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2022-06-08

李卓 张鸿 史伟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补铁,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铁,比较两组补铁前、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补铁后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补铁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口服补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静脉补铁;口服补铁;肾性贫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2(b)-0022-03

[作者简介]李卓(1971-),男,河南林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肾性贫血属于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合并症,应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使肾性贫血治疗得到改善,但多种因素影响到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其中铁缺乏是最常见的原因,所以补铁治疗对于肾性贫血意义重大[1-2],该研究旨在比较分析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在该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0±9.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6.0±9.2)岁。两组患者均为慢性肾衰竭,持续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血红蛋白<90g/L或红细胞压积<27%。排除标准:有铁剂过敏史;疑似铁负荷过重(血清铁蛋白≥800μg/L,且转铁蛋白饱和度≥50%);2个月内肠道外补铁;1个月内输血史;1个月内出现过病毒、急性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20mg/L、活动性系统性疾病,活动性溃疡、急慢性血液系统疾病、消化道肿瘤,合并肿瘤、肝病、中风、心衰等。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给予静脉补铁(右旋糖酐铁)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批号:H20023833),100mg/次,1次/周,共10次,静脉滴注。在每次透析前的后1~2h时间段内,经静脉端输入,时间为1~2h,右旋糖酐铁首次应用者,先计量25mg,稀释于50mL生理盐水中,给予1h以上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再静脉滴入剩余剂量[3-4]。

1.2.2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铁(多糖铁复合物)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批号:H20030033),100mg/次,2次/d,口服,连续用药10周。两组患者均继续常规用药,均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常规治疗[2]。

1.3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补铁前、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

显效,即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红细胞压积上升≥10﹪或血红蛋白≥30g/L,或红细胞压积上升达到≥30﹪或血红蛋白达到1000g/L,患者贫血症状改善;有效,即治疗后红细胞压积上升≥5%或血红蛋白≥15g/L,患者贫血症状改善;好转,即治疗后红细胞压积上升或血红蛋白上升,但未达到上述要求;无效,即治疗后红细胞压积上升或血红蛋白未有改善或进一步恶化[5-6]。总有效率=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

1.5统计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补铁前、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情况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补铁前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方面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补铁后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补铁后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c2=11.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0),其中2例为轻度肌肉痛,4例为轻度胃部不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2/30),其中2例为口中有金属味,10例为程度不同的胃部不适、呕吐等。补铁后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c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性贫血指的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肾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或者因尿毒症导致血浆内一些毒素物质对红细胞生成与代谢产生干扰而导致的贫血[7-8]。肾性贫血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贫血程度和肾功能的减退程度关系密切。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患者一旦出现肾性贫血,多会表现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无光,眼结膜苍白等症状[9-10]。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肾性贫血治疗使其有了根本改观,但多种因素影响到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其中铁缺乏是最为常见的原因。许多研究证实血液透析患者口服铁剂可纠正缺铁,但多数患者需要静脉补铁来维持机体对铁的实际需求,使红细胞压积达到33%-36%[11]。该研究显示,口服铁剂患者补铁后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方面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能纠正患者缺铁,影响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20﹪(6/30)。而静脉补铁患者补铁后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方面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纠正患者缺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0%(21/30)。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2/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孙淑清等[12]研究的“将6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静脉补铁组和口服补铁组,静脉补铁组静脉补充蔗糖铁,口服补铁组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8周后两组Hb、Hct水平均升高,但静脉补铁组和口服补铁组比较,存在差异显著。治疗后静脉补铁组SF、TSAT比治疗前及口服补铁组明显升高。口服补铁组治疗前、后SF、TSAT未有明显变化”结果相似。口服铁剂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剂量和疗效上的冲突,即口服铁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严重,而患者的胃肠功能下降,影响铁吸收利用,使临床疗效降低。静脉补铁的不良反应少,纠正贫血的疗效满意。但应注意,在静脉补铁停药以后,为了满足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铁的需求,仍应根据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水平,给予补充相应剂量的铁剂。并加强监测铁含量,每1~3个月进行其次检查[5]。

综上所述,静脉补铁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口服补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崇瑜.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3):27-28.

[2]热娜古丽·努尔,赵新,刘健.不同静脉补铁方法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45-1049.

[3]张海峰,陈卫东,张燕.漫性肾衰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铁调素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340-1341.

[4]赵国东,郭瑞敏,王红梅.蔗糖铁注射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43-844.

[5]洪良.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2):222-225.

[6]吴昊,孔丽丽,刘树军,等.大剂量右旋糖醉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61-5562.

[7]PortolesJ,Lopez-GomezJM,AljamaP.OnbehalfoftheMARStudyGroup.Aprospectivemulticentrestudyoftheroleofanaemiaasariskfactorinhaemodialysispatients:theMARStudy[J].NephrolDialTransplant,2007(22):500.

[8]黄启宣,康明,秦玉娇.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1):43-44.

[9]ElliottJ,MishlerD,AgarwalR.Hyporesponsivenesstoerythropoietin:Cayseseandmanagement[J].AdvChronicKidrneyDis,2009,16(2):94-100.

[10]沈如芬,曹敏.静脉铁剂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1):921-922.

[11]熊英.静脉与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1):5-6.

[12]孙淑清,洪佳平,余毅,等.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31-32.

(收稿日期:2014-09-1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