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双氯芬酸钠乳剂对预防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

2022-06-08

郝菁晶 张彩运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脑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摘要]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乳剂对于PICC置管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在该院肿瘤科选取120例进行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成员在置管后使用双氯芬酸钠乳膏涂抹3次/d,每次用量为0.95 g,连续涂抹7 d,用法为对照组成员进行硫酸镁湿敷,对比分析两组成员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成员有3例发生了静脉炎,并且均为Ⅲ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了静脉炎,其中4例为Ⅲ级,1例为Ⅱ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3%,实验组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双氯芬酸钠乳剂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PICC;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094-02

[作者简介] 郝菁晶(1982-),女,河北邯郸人,大专,护师,主要从事危重症护理方面工作。

PICC以其操作方便、感染率低、留置时间较长、价格适中、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较小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尤其是肿瘤科的患者,多数需要进行置管治疗[1]。但该操作仍属于介入性的操作,对血管仍会产生刺激,这就导致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为了降低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为研究双氯芬酸钠乳剂对于PICC置管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现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该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以上全部患者均进行了PICC置管,男患者72例,女患者48例,年龄在20~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3±1.4)岁,PICC置管的穿刺静脉部位为:15例为左贵要静脉,8例为左肘正中静脉,2例为左头静脉,45例为右贵要静脉,28例为右肘正中静脉,20例为右头静脉。以上全部患者均符合实验纳入标准。将以上两组成员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男患者37例,女患者23例,平均年龄为:(48.9±1.6)岁,对照组成员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50.2±0.9)岁。

1.2 实验纳入条件

纳入标准:置管部位未进行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无静脉血栓,置管部位皮肤完整,无硬结、破损等不良状况,并且患者对于置管需要注射的药物不发生过敏反应,置管顺利,一次成功。排除标准:两组患者对双氯芬酸钠乳剂和硫酸镁无过敏反应,并且全部患者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无凝血功能异常、无精神类疾病。患者全部为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材料

PICC所用导管是由美国巴德公司制造的三向瓣膜式导管,导管尺寸为4Fr,穿刺部位贴膜为美国3M公司制造的10 cm×12 cm的透明贴膜,该过程使用我院消毒供应室提供的无菌穿刺包,实验组使用的双氯芬酸钠乳剂由宁波倍的福公司生产,25 g/瓶;硫酸镁粉由四川信通化工厂生产。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使用50%的硫酸镁湿敷。

1.4.2 实验组 使用双氯芬酸钠软膏进行涂抹治疗,涂抹部位为置管处周围皮肤3 cm左右,3次/d,每次涂抹剂量为0.95 g,连续进行7 d[2]。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出现静脉炎进行评价,静脉炎的评价依据为美国静脉输液组织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将静脉炎分为3级:Ⅰ级:穿刺部位出现轻微不适,包括轻微疼痛、发红、但血管未发生条索样的改变;Ⅱ级:穿刺部位疼痛加重,并出现肿胀等表现,血管出现条索样改变;Ⅲ级:疼痛加剧,肿胀严重,条索样改变明显,甚至出现水疱和硬结[3-4]。

1.6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成员有3例发生了静脉炎,并且均为Ⅲ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了静脉炎,其中4例为Ⅲ级,1例为Ⅱ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3%,实验组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肿瘤患者由于治疗的需要,经常使用一些对血管刺激大的药物,如化疗药、高渗药物等,长时间通过浅静脉滴入可对血管造成极大的刺激,而且肿瘤患者本身血管条件相对较差,又加之长期治疗,血管条件更加恶化,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而且所用药物比较特殊,一旦发生药液外渗,后果不堪设想[5]。PICC是经外周穿刺到达中心静脉的穿刺方式,因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大,血流速度快,能迅速缓解药物的不良刺激,但导管毕竟属于机体异物,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反复摩擦、撞击血管壁,导致血管发生痉挛,又加之长期使用刺激药物,极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组织的坏死、感染,血管也会因此堵塞、坏死,从而引发严重后果[6]。

双氯芬酸钠能够拮抗肾上腺素的合成,通过涂抹该类软膏,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肌肉组织,从而起到镇痛、抗感染、延缓炎症反应的发生的作用[7]。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机械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和8.3%,均在静脉炎相关报道的2.6%~16.67%之内[7],说明两组患者静脉炎的控制效果较佳,相比较而言,实验组成员有3例发生了静脉炎,并且均为Ⅲ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了静脉炎,其中4例为Ⅲ级,1例为Ⅱ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3%,实验组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显示了该药物的有效性。薛金红等人的也有过类似研究,称双氯芬酸钠乳剂治疗静脉炎的总有效率高达96.3%,治愈率为74.0%,这充分显示了双氯芬酸钠乳剂对静脉炎的临床治疗作用,和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8]。临床上也有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惊醒静脉炎的预防的研究,临床效果也较突出,但相对于多双氯芬酸钠乳剂来讲,价格较高,性价比相对较低[8]。

综上,在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双氯芬酸钠乳剂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菊英,张震,李会萍.鱼石脂膏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90-291.

[2] 杨月华,沈玲玲.双氯芬酸钠乳剂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16-417.

[3] 张晶.痊愈妥治疗PICC 置管后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8):166-168.

[4] 乔成平.绿茶调金散外敷在孕陨悦悦所致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79-80.

[5] 李萍,张彬,苍丽娟,等.痊愈妥薄片敷料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1):1733-1733.

[6] 刘梅娟,徐沛纯.PICC置管并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1):59.

[7] 于继云,张军,刘明珠.PICC置管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7,28(16):1802.

[8] 何佩仅,杜萍,何美清,等.喜辽妥乳膏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J].广州医药,2011,38(2):77-78.

(收稿日期:2014-04-1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