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桡动脉加压包扎时长对冠脉造影患者舒适的影响

2022-06-08

陈美莲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室,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缩短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及提高术后舒适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无肝素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50例,调查病人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及肢体的表现。结果 加压包扎时长≤4.5 h的病人中无出血、水泡并发症发生。加压包扎时长>5 h病人中,发现有3例穿刺点包扎部位周围出现直径为1~2 cm的水泡,6例肢体温度下降,所有病人肢体均表现不同程度肿胀,且表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结论 适当缩短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可减少并发症,且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桡动脉; 冠脉造影; 加压包扎; 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 R473.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077-0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成为PCI的一种入路方式,TRI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无体位限制,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穿刺并发症易被早期发现,故易被患者所接受。该院在2014年1—3月间对缩短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及提高术后舒适度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旨在寻求合适的包扎时间,改善患者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无肝素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3.8岁,标准差为6.546。纳入标准:病人神志清楚,表达准确;出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内;血压在正常值内;本身桡动脉处完好。排除标准: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24 h内用过低分子肝素及肝肾功能不良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最佳加压包扎时间调查问卷”,对TRI术后1 d内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率为91.4%,有效率为93.75%。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TRI术后加压包扎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患者的主观感受。

1.3 观察内容

(1)每例病人记录姓名、年龄、性别、置管开始具体时间、置管所用时间、肢体开始肿胀时间及肢体开始松解时间、肢体疼痛情况及松解后舒适情况;(2)按压力度以未见穿刺点出血而远端动脉可触及搏动为宜。期间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术肢皮温、皮色及有无并发症发生;(3)及时记录术后病人相关体征及感受。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

2 结果

2.1 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

由于P=0.49>0.05,故认为“加压包扎时长”这一组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6.1917,标准差为4.34910。所调查的病人中时长在3.17~23 h之间。

2.2 加压包扎时长与年龄相关性结果

加压包扎时间超过4.5 h的患者,平均年龄64.1岁;加压包扎时间未超过4.5 h的患者,平均年龄63.8岁。该例计算结果显示,r=0.362,P=0.49>0.05,故得出:病人的加压包扎时长与年龄无关。

2.3 加压包扎时长与置管时长相关性结果

加压包扎时间超过4.5 h的患者,置管时间平均(24±3)h;加压包扎时间未超过4.5 h的患者,置管时间平均(23.6±3.2)h。该例计算结果显示,r=0.068,P=0.723>0.05,故得出:病人的加压包扎时长与置管时长无关。

2.4 不同加压包扎时长对术后病人肢体的影响

加压包扎时间越长(>4.5 h),越多病人出现并发症,且其主观感受如肢体疼痛、肿胀越明显,见表1。

3 讨论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其在临床中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无需卧床等优点,非常适合身体虚弱的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治疗中止血是最关键的环节,目前临床中常采用加压包扎方式进行止血,效果非常显著。虽然加压包扎止血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临床对于加压包扎时间长短并无明确的标准,且相关研究报道非常少,因此无法明确加压包扎时间长短是否对患者病情有所影响。该院在对不同加压包扎时间对患者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加压包扎时间<4.5 h的患者发生皮温下降、皮肤青紫、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出血、水泡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包扎时间超过4.5 h的患者,且加压包扎时间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该院认为,加压包扎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肢体不适度的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医师要严格控制患者加压包扎的时间,切不可超过4.5 h,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舒适度是近年来提出的护理理念,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患者不仅要解决病痛的需要,还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患者以最大程度的舒适。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早日康复,该院认为,提升患者舒适度的护理措施主要以以下方式为主。

3.1 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病房温度在22~24 ℃,湿度在50%~60%,光线柔和,声音控制在25分贝左右。也可以根据病人个人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

3.2 术前加强健康教育

为患者讲述手术的一般过程,向患者解释术侧肢体加压包扎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适,使患者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减少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3.3 术中选择适宜的包扎方式

由于经桡动脉穿刺,可立即拔出动脉鞘,并在穿刺点上方轻轻压迫止血。胶布长短宽度适宜,不需太宽太长,以能固定纱布为宜,避免有些病人对胶布过敏引起皮肤破溃产生疼痛。纱布外用动脉止血器既弹力绷带进行妥善固定,根据病人肢体的胖瘦等具体情况进行加压固定,压力应在一定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穿刺点出血,又可以避免肢体过度受压产生不必要的并发症,如压疮。

3.4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主动及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及时调整动脉止血器的松紧度。加压包扎后注意观察手背动脉搏动、皮温皮色等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疼痛,渗血,甚至出血。拆除弹力绷带后需做好健康指导,告知患者,3 d之内患肢不能用力,洗手时不能污染穿刺部位,避免感染产生,造成病人不适。

3.5 术后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提高其舒适度

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注意抬高术侧上肢,以利于末端肢体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松解弹力绷带,尽可能在3.5~4.5 h内适度松解。如果病人自觉胀痛异常明显可拆除动脉止血器,但不能放松胶布,并密切观察肢体情况。鼓励病人坐起或下床走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3.6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3.6.1 肢体疼痛的护理 穿刺部位疼痛一般与压迫过紧及血管损伤有关。可在拔管前给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避免血管痉挛,减轻疼痛。该次调查有30例病人均感受疼痛,其中6例病人感到疼痛明显,女性居多,可能与女性动脉偏细有关。其次,在压迫止血过程中,保持腕部伸展制动并适度抬高肘关节,大约45°,也可以减轻疼痛。取下压迫止血器后用拖带将穿刺肢体前臂拖于胸前,避免肢体下垂,减少局部张力,亦可缓解疼痛。

3.6.2 皮肤损伤 该次有3例病人出现水泡,水泡均较小,在1~2 cm内。其中1例持续压迫23 h,挑破后用碘伏涂查并保持干燥,很快就愈合。根据病人主诉,其已经是第三次进行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可能与其皮肤穿刺多次有关。但动脉压迫止血器加压垫是凹陷型设计,未取下前对穿刺点仍处与压迫,时间达到一定高值时,便可造成局部皮肤损伤甚至坏死。对该次调查进行分析后,该院认为,应该制造一种可以测量每位病人动脉压力的仪器,在其外表可见处有刻度,根据不同病人不同动脉压力给予压迫止血,增强人性化护理。

3.6.3 穿刺点出血 该次无病人出血。桡动脉走形表浅,局部易于压迫止血。因其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伴,不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经查阅文献,穿刺点出血,与多次手术,术中反复穿刺,压迫时间短,止血器放置位置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洪先娣.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早期改变加压包扎效果观察[C]//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2012:174.

[2] 胡荣红,叶佩军.改良绷带加压法在桡动脉介入中压迫止血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3):536-538.

[3] 万诗燕,王传英,朱琴梓.不同时间雾化吸入对住院鼻咽癌放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64-465.

[4] 张佩君.无肝素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13-514.

[5] 张俊江,常伟.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4):75-76.

[6] 赵亚楠,李志樑,刘苏.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4):415-418

[7] 张存,魏国芬.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的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3):402-404

(收稿日期:2014-09-2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