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导管室介入人员对艾滋病的预防感染管理

2022-06-08

作者单位:063000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

曹宏霞: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唐山市科技指导项目(121302014a)

曹宏霞 常文红 徐哲 申丽红 赵爱荣

摘要对导管室介入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原因和危险性进行教育,强调导管室介入人员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并制定了导管室预防HIV感染及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导管室;介入治疗;艾滋病;预防措施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6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 munode 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主要发病机理是T4淋巴细胞功能的损害和细胞的大量破坏,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死亡率100%。当今艾滋病流行日益严重,介入治疗患者中艾滋病人数逐年上升,介入人员术中接触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机会逐渐增多。导管室介入人员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各种排泄物[1],针刺伤发生的几率较高,而由此发生HIV感染的可能性逐年上升。因此,制定导管室介入人员相关防护措施,加强对全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培训及感染控制管理,以减少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1导管室介入人员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1.1主要接触感染途径患者的血液、体液是导管室介入人员接触感染HIV的主要途径[2]。锐器的刺伤为主要接触感染途径,如介入人员暴露在铅衣以外(尤其是手及前臂)的皮肤被含有HIV感染血液的针头(穿刺针、缝合针、注射针)、导丝、手术刀片、剪刀刺伤等。

1.2次要接触感染途径造成HIV感染的可能途径主要是溅污、浸泡,如介入操作中动脉穿刺血液喷射;术中导管、导丝、Y阀、压力泵等连接处松脱,血液喷出造成介入人员的眼角膜、皮肤黏膜的污染;手术衣被浸湿后,穿铅衣以外的皮肤(如手臂)长时间与被血污染的手术衣接触。

2防护措施

2.1加强介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我院与唐山市疾控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艾滋病专业防护知识,积极组织导管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安全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建立全面的HIV监测系统,全面掌握艾滋病流行趋势,是控制艾滋病病情传播的前提[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做到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有效措施及锐器伤发生后的急救处理方法。

2.2采用普遍防护的原则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4]。

2.3做好介入手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对所有介入手术患者(急诊患者除外)常规做血清HIV检查,结果在介入诊疗患者术前核查表上注明。病房接送患者的护士与导管室护士交接,导管室护士详细了解情况并在核查表上签字,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对于急诊介入患者一律按抗HIV阳性处理。

2.4严格隔离制度明确了介入手术患者为HIV感染者时,应将患者安排在层流隔离术间内进行介入治疗。一次性备齐所需物品,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其他物品移出术间,以减少物品的污染。术间门上标明“隔离手术”牌,限制人员进出。导管床和患者接送车先用2层胶单覆盖,再用一次性床单覆盖。参加介入手术人员一律佩戴防护镜,戴双层帽子、口罩、手套,除常规手术衣外,再穿一次性防水手术衣,套一次性鞋套。皮肤有破损者避免参加此类患者的手术。

2.5加强术中防护对介入人员进行预防感染HIV的演练,培训介入人员进行正规操作,减少或避免违规无序操作引起意外接触伤害。穿铅衣配合介入手术的护士准备物品时将手术包内的弯盘放在操作台右侧,随时提醒术者及助手。进行穿刺针、注射器、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传递时通过弯盘传递,这样可以减少由于传递器械时所致的误伤。术中锐利器械用后集中放在手术台上的一次性专用锐器收集盒内,严禁将使用后的针头回帽,以免刺伤。据报道,使用防渗透、防刺破的锐器盒是减少利器伤最理想的方法,可使利器伤几率降低50%[5]。

2.6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措施当介入人员被锐器刺伤时,应保持镇静,迅速脱去双手手套,在第一时间快速彻底的挤出伤口处的血液,迅速用流动水冲洗,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立即抽取血样送检HIV抗体测定,排除既往是否有HIV感染[5]。如果暴露的是皮肤黏膜,要用肥皂液、流动水及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污染的皮肤及黏膜。同时对发生职业暴露者立即上报院感科,医院院感相关部门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接受医学观察及预防性治疗。

2.7术后防护及用物处理介入手术结束后,介入人员将脱掉的一次性手术衣、手套放在贴有“隔离”标记的二层防水袋和废弃物一起焚烧。术后将手术台上的一次性专用锐器收集盒关闭,集中放置,由专人负责进行无害化处理。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 min,器械关节全部打开,不能用流动水冲洗,浸泡后直接放入“隔离”密闭转运箱中送供应室彻底清洁、消毒。术间物体表面、地面、墙面及天花板全部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心电监护导联线及监护仪、各种气体管道、麻醉机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 h,消毒后心电监护导联线及监护仪、麻醉机等用75%酒精擦拭,备用。各种气体管道浸泡于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中30 min,冲洗干净,晾干备用。介入人员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3讨论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介入人员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传染源的机会较多,加之操作中多使用器械,被锐利器械刺伤的几率高,因此加强预防感染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医务人员中广泛开展防护原则的培训,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其次,加强介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在介入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及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介入人员对各类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掌握各类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的防护措施,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及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HIV的感染和传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莉梅.心导管室介入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2011,11(14):3351.

[2]施向宁,施承宏.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17-118.

[3]秦广兴.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5:1149-1150.

[4]范书山,张书广,王大伟主编.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3-524.

[5]周明琴,朱爱芬.护士在艾滋病防治中职业暴露的防范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4):358-359.

(收稿日期:2014-01-09)

(本文编辑 陈景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