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婚检人群感染HIV现状与防控策略

2022-06-08

沈芷伊1 庞家善1 黄忠禧2 林树荣1 龙相霞3 林茜婷4 马少娟5 陈 天6 梁 明5 

(1.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广西防城港 538021;2.广西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

3.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4.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

5.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婚前保健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6.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

[摘要] 为有效实施婚检HIV感染人群的干预,保护配偶,防止艾滋病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向一般人群扩散,从而遏制艾滋病。该研究概述了国内有关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感染HIV状况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就HIV防控策略上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婚检人群;HIV现状;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95-02

目前,我国艾滋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疫情已经由高危人群逐步向普通人群蔓延,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艾滋病报告数始终在8万~9万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艾滋病攻坚实施报告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疫情57.3万人,死亡13.6万,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重庆、贵州、湖南9省份报告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国的80%,疫情严重,部分县(市)人群感染率超过1%,已成为高流行地区[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2013年全国艾感染途径经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性传播89.8%。

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和生育高峰期,随着艾滋病人数目的增加,婚检人群中发现感染HIV的人数必然增加,通过性传播及母婴传播导致的配偶间的相互感染及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可能性加大,因此在婚检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检测,将防治关口前移,是保护配偶,防止HIV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向一般人群扩散重要举措。为掌握婚检人群感染HIV的现状与防控策略,有效实施婚检HIV阳性人群的干预,该研究通过对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发展趋势、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感染途径、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进行综述。

1 婚检人群感染HIV的现状

1.1 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发展趋势

全国婚检人群HIV感染率未见报导,但国内部分省市关于婚检人群HIV 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不少,发现不同年度、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婚检人群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婚检人群HIV感染率新疆伊宁市最高,其次为云南、河南、广西,成都、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艾滋病HIV感染率不高,最低是浙江省。

新疆伊宁市婚检者的HIV感染率呈现较高的势态,1998、1999年分别为1.3%和0.7%[2],2009年高达2.6%,2010年为2.29%[3];

云南省关于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研究最多,感染率最高为开远市,达到11.1‰[4];德宏州2006—2009年依次为0.95%、1.09%、0.89%和1.01%[5], 2011年为0.73%[6];梁河县2006—2011年依次为1.1%、0.8%、0.3%、0.3%、0.3%、0.4%[7]。

覃耀明等[8]定点监测广西2009 ~ 2010 年婚检人群HIV 感染情况,婚检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0.069%和0.117%,HIV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广西从2010年开始实施免费婚检项目,广西妇幼年报显示,广西2010—2013年婚检HIV阳性率分别为0.14%、0.13%、0.1%、0.11%,感染呈现下降趋势,但2013比2012年略有升高。

河南省上蔡县2001—2006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为29.22/万[9],江苏省常州市婚检人群 HIV 感染率为0.1%[10];成都市双流县2008—2010年婚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051%[11]。湖北省天门婚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43 ‰[12]。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抗-HIV阳性,占0.009%[13]。

1.2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婚检人群HIV感染不同

新疆伊宁市婚检者的HIV感染以男性和维族居高,文化程度增高者感染率降低;云南省德宏州婚检人群HIV感染以男性、25岁以上、傣族和景颇族、低文化程度、无业者、本地户籍、缅甸籍、吸毒行为者居高;云南省开远市以31~40岁年龄组、男性、再婚者、经商人员、无业人员居高;梁河县以景颇族HIV感染率居高。广西防城港市婚检HIV感染人群以低文化程度和农民为主,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14];河南省上蔡县婚检人群以农民、餐饮娱乐业人员、年轻的未婚流动人员及文化水平偏低人群等为高危人群。综上所述,婚检人群感染HIV的一个共性就是男性高于女性,婚前性行为。

2 婚检人群HIV感染途径

大量文献报道,婚检人群感染HIV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吸毒感染和输血感染,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感染途经和不同年龄组感染途经有差别,吸毒是新疆伊宁1998-1999年婚检人群感染H1V的主要途径,男性感染途径多是静脉吸毒,女性则是性传播;河南上蔡县婚检人群2001、2002、2003、2005年主要是通过献血或输血感染HIV,而到2006年,感染途径则是性传播及原因不明;广西婚检人群HIV 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而云南省主要途径性传播与吸毒为主。

3 婚检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目前,中国人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比较开放,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多性伴行为、婚前怀孕现象不断出现,部分是“奉子成婚”才行婚前医学检查。非婚异性性接触、异性传播成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部分HIV感染者文化教育水平低, 心里承受能力差,无法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无法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而出现报复行为,故意传播艾滋病,或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曾有报道艾滋病男子滥交或致数百女子感染。杨红俊等研究发现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感染与婚姻状况、静脉吸毒史、不洁性行为史呈正相关, 与性别、文化程度呈负相关。综合大量文献报道,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吸毒情况、居住地区是影响HIV 感染的因素。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较大专及以上人群感染HIV 的危险性更高、吸毒感染HIV 的风险较高、但是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 多性伴行为是目前婚检人群HIV感染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婚检年龄> 25 岁的人群、跨境婚姻感染HIV 的危险较高。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增加了HIV传播。

4 婚检人群HIV感染防控决策与措施

4.1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随着艾滋病的疫情发展和变化,我国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控,防治策略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依法防治,从国家法律的高度为遏制艾滋病提供了保障。从1997年—2012年相继出台了《献血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禁毒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防治工作的通知》、《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等。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五扩大,六加强”政策措施,不可否认,这些策略与措施对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很大的预防与控制作用,但仍存在某些缺陷,策略表现注重关怀救助,可防可控、对艾滋病的危害性,警示性教育不强。

4.2 婚检HIV 阳性人群综合干预的可行性

艾滋病防治主要有3个方面: 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003年全国取消强制婚检后,主动婚检的人越来越少,出生缺陷比例、艾滋病病毒感染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针对局部地区疫情的严重,各省市措施不同,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免费婚检,从2004年的陕西省到2005年的上海市、2009年的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南省郑州市、2010年的广西省、2011年的河南省、2012年的云南省、2014年的四川省相继实施免费婚检,婚姻登记机构和婚检机构合署办公,并建立集婚前检查、计生宣传和登记领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机构,把艾滋病咨询与抗体初筛作为婚检的必检项目, 在提高婚检率和发现HIV感染者同时,对防止HIV向一般人群扩散,阻断HIV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献明[15]提出加强对婚检人群HIV 阳性和配偶孕前咨询关爱、跟踪随访和检测治疗等传染源管理,对婚检人群HIV阳性和配偶孕前配偶告知,促进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措施,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在病毒载量控制后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计划妊娠等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干预技术,是可行也是有效的。

高洁等[6]提出防治艾滋病要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开展与其风俗、文化和宗教等相适应的艾滋病防治活动,以提高艾滋病防治活动的有效性。

陈洁等[9]指出,围婚期人群是HIV感染高危人群, 故有针对性地对其加强健康教育、普及AIDS 知识、提高婚检率及H IV自愿咨询检测率是降低艾滋病传播率的有效途径。

外出务工人员是我国的一大群体,其流动性大,HIV 抗体检测工作难于开展, 但通过婚检既可进行HIV抗体检测,又可进行AIDS 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及早发现HIV抗体阳性感染者和AIDS病人, 遏制AIDS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可见婚检进行HI检测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推广与应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婚检人群感染HIV以广西、云南、新疆等局部地区尤其突出,主要发生在低学历、农民、男性人群,性传播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策略上必须转变防控模式,开展免费婚前医学HIV咨询和检测由局部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对婚检人群加强警示性教育,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HIV感染者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避免故意传播艾滋病和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从而达到遏制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葛宪民,2013年“防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和今年广西“防艾”工作的侧重点.广西2014年上半年“防艾”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 毛宇嵘,郑锡文,潘承东,等. 新疆伊宁市婚前体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1):15-16.

[3] 宋俊清,李桂花. 伊宁市1748名婚检人员HIV、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25):75-76

[4] 杨红俊,龚林翰,郭亚玲,等. 开远市结婚登记人群预防HIV平行传播和垂直传播中国妇幼保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70-3272.

[5] 龚渝蓉,杨跃诚,段松,等. 德宏州2006-2009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4):295.

[6] 高洁,龚渝蓉,杨玲,等. 德宏州2011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3(11):1616-1619.

[7] 维美,尹文邦,李本强,等. 云南省梁河县2006-2011年婚前体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33):5364-5366.

[8] 覃耀明,陈赤,黄越华,等. 广西2009 ~ 2010 年婚检人群艾滋病定点监测情况报告[J]. 广西医学,2013,35(4):491-492.

[9] 陈洁,董银尚,朱秀伦. 上蔡县2001~2006年婚前医学检查HIV感染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35):5249-5251.

[10] 夏中法, 许晓国.常州市自愿婚检人群艾滋病感染现况[J].职业与健康, 2012,28(23):2932.

[11] 代胜奇,刘玉林. 成都市双流县婚检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1(31):78.

[12] 李芳,王玉中,肖慧娟. 天门市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5):72.

[13] 沈国平,姚娟,李海雁,等. 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艾滋病、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分析[J]. 疾病监测,2011(8):626-628

[14] 黄忠禧,沈芷伊,覃碧芬. 防城港市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感染HIV、梅毒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5):3970-3971.

[15] 毛献明. 婚检人群HIV阳性综合干预的思考[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74.

(收稿日期:2014-07-0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