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祛风明目中药口服配合三黄汤熏洗治疗睑缘炎70例疗效分析

2022-06-08

徐 静 鞠 胜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眼科,吉林辽源 136200

[摘要] 目的 探讨祛风明目中药口服配合三黄汤熏洗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法采用的是查随机数学表法。将2013年1月—2014年3月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睑缘炎患者按就诊的先后次序编号,然后查阅随机数字表,令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指标:(1)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评分变化。(2)自觉症状改变。(3)皮屑、充血改变。(4)局部溃疡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35例中,鳞屑性睑缘炎24例,46眼,溃疡性睑缘炎11例,22眼,总有效率:98.5%。对照组:35例中,鳞屑性睑缘炎21例42眼,溃疡性睑缘炎14例27眼,总有效率:84.1%。总体治疗效果两组间对比,P=0.000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风明目中药口服配合三黄汤熏洗治疗睑缘炎与西医传统疗法相比70例临床分析具有较好疗效。

[关健词] 祛风明目;中药三黄汤;睑缘炎

[中图分类号] R25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49-03

[项目名称]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YJS0144)。

[作者简介] 徐静(1979.9-),女,吉林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小儿弱视治疗及眼科中医疗法治疗工作。

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眼病,中医称为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1]。眼睑位于体表,易受微生物、风尘和化学物质的侵袭,发生炎症反应。除细菌和病毒I型感外,屈光不正、视疲劳和生活环境也常为其诱因。研究者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祛风明目中药口服配合三黄汤熏洗治疗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具有可重复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眼科门诊诊断治疗患睑缘炎的患者。

1.2 诊疗标准[2]

(1)鳞屑性睑缘炎:睑缘充血,睫毛及睑缘表面附着上皮鳞屑,睑缘表面有点状皮脂溢出,皮脂集于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蜡样分泌物,干燥后结痂。

(2)溃疡性睑缘炎:症状严重,皮脂分泌多,干痂将睫毛粘成束,去除结痂皮后,露出睫毛根部和出血性溃疡与小脓疱。睫毛易于脱落,不再生,形成秃睫。

1.3 分组标准

随机法采用的是查随机数学表法。将实验期间辽源市中医院眼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睑缘炎患者就诊的先后次序编号,然后查阅随机数字表,令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35例中,女性18例,男性17例,年龄在18~80岁之间,鳞屑性睑缘炎24例,46眼,溃疡性睑缘炎11例,22眼;采用祛风明目中草药每日1剂,2次水煎口服。配合三黄汤每日二次水煎,局部熏洗。对照组:35例中,女性18例,男性17,年龄在18~80岁之间,例鳞屑性睑缘炎21例42眼,溃疡性睑缘炎14例27眼,采用3%硼酸溶液日一次清洁睑缘,0.3%氧氟沙星眼膏每日一次涂眼。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方法不同,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

1.4 纳入病病例标

(1)符合睑缘炎的诊断标准。自愿参加该研究者。

(2)年龄在18~80岁之间,无全身严重心、肝、肾等重大疾病者。

1.5 排除标准

(1)对中药过敏或不耐受者。

(2)有干燥综合征者、角膜溃疡、伴有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1)未按治疗方案治疗的病例

(2)未完成方案规定治疗周期

(3)自动退出本临床研究者

1.7 治疗方法

1.7.1 治疗组 采用祛风明目中草药:夏枯草15 g, 黄芩10 g, 决明子10 g, 木贼15 g, 密蒙花10 g,郁金10 g, 冬桑叶10 g, 谷精草10 g,车前子10 g,山栀子10 g,荆芥10 g,赤芍10 g,绿豆15 g,菊花15 g, 柴胡15 g,1剂/d,水煎取汁150 mL/袋,2袋分日2次口服。

配合三黄汤:黄芩10 g、黄连10 g、黄柏10 g,水煎浓缩取汁100 mL ,2次/d,10 mL/次 眼部熏洗。

疗程:10 d为1疗程,于1疗程后进行总结。

治疗前后,禁烟酒,油烟等辛辣刺激之品,注意局部卫生。

1.7.2 对照组 3%硼酸溶液1次/d清洁睑缘,0.3%氧氟沙星眼膏1次/d涂眼。

疗程 10 d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后进行总结。

治疗前后,禁烟酒,油烟等辛辣刺激之品,注意局部卫生。

1.8 护理要点[3]

1.8.1 护理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②患者体质及眼部的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1.7.2 护理目标

①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及眼部的新陈代谢和分泌功能。

②通过眼部熏洗,结合眼周穴位及泪腺按摩,从而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效。祛风清热明目口服,达到祛除风热,肺气得以宣发肃降,脉络畅通,气血运行如常。

1.7.3 操作要点 按操作标准,制定操作流程,掌握好熏洗的温度、时间,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保证治疗效果。

1.7.4 护理要点 ①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睑缘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适症状。

②给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③饮食护理:注意补充水分,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的胡萝卜、苹果、西红柿等蔬菜及水果。忌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油腻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

④情志调节:依据接受能力,适当讲解睑缘炎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治疗的方法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指导其正确服药,熏洗时给予情感支持,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疑虑情绪,减轻思想负担。

⑤临症护理:减少用眼时间,改正用手揉搓眼部及长时间使用电脑等不良习惯,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

⑥生活规律:调整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登山等,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焦虑的情绪。游泳时应做好防护,如戴护目镜,及时洗眼等。

⑦环境改善:调整适宜的环境温、湿度,可在室内放置大叶绿色植物,温度为18℃~21℃,相对湿度为60%为宜。减少空调环及暖气的使用,当空气比较干燥时,为保持空气的湿润,增加空气的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眼表的水分,可降低对眼表的损害,

⑧对无明显诱因影响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包括减少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等,并采取对因治疗措施,不要盲目用药等,以免病情恶化、加重症状。

1.8 观察指标

(1)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评分变化。

(2)自觉症状改变

(3)皮屑、充血改变

(4)局部溃疡的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4]

治愈:痒痛消失,眼缘无红赤及烧灼感,表面光滑、无皮屑,睫毛根部溃疡完全愈合,瘢痕不显著。

好转:痒痛消失,烧灼感减轻,表面光滑、,睑缘光滑,睫毛根部略充血,无皮屑,溃疡减轻或基本愈合,有瘢痕形成。

无效:眼痒、痛和烧灼感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睑缘充血及睫毛根部皮屑存在,溃疡无明细愈合。

2.2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的统计方法。

2.3 结果

2.3.1 治疗后,两组间总体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2 两组间鳞屑性睑缘炎治疗效果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间溃疡性睑缘炎治疗效果对比在疗程上比较(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睑缘炎病因复杂,病程漫长,病情易反复,治疗方法众多。邓世靖等在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特点及其睑板腺功能的临床观察中回顾性病例分析84例168眼,得出结论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角膜浸润和角膜溃疡,与睑板腺功能密切相关,局部清洁,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反复[5]。郭承伟等在综合方法治疗睑缘炎相关干眼症的临床观察中通过60例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局部热敷能增加眼睑血流,溶解睑板腺脂质,有利于泪膜的稳定,睑板腺按摩可促进睑板腺不正常分泌物,减轻局部刺激,保持腺管通畅[6]。刘丽丹等采用聚维酮碘治疗睑缘炎52例102眼,治疗组33例54眼,对照组29例48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2.9%,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7]。李菊等采用土茯苓汤内服外洗治疗睑缘炎68例,治愈率90.11%[8]。王砚颖等采用中药熏蒸法联合眼部按摩治疗睑缘炎60例,治疗组30例57眼,对照组30例56眼,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岳丽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观察睑缘炎患者13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显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睑缘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副作用是伴有眼压升高风险,随时可能激发青光眼发作[10]。

研究者认为睑缘炎多因体内湿热蕴结,复受风邪,风热相搏所致。参考中医古籍《目经大成》,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现代中医眼科学及中医药学理论相结合,我们采用祛风明目中药口服配合三黄汤熏洗治疗睑缘炎70例中,治疗组:35例中,鳞屑性睑缘炎24例,46眼,溃疡性睑缘炎11例,22眼,总有效率:98.5%。对照组:35例中,鳞屑性睑缘炎21例42眼,溃疡性睑缘炎14例27眼,总有效率:84.1%。总体治疗效果两组间对比,P=0.0002<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现代药理研究:菊花[11]2008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人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有抗病毒作用。黄连[11]2022含小檗碱7%~9%、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已碱、非洲防己碱等生物碱,尚含黄柏酮、黄柏内酯。峨嵋野连中分离出小檗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以及两种非酚性生物碱,两种酚性生物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黄柏具有抗微生物及抗原虫作用,黄芩[11]2054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黄芩新素,黄芩甙(baicalin),汉黄芩素,汉黄芩甙,木蝴蝶素A,7-甲氧基黄芩素,黄芩黄酮,二氢木蝴蝶素,白杨素等有效成分。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杭菊花、柴胡配伍,清热解毒明目;石决明、草决明、蔓荆子,桑叶、木贼配伍,清肝明目;龙胆草、夏枯草、 黄芩、郁金、配伍,清热燥湿;车前子、大黄、赤芍、生地黄配伍,利水明目。全方诸药共起祛风明目、清热燥湿之功效。配合三黄汤局部熏洗,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到澡湿止痒、清热解毒、抑菌、抗微生物作用,中药内服结合局部熏洗,体现了中医整体辩证、标本兼治的治疗法则,配合专科护理调节,包括饮食结构的调节,规律的作息时间,改正揉搓眼睑等不良习惯,调整居住环境的温湿度,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临床疗效显著,不易反复,使用方便,且操作简便,具有可重复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2] 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6-237.

[3] 王瑛. 眼科新技术护理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8-159.

[4] 张士元.眼科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31.

[5] 邓世靖,王智群,张阳,等.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特点及其睑板腺功能的临床观察[J].眼科,2013(3):149-153.

[6] 郭承伟,路斌,吕璐,等.综合方法治疗睑缘炎相关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2011(3):178-179.

[7] 刘丽丹,余正星.聚维酮碘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3):288-289.

[8] 李菊,王清琴.土茯苓汤内服外洗治疗睑缘炎远期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1(3):202-203.

[9] 王砚颖,姚小萍,在晋峰,等.中药熏蒸法联合眼部按摩治疗睑缘炎的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12(4):798-799.

[10] 岳丽.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睑缘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11-2212.

[1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4-11-2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