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刍议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2022-06-08

李 楠

铁岭市中医医院药剂科,辽宁铁岭 112000

[摘要] 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危药品成为继毒、麻、精药品之后,又一个我们全社会必须重视和了解的一类高风险性药品。本文通过对高危药品的概念、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浅谈了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高危药品;用药安全;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49-02

药品指的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品。药品安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用药安全的意识越来越高,药品管理尤其是高危药品管理的问题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我国高危药品的概念提出较晚,一些医务人员在观念上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在药品使用上各种流程不够完善,在管理上各种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1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指的是药理作用快速显著,对人体容易造成伤害的药品。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和细胞毒化药品等[1]。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通过对给患者带来伤害药物的种类进行调查,发现少数特定药物频繁出现,并导致大量致死、致残的事件发生,首次提出了高危药品的概念。我国高危药品的概念由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首次提出,主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迅速,药品本身毒性大,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随着ADR报告的征集和整理,高危药品目录一直在不断的更新。2001年ISMP首先确立了胰岛素、安眠药及麻醉剂、注射用肝素等5个高危药品,2003年确立了19类高危药品,2008年又增加了13种。目前颁布高危药品目录中药品在大部分医疗机构中均有涉及。尽管于高危药品所导致的ADR相对来说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很严重。近年来,随着ADR监测报告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在专注毒、麻、精药品管理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

2.1人们对高危药品危害性认识不足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养成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习惯,方便患者看病就医的同时,也增加了ADR发生的几率。尽管中国医院协会自2007年—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均提出提高用药安全性等要求,但是高危药品在近些年终才被提到,医护人员普遍还缺乏认识,在管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高危药品对于广大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来说很陌生,对其危害性的认识更是微乎其微,更谈不上如何防范了。虽然口服降糖药于2008年就被ISMP确立高危药品,但是很多患者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随意更改药品用量,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2.2部分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

部分医务工作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不足,对高危药品的作用机制、吸收代谢、甚至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对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没有把握好,加之医院药剂工作人员对临床医护人员使用高危药品提供的药学指导不到位,必然导致高危药品危害身体健康的事件的发生。

2.3规章制度少,落实不到位

由于高危药品的概念是近年才被提出,我国官方还未来得及出台太多指导文件,只是中国医院药学委员会参照ISMP的要求,针对医疗机构进行了学术性的规范,各医疗机构按照高危药品管理办法的要求,自行制定本医疗机构的高危药品目录,对其贮存、摆放、使用、监管等多个环节提出管理要求,结果导致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及要求,每家医院的高危药品从数量、标识、高危药品的划分到管理方法五花八门,各不相同[3]。同时,医院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于高危药品风险认识不足[4],在日常工作中对药品高危药品管理不够严格,未能严格审核高危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药品使用比较混乱。很多基层医院没有高危药品专柜,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混合摆放,未能做到专人管理,双人复核。个别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在抢救车中高危药品的标示不够醒目,直接导致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4部分基层单位ADR报告上报不及时

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早在于2004年3月4日就公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并于2011年7月1日,对该办法进行了完善,但是在一些基层医院、药店、药厂里工作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既然已经发生了,根本就没有上报的必要了,导致很多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被瞒报,从而严重影响了ADR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给更新高危药品目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3 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3.1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力度,增加对高危药品的了解

要加强高危药品管理,要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及人民群众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初步了解其危害性和严重性。药剂科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日常的工作中与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耐心、详细介绍高危药品的知识,利用合理用药宣传栏,对医院的高危药品目录进行公示,准确收集国内外的高危药品信息,并及时的传达给相关人员。定期面向药师、医师、社区医师及患者开展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教育,使高危药品宣传工作深入临床、深入基层。

3.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临床医务工作者作为高危药品的主要使用者,其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患者的用药安全。只有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接受先进的医疗技术教育,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有效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加准确的掌握患者治疗过程中药品的适应症、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接触病痛。各医院的临床药师在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的同时,要拼接自己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与临床医师一起,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为患者设计最安全、最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从根源上杜绝高危药品药害时间的发生。

3.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医院作为高危药品的主要使用场所,在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减少对患者药源性伤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疗机构内成立由决策层、管理层、基层构建的立体网络系统,决策层负责高危药品管理文件的制定,政策的公布,管理体制的确定,对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各环节(医师、护士、药师)进行全方位监察[5]。医院一定要按照是ISMP及中国医院药学委员会的相关要求,详细制定好本医疗机构的高危药品目录,并在贮存、摆放、使用、监管等多个方面严格执行管。所有存放高危药品的部门均设置专柜或专区,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放[6],并用黑色警示牌提示牌醒目的标示出来。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在使用高危险药品前临床药师要协助医师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明确适应症后方可使用,在调配发放时要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在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也要双人核对,确保用药的安全无误。在引进新高危险药品品种时,要组织药事委员会相关人员进行论证,确定其引进的必要性,使用前要将药品各项信息告知临床,确保药物合理应用。

3.4加强

ADR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加大ADR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ADR报告工作的认识,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颁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将ADR信息及时准确的上报出去,确保我国的高危药品目录的更新工作能够及时有序的进行。同时,临床药师要加强药品信息的收集工作,将有效信息进行总结汇总后,及时传递给临床医护人员。

虽然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健全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形成医、护、药、患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必将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降低高危药品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伤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Graham S, Clopp MP, Kopek NE,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high-alert medication program[J]. The PermanenteJ,2008,12(2):15.

[2]许金美,卜玲珍,姚志芳,等.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81-82.

[3]马云坤.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251.

[4]赵亮,徐炳欣,兰丙欣.高危药品管理策略的实践[J].中国药物警戒,2014,3(11):182.

[5]赵娟妮,刘林.构建高危药品使用管理立体网络的探索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A):167.

[6]蔡朝红,孙燕,孙豪.医院高危药品现代管理模式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13,11(15):651.

(收稿日期:2014-12-1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