环氧乙烷消毒后用于眼科超声检查,既卫生方便又低廉简单,从根本上解决了探头的污染问题,既可减少医护操作时间,又能确保患者安全,同时还避免了超声耦合剂进入眼内给患者眼睛造成刺激或不适,提高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轶,卢本先,陆如岳,等.某医院B超探头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1):30-33.

[2]杨菊兰,齐海燕,王燕.医用B超探头的细菌学监测及消毒措施探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1):1007-1008.

[3]董冬梅,杨德春,鲁启英,等.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消毒杀菌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81-2282.

[4]康洁,徐金美,周慧杰.一次性成组使用B超探头套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3):34.

[5]刘丽红,郝元涛,黎明,等.体外超声探头微生物污染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39-2043.

[6]刘丽红,郝元涛,黎明,等.体外超声探头微生物污染的消毒控制对策[J].热带医学杂志,2007,7(6):595-596.

(收稿日期:2013-08-29)

(本文编辑 刘学英)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