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第1滴和第2滴末梢血与静脉血糖值的差异分析

2022-06-08

周春峰

泰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 目的 探析第1滴和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方法 选取该科室2013年5月—2014年5月68例遵医嘱需要检测血糖的患者,分析相同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内采集的第1滴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与静脉血浆测得血糖值之间的差异,并使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经分析,相同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内测得的第1滴末梢血血糖值为X1(9.36±4.43)mmol/L;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为X2(9.81±4.89)mmol/L;静脉血血糖值为X3(9.81±4.88)mmol/L,第1滴末梢血血糖值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和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两者组间配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快速检测血糖时,第1滴血应慎重使用,建议以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为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第1滴末梢血;第2滴末梢血;静脉血;血糖仪;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38-02

[作者简介] 周春峰(1979-),女,江苏泰州泰兴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糖尿病人健康教育 。

该研究选取该科室2013年5月—2014年5月68例遵医嘱需要检测血糖的患者,分析第1滴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和静脉血浆测得血糖值之间的差异,以规范快速血糖仪的在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室2013年5月—2014年5月68例遵医嘱需要检测血糖的患者,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取得配合,并告知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为(50.5±3.6)岁;68例患者中,无糖尿病患者34例,5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者,29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者;测量时间:空腹时测血糖患者40例,餐后2 h测血糖患者15例,随机血糖患者13例。

1.2 方法

1.2.1 仪器 血糖仪采用改德国罗氏卓越型血糖仪,试纸采用血糖仪相配套的同一批检测试纸(224号)。注意血糖仪的存放要防尘、注意血糖仪的存放要防尘、防潮、测试的区域要保持清洁、干燥。安排专人每月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合格。试纸的存放要置于干燥、避光、密封的原装盒内,并定期检查有效期。采血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尖,采血笔使用血糖仪相配套的弹簧笔式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日本进口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静脉血浆的血糖值测定。

1.2.2 标本的采集 末梢血的血糖测量:由于手指末梢血运丰富且操作便捷,因此以手指末梢血为研究参考,具体步骤如下:①护理人员嘱患者洗净并擦干双手,进而从试纸筒中取出一条试纸,注意取出试纸后,请立刻把试纸筒盖盖紧,直至听到“啪”一声为止;②看箭头方向将试纸插入罗氏卓越型血糖仪内,则血糖仪自动开机;③定显示的密码与试纸筒上的密码相符合,若错过密码显示,将试纸取出再重新插入罗氏卓越型血糖仪内;④出现试纸与闪烁血滴符号;⑤当血滴符号闪烁时﹐按采血笔的“黄色启动键”于指尖采血;⑥轻挤压指尖使血液容易流出,使其凝聚成血滴;⑦血滴紧贴试纸尾部黄色反应区,血滴会自动吸入黄色窗口内,直至血液完全填满整个黄色窗口。注意请勿将血滴放到试纸顶部;⑧看到闪烁时,代表试纸已经有足够的血滴。若患者滴了血液,但却未看到闪烁的 ,在5 s内补滴血;⑨血糖结果于5 s后连时间日期同时显示并自动储存;⑩成测试后,只要把试纸取出,罗氏卓越型血糖仪会自动关机,注意请丢弃已使用过的试纸。从手指根部朝指尖方向稍微按摩或挤压无名指近端,并取得第2滴末梢血,使用同一个血糖仪,将其平稳放置,快速插入测定血糖值;护理人员做好两滴手指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两分钟内抽取同一侧手臂的静脉血约2 mL,将静脉血送检验科,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静脉血浆血糖值,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糖仪测定的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之间的血糖值差异,观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之间测得的血糖值差异。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t值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2 结果

2.1 采血部位不同、测定方法不同

根据罗氏卓越型血糖仪测得的第1滴、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和抽取同一侧手臂的静脉血约2 mL,送检验科,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见表1。

2.2 该组患者手指第1滴末梢血血糖值X1和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X2与静脉血血糖值X3之间配对比较

相同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内测得的第1滴末梢血血糖值为X1;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为X2;静脉血血糖值为X3;对三者进行配对统计学分析,见表2。

3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据统计使用血糖仪检测手指末梢血糖的患者已占有43.6%,说明,血糖仪受到了患者的欢迎[1]。患者在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时,有的使用第1滴手指末梢血,有的使用第2滴手指末梢血,在医院检测时,既可以采取手指末梢血可以用静脉血浆采取标本进行检测。因此,临床上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部位,血糖值也不相同,以上哪种方法最为准确,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规定,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2-3]。至今在专科的护理教科书和基础护理学中并未看到明确的末梢血采血的规范,在临床实践应用中,该研究认为第1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邱锦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王艳丽等人研究结果表明[5],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更加接近。但王丽红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6],使用快速血糖仪第1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010年我国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中要求在检测血糖时应弃掉第1滴血,以第2滴血进行血糖的检测。因此,对于血糖检测时采取第1滴血还是第2滴血临床上仍然存在异议[7]。

由于静脉血检测血糖的结果可靠且比较稳定,WHO官方组织和IDF第十九届世界糖尿病大会公布应将静脉血浆测定的血糖结果作为血糖浓度的标准,而静脉血测定血糖不足之处在于它需要反复抽血,且等待出结果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这也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到来了不便,而使用快速血糖仪,具有方便携带、使用便捷(患者可自行操作)、体积小、结果出来快、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等待时间短的等优点,得到了医院和病患家庭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但是同时此种方法目前仍欠规范、操作方法也欠具体,临床上是以第1滴末梢血为准还是以第2滴末梢血为准,仍没有明确的规定,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与周玉兰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8]。

该研究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相同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内测得的第1滴末梢血血糖值为X1(9.36±4.43)mmol/L;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为X2(9.81±4.89)mmol/L;静脉血血糖值为X3(9.81±4.88)mmol/L,第1滴末梢血血糖值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和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两者组间配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与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血糖仪进行手指末梢血的血糖检测,第1滴与第2滴及静脉血三者的血糖值均不相同,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采取血液标本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基本上可以排除因乙醇未干而稀释血液导致其血糖降低的因素。因此,叶秀利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9],只要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使用任何一种消毒剂消毒后快速测定血糖并不会影响血糖结果的准确性,这与该研究笔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所以有理由相信,这种差异可能存在其他原因或第1滴手指末梢血测定结果与静脉血浆测定结果本身就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上应慎用第1滴末梢血。

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第2滴手指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比第1滴血糖值要高一些,两者是存在差异的,而与静脉血浆血糖值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王丽红等人研究结果大致相同,第2滴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更加接近[5]。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位患者采取第2滴手指末梢血时,需用力挤压手指,此时会将手指内的组织液同时挤出,进而检测结果会有可能受到影响。但该研究笔者通过研究,第2滴手指末梢血测定结果比第1滴手指末梢血测定结果要高一些,因此,便可以将过分挤压手指导致两者出现差异排除。王小井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10],使用挤压法和自行让其流出法采取的血液样本,使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该研究通过研究也一致认为以第2滴手指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为准。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为患者采取手指末梢血进行血糖测定时,在采血过程中应将第1滴手指末梢血擦去,虽然这一过程给护理人员增加了一定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程序,但考虑到与静脉血浆血糖值的差异,应坚持采取第2滴末梢血,是因为第2滴手指末梢血测得的血糖值更加接近于静脉血浆葡萄糖的浓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美丽,朱增民. 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9):2120-2121.

[2] 徐玲丽,黄洁微,周佩如. 自我血糖监测取第1滴与第2滴末梢血的比较[J]. 广东医学,2012(10):1526-1527.

[3] 王爱琳. 手指末梢血血糖和静脉血血糖的区别分析[J].吉林医学,2010(27):4701.

[4] 邱锦媚,欧宁江,莫维英,等.便携式血糖仪测定不同时间段血糖值可靠性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4(11):26-27,29.

[5] 王艳丽.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比较[J]. 吉林医学,2013(19):3768-3769.

[6] 王丽红,许月萍,朱成晟,等.采用末梢血快速测定血糖值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4(5):569-570.

[7] 刘青巧. 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葡萄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葡萄糖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2013(8):2158-2159.

[8] 周玉兰. 第1滴和第2滴末梢血与静脉血糖值的差异分析[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142-144.

[9] 叶秀利,鞠昌萍,姚莉,等.血糖仪测量静脉全血血糖的准确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4(7):35-37.

[10] 王小井,王艳莉,平丽霞,等.便携式血糖仪第1滴血与第2滴血检测结果比对分析[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2):25-26.

(收稿日期:2014-11-0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