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HBV母婴垂直传播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08

牛兆仪 王 芳 靳 晴 顾 珏 余 霞 初正敏 李碧霞 李丽荣

昆明市延安医院妇产科,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HBV感染的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FMA法)检测孕妇HBsAg和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脐血中NK细胞CD69和IFN-γ,并对以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母血中HBsAg单阳性与HBsAg/HBeAg双阳性组间母婴垂直传播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妇外周血HBV DNA载量越高母婴垂直传播几率越高。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中HBV母婴垂直传播组、未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脐血中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58±1.745)%、(15.6±2.117)%和(5.66±3.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V母婴垂直传播与IFN-γ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母血HBeAg阳性与否、HBV DNA病毒载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母婴HBV垂直传递的风险,同时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水平与母婴HBV垂直传播相关,该研究的结果为临床研究HBV母婴传播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减少HBV携带者,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044-03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亚洲HBV感染者中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我国每年约26万新生儿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HBV[1],阻止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环节。大量的研究发现NK细胞在HBV感染早期的病毒清除和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病变过程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关于NK细胞在HBV母婴传播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因此,该研究检测妊娠合并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的HBsAg、HBeAg以及HBV DNA载量,并检测脐血中NK细胞表面IFN-γ和CD69的表达水平,以探讨NK细胞在HBV在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妇产科分娩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共计100例(母血中HBsAg单阳性、HBsAg /HBeAg双阳性)及其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孕期均无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及妊娠期高血压病史以及无其他原发性疾病,肝功能正常,孕期未使用其他研究药物或全身抗病毒、细胞毒性、类固醇激素或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另外,收集同期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隐性的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40例作为正常对照,其中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分娩时胎龄均在36~41周之间,分娩方式均按正常待产拟定治疗方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孕妇分娩前采集静脉血3 mL,分两份分离血清,分别进行HBV DNA 检测和乙型肝炎5项检测。新生儿于分娩时在碘伏消毒过的脐带处采集脐血5 mL,分离血清做HBV DNA检测,分娩12 h内采集桡动脉血,分离血清储存于-20 ℃中保存待测。

1.2.2 检测方法 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FMA法):采用WALLAC公司1235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测定仪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新生儿、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②HBV DNA 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美国Bio-Rad公司的DA7600型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系统及上海夏华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分别设计一堆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引物和一条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荧光探针,用PCR体外扩增发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标本的HBV DNA 含量以copies/ ml 表示。③新生儿脐血中NK细胞CD69和IFN-γ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取CD3、CD56和CD69抗体(Biolegend公司提供)各5 μL和100 μL血样混匀避光孵育20 min,然后加入1 mL溶血素混匀作用5 min,离心弃上清后加入1M1×LPBS,再离心并弃上清,加入200 μL 1×LPBS上机检测。

1.3 新生儿HBV感染的判定标准

HBV 感染判定标准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和/或HBV DNA 阳性判定为HBV感染存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及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两组样本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两组以上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母血中HBsAg、HBeAg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

ELISA法检测10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单阳性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率为1.75%;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HBsAg /HBeAg)双阳性患者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率为46.51%,患儿桡动脉血乙肝两对半检测为HBsAg 或HBeAg阳性,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见表1。(HBsAg正常值0~0.2 ng/mL、 HBeAg正常值0~0.5 PEIU/mL)。母血中HBsAg单阳性与HBsAg/HBeAg双阳性其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认为母血中HBsAg单阳性与HBsAg/HBeAg双阳性与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有相关性。

2.2 母血外周血HBV DNA病毒载量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

产妇外周血HBV DNA按病毒载量由低到高分为3组:HBV DNA≤105 copies/mL、105 copies/mL

2.3新生儿脐血NK细胞表面IFN-γ和CD69表达水平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中HBV母婴垂直传播组脐血中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为(9.58±1.745)%,未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患者脐血中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为(15.6±2.117)%;正常对照组为(5.66±3.724)%,3组间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图1。可认为HBV母婴垂直传播与CD69表达具有相关性。而IFN-γ的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有3种可能的途径:产前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感染,目前普遍认为分娩过程中的HBV感染是围产期感染的主要途径。HBV宫内感染难以阻断,并且是新生儿HBV感染的主要途径。

该研究结果显示,HBV母婴垂直传播与母血中HBsAg单阳性与HBsAg/HBeAg双阳性,母婴垂直传播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许多研究也得到与该研究相同的结论,新生儿HBV感染和母亲血清中e抗原阳性明显相关[2]。乙型肝炎e抗原是存在于病毒颗粒之外的一种可溶性蛋白,有研究发现,HBeAg能够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对HBeAg的T细胞耐受,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暴露于高浓度母血HBV的胎儿就更容易被感染。因此,HBeAg不仅仅是高传染性的标志,其本身也可能通过影响胎儿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3-5]。研究发现HBV宫内感染主要在孕晚期经胎盘感染胎儿,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增高,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6]。当孕妇血清中HBV DNA水平>108拷贝/mL时,即使采用产后双重免疫宫内感染仍可达43%左右[6],而母血中HBV DNA水平在106拷贝/mL以下时,将减少30%的HBV宫内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危险[7]。该研究结果显示,随孕妇外周血HBV DNA病毒载量水平增高,胎儿发生HBV母婴传播风险呈增高趋势: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病毒载量<105 copies/mL的患者未发现母婴垂直传播;母血HBV DNA病毒载量大于105 copies/mL的产妇可能母婴传播,尤其是母血HBV DNA病毒载量>106 copies/mL的产妇,50%发生母婴HBV传播。因此,HBV DNA是反映HBV携带者传染性的直接指标,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确实与母婴HBV传播有关,且母血HBV DNA高载量(≥106 copies/mL)可能是HBV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

CD69被称为早期激活抗原或活化诱导分子,是表达经抗原刺激后各种激活T细胞、NK 细胞、B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和嗜酸粒细胞、胸腺细胞表面,当其表达后,可作为共刺激信号促进T 淋巴细胞进一步活化和增殖。Goncalves等[8]通过对HBV疫苗的研究发现T细胞CD69表达与HBV感染关系密切,认为T细胞CD69表达的降低是机体对HBV无反应的结果。该研究发现,健康产妇组的脐血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处于低水平(5.66%),而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母婴HBV垂直传播组和未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组脐血中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别是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未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组脐血中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15.6%)显著高于垂直传播组(9.58%)。可见,CD69的表达与HBV母婴垂直传播有相关性。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的升高有利于机体免疫系统对HBV的清除,从而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IFN-γ主要由活化的NK 细胞和Th 细胞产生,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免疫调节,诱导多种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Ⅰ/Ⅱ分子,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并增强其溶菌活性及分泌IL-1、IL-6、IL-8、TNF-α 等, 也是促进T细胞分化和CD8+CTLs成熟的重要因子[9]。研究发现,Th1细胞分泌的IFN-γ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肝炎病毒,同时IFN-γ诱导及活化NK细胞,又能通过免疫调节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NK细胞IFN-γ表达量的增加可能在HBV清除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0]。该研究结果显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发生HBV垂直传播组、非垂直传播组和正常对照组NK细胞表面IFN-γ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IFN-γ表达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该研究发现母血HBeAg阳性与否、HBV DNA病毒载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母婴HBV垂直传递的风险,同时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水平与母婴HBV垂直传播相关,该研究的结果为临床研究HBV母婴传播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减少HBV携带者,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齐秀花, 王明园, 姜建慧.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疗前沿[J], 2009, 4(18):20.

[2] Trehanpati N,Hissar S, Shrivastav S, et al.,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of hepatitis B virus persistence in newborns[J]. The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13,138(5):700.

[3] Wang Z, J, Zhang H, Yang,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BV DNA level and HBeAg titer i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positive mothers and their babies: HBeAg passage through the placenta and the rate of decay in babies[J].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03, 71(3):360-366.

[4] Milich D,Liang TJ. Exploring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Hepatology, 2003,38(5):1075-1086.

[5] Shiraki K.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its prevention[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00, 15(s2):E11-E15.

[6] Han GR, Cao MK, Zhao W, et al. A prospective and open-label study for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bivudine in pregnancy for the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1, 55(6):1215-1221.

[7] Choe BH, Lee JH, Jang YC, et al.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lamivudine compared with interferon-α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The younger the better[J]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2007, 44(1): 92-98.

[8] Akbar S, Inaba K, Onji M. Upregulation of MHC class II antigen on dendritic cells from hepatitis B virus transgenic mice by interferon-gamma: abrogation of immune response defect to a T-cell-dependent antigen[J]. Immunology, 1996, 87(4):519.

[9] 舒凯, 黄秋香, 张现臣. 乙肝疫苗新型佐剂 CpG-BW006 对小鼠脾 NK 细胞表面分子 CD69 的表达及 y 干扰素分泌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讯, 2013(2):219-221.

[10] Zhao J, Li Y, Jin L, et al. Natural Killer Cell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comitantly Increased Interferon-γ and Cytotoxicity in Acute Resolved Hepatitis B Patients[J]. PloS one, 2012, 7(11): e49135.

(收稿日期:2014-06-24)

·编读往来·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3.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题名转行应保持词语的完整。完整的词拆开转行,虚词(例如"的"字)应尽可能留在行末,而连接词(例如“和”、“与”、“及其”等)不宜留在行末。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