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分析

2022-06-08

刘 洋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循环科,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心脏指标及出血事件和治疗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心脏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瑞替普酶较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佳,可改善患者心脏指标,减少出血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尿激酶;瑞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b)-0118-02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引发严重且持久的心肌缺血及部分心肌坏死,其起病凶险、病情进展快、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据相关文献报道:静脉溶栓是AMI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方案,其具有改善AMI病变进程,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治疗优势;目前,常用溶栓药物主要有第一代尿激酶(UK)、链激酶(SK)及第三瑞替普酶(r-PA)[1-2]。为探究临床治疗AMI患者的最佳方案,该研究将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经该院确诊的86例AMI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根据其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20,年龄37~63岁,平均年龄(52.12±5.74)岁,发病至溶栓时间1.05~7.72 h,平均发病到溶栓时间(4.13±0.23)h;对照组男女比例24∶19,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3.26±5.79)岁,发病至溶栓时间1.10~7.89 h,平均发病到溶栓时间(4.30±0.25)h;梗死位置:下壁梗死60例,前壁梗死20例,其他6例;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专23例,本科30例,本科以上12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均无溶栓禁忌证;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相邻≥2个,上胸前导联抬高≥0.2 mV,2以上个肢体导联抬高≥0.1 mV;患者家属均在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3]。

1.3 方法

患者均于入院适当处理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每个病人只进行一次,一次药剂量是溶栓用药总量,若首次用药溶栓无效,将不再继续进行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将150万U尿激酶置入0.9%氯化钠100 mL注射液中,均匀静脉输入。研究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先将15 mg瑞替普酶在12 min内静脉输入,然后将50 mg瑞替普酶在30 min内静脉输入,最后余量35 mg在60 min内静脉输入。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患者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情况,均参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判定标准:溶栓治疗2 h后患者胸痛等体征、临症均消失;心电图显示显著抬高的导联ST段快速下降≥50%[4]。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率(HR)、血压(BP);出血事件及治疗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率(%)表示,以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2 h、6 h与12 h血管再通率为74.42%、90.70%与93.23%,比对照组53.49%、62.76%与69.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脏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LEVF、HR与BP等心脏指标为(52.69±5.12)%、(87.26±5.26)次/min、(105.26±8.56)mmHg,均优于对照组(52.69±5.12)%、(72.96±4.12)次/min、(127.58±10.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4.65%比对照组30.2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终点事件总发生率6.98%略低于对照组9.30%,比较未见高度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突然性完全闭塞,发生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等病理改变,其起病急、死亡率较高,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之一。针对AMI患者冠状动脉阻塞病理机制,在其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冠脉血流以疏通血管阻塞[5]。疏通血管阻塞的主要方式即为溶栓,而溶栓药物不同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之间也有一定差异,故早期选择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溶栓药物治疗AMI患者很有必要。尿激酶、瑞替普酶均是临床中常用于溶栓治疗且疗效较佳药物,临床肯定性研究实验较多,但治疗效果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UK是第一代溶栓药物,可被直接作用于患者机体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中,临床应用治疗AMI患者可以催化纤维溶酶原转换为纤溶酶,促进血栓溶解。经临床动物—家兔实验表明心脏骤然停止后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微循环血流量下降,出现血细胞聚集现象,予以溶栓药物干预可有效改善基本生命支持阶段细胞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防止血栓的形成[6]。但由于UK药理作用会散布于患者全身,没有纤维蛋白选择性,且血管再通率较低,易发生牙龈、皮肤等再出血不良事件。而在该研究临床实验中,应用r-PA研究组治疗2 h、6 h与12 h血管再通率为74.42%、90.70%与93.23%,比应用UK治疗对照组53.49%、62.76%与69.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验证UK在AMI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不甚理想,患者较难直接接受和使用[7]。

研究组患者所采用的溶栓药物即r-PA作为近年来临床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经基因工程改造缺失型突变体的第三代溶栓治疗药物,临床疗效已广受肯定,其主要是通过对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进行激活以达到降解血栓内纤维蛋白目标,最大程度发挥溶栓作用,较少影响患者全身纤溶系统,能够快速达到理想溶栓治疗效果,具有强效纤维蛋白选择性、起效快、血管再通率高、出血事件少等治疗优势[8]。在该研究实验结果表3中得出:研究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30.23%,组间比较可见高度差别。同时该研究结果与白福新[9]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临床实验成果相类似,进而验证r-PA治疗的安全性。

r-PA是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代表,不仅保留t-PA中强溶栓作用,而且较易与AMI患者肝脏上受体相互结合,提高血浆清除率,通过静脉滴注给药以增强溶栓作用,不会给AMI患者心脏指标造成损伤[10]。因此,在该研究中针对AMI患者不同溶栓药物治疗后心脏指标改善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LEVF、HR与BP等心脏指标(52.69±5.12)%、(87.26±5.26)次/min、(105.26±8.56)mmHg均优于对照组(52.69±5.12)%、(72.96±4.12)次/min、(127.58±10.23)mmHg,说明r-PA治疗AMI患者不仅效果显著,预后较佳,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其心脏功能,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基本保障。另外,该研究结果中,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终点事件发生率,得出研究组6.98%略低于对照组9.30%,未见显著差别,由此可知,UK与r-PA治疗AMI均不会频繁发生治疗终点事件,用药安全性均较佳。分析原因,可能与药物治疗前认真检查患者体质有关,如排除溶栓药物禁忌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等,这为溶栓药物临床的顺利应用提供安全基础。但是,由于r-PA用药半衰期较短,为此只需采用持续性的静脉滴注输入给药,将用药方法复杂化,因此如何在保证r-PA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情况下简化用药步骤,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实验探究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不会使治疗终点事件频繁发生,其中瑞替普酶临床疗效甚佳,可积极改善患者心脏指标,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李志民,方洁.急诊应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5):455-456.

[2] 王钟杰,刘映霞,朱伟东.不同药物及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2):103-104.

[3] 冯汀兰,赵宇芳.溶栓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35-236.

[4] 石文玲,付晓男.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34(2):352.

[5] 李香枝,张慧英.静脉溶栓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开通率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23(3):283.

[6]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7] 建军,李志民,方洁.急诊应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2,14(5):455-457.

[8] 吴嘉鸿.尿激酶、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安徽医药,2013,17(7):1226-1227.

[9] 白福新.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42.

[10] 钟石生,何健,陈锋.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27(3):406-407.

(收稿日期:2014-11-20)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