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2022-06-08

王乃斯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 要】目的:探究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危险情况因素以及如何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 年 1 月至 2016 月 6 月眼科收治的 350 名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疾病诊断材料齐全,探究高度近视患者出现眼底病变症状的概率,深入探讨导致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才能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实验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的发生概率是 15.0%,而且男性患者数量要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的数量,P<0.05,患者的年龄超过 40 周岁以后,更容易出现眼底病变。出现眼底病变的患者在近视的发病病程、屈光度程度以及眼轴长度方面,都要明显高于没有眼底病变的对照组,P<0.05,说明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睛使用状况对于眼底病变程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不仅如此,无眼底病变患者在对眼睛的定期检查,对眼镜镜片的更换以及用眼习惯方面,都要明显好于有眼底病变的患者,且 P<0.05,说明做好对眼睛的保护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情况。结论:在高度近视患者当中,患者为男性、年龄较大、眼睛屈光度高,发病病程长、眼轴较长,以及用眼习惯较差都属于引发患者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干预措施,尽量避免高度近视患者出现眼底病变的概率。

【关键词】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预防措施

作者简介

王乃斯(1988-),男,大学本科学历。初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解剖学,工作于解剖实验室。

眼底病变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眼部疾病,常常出现在高度近视患者人群中,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甚至会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会承受极大的痛苦和折磨,直到患者死亡。当患者出现眼底病变症状时, 会直接导致视力的下降,严重损害着患者的视神经功能。

1 一般材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1 月至 2016 月 6月眼科收治的 350 名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 198 人,女性患者有 152 人,患者年龄在 18-52 岁之间,年龄跨度较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36.8±3.2岁,在本次试验中,一共有 348 只左眼,有 344 只右眼,患者的近视度数为 6.0-13.0D 之间,平均近视度数为 8.4±1.2D。患者的近视发病病程为 2-26 年,平均病程是 10.4±2.4 年。实验的纳入标准为,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检查材料要完整,年龄要超过18周岁, 患者两眼间的屈光间质清,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眼底检查,同时需要排除黄斑区视网膜脱离患者,如果患者同时还患有青光眼及其他重大疾病,则不允许参加本次临床实验,实验中的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以及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针对高度近视患者出现眼底病变的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深入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形成的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底病变会和患者的性别、年龄还有患者眼睛的使用状况,像是患者的近视度数, 患者眼睛的屈光度, 眼轴间距,以及患者对自身眼部的保健情况,是否具备良好的用眼习惯,并且能够到眼科医院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镜片,将所有患者按照有眼底病变患者和没有眼底病变患者进行分组[1] 。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有眼底病变患者和没有眼底病变患者在男女性别分布、年龄以及眼睛自身状况对发生眼底病变的影响,检查患者对于眼睛的保护情况,是否会影响到患者的眼底病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将使用计算机 spss 19.0数据统计软件针对收集到的两组高度近视患者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型的资料采用平均数 ± 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即用 表示,并采用 t 检验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计数型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 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 。

2 结果

从350名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知一共有 692 只眼睛,其中有眼底病变的眼睛数是 104 只,眼底病变的发生概率是 15.0%,在 104 只出现眼底病变症状的眼睛中,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所导致的眼底病变,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所导致的眼底病变,还有患者患有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有与患者年龄相关的黄斑性眼底病变,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高度近视患者中出现眼底病变的患者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患者的年龄超过40 周岁以后,更容易出现眼底病变。

其次是要注意高度近视患者在眼睛自身疾病状况对于眼底病变的影响,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出现了眼底病变的患者在近视的发病病程,屈光度程度以及眼轴长度方面,都要明显高于没有眼底病变的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表 2 所示,说明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睛使用状况对于眼底病变程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接下来是考察高度近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眼睛的保护情况,研究表明,无眼底病变患者在对眼睛的定期检查方面,对眼镜镜片的更换方面以及用眼习惯方面,都要明显好于有眼底病变的患者,且P<0.0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做好对眼睛的保护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情况。见表 3。

3 讨论

高度近视主要指的是近视度数超过600 度的人群,由于患者的眼轴较长,视网膜及脉络膜发生了萎缩,导致了患者眼睛屈光不正,高度近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睛疾病,常常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甚至是造成患者失明。

本文实验研究中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探索可以了解到,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后天用眼习惯不好,不及时更换眼镜镜片,没有按时对眼睛进行检查所造成的,这和学者吴小飞在论文《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中的研究结果是比较相接近的,在他的研究中,有 102 名患者发生了眼底病变,其中男性患者 75 人,女性患者 27 人,男女比例和本文研究数据相接近,同时眼底病变患者在屈光度上、眼轴长度上都要多于无眼底病变患者的人数比例,用眼习惯较差,成为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

随着现代化智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且每天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也非常多, 使得人们的用眼程度大幅度加深,高度近视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临床实践表明,在高度近视患者人群中,出现眼底病变的概率会提升,很多高度近视患者并不是天生的, 而是由于后天用眼过度,用眼习惯不好所导致的高度近视,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必须要对不良的用眼行为进行规范矫正,做好健康用眼的宣教工作,有效地预防眼底病变的发生,防止用眼疲劳,如果患者平时接触电子产品和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时间比较多的话,要多注意休息,利用间隙的空闲时间来做一做眼保健操,释放眼部压力,购买能够缓解用眼疲劳的珍视明眼药水,每天按时滴几滴眼药水,闭目养神几秒钟。在日常看书写字的时候,要注意眼睛和书本之间的距离,不要离的太近,保持双眼平视,注意颈部位置的放松,尽量减少眼球的暴露。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营养搭配,保证作息规律,多喝水,多吃绿色水果和蔬菜,平常注意锻炼身体, 保持健康、 积极的身心状态,当发觉眼睛有不舒服的情况时,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根据患者眼睛的实际状态,对症下药,预防眼底病变。

参考文献

[1] 王 金 生 . 高 度 近 视 发 生 眼 底 病 变的 临 床 危 险 因 素 及 预 防 措 施 研 究[J]. 中 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电 子 杂志 ,2016,4(34):65.

[2] 刘文波 , 喻巍 , 徐瑶 , 袁仕仿 , 马淑凤 . 探讨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0(20):22-2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