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如何用诗歌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致橡树》为例

2022-06-08

文/任 玲

摘 要:本文以《致橡树》为例,通过重感染、营造氛围,重吟诵、增强积淀,重自主、培养悟性,重体验、感悟人生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爱情观 价值观 人生观 人文素养

课 题:本论文系2013——2014年度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提升人文素养的研究”(LZY13352)的研究成果。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等。而语文教育作为职业学校的重要基础学科,其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中职教学大纲中提出有关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的要求。因此笔者充分利用诗歌单元一首文质兼美的爱情诗——《致橡树》来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一、重感染,营造氛围

在导入环节中,笔者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用一段有关爱情的数字故事把学生带入诗歌主题。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和音乐营造出的诗意课堂氛围,感染了学生。数字故事中一幅幅经典的爱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化蝶为舞的梁祝之约传诵着爱情的浪漫,终以泪别的红楼一梦诉说着爱情的无常,危在旦夕的泰坦尼克号上演绎着爱情的凄美。而如今,“不知何时,爱情开始搬上荧屏,作为选秀的形式备受关注,不知何时爱情与房子开始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份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

二、重吟诵,增强积淀

朱熹先生说过:“读诗须是陈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诗不须得著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的吟咏自好。”学生通过反复涵咏咀嚼,既理解了诗歌的本意,也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诗歌的独特神韵,让诗歌成为学生高远见识、完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一堂课中,吟诵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经常变换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是教师深情范读。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一句名言:“课堂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戏剧界有一句行话:“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戏,就别去演出了。”因此作为教师,笔者首先把自己融入到诗歌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伴随舒缓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范读诗歌,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笔者的范读感动了自己,也感染了学生。随后,学生通过自由诵读,配乐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为后面品读和美读环节的学习作好铺垫。品读是学生逐句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并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吟诵出来。而美读是在品读的基础上,把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再现出来。笔者采用学生领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相结合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学生彼此感染,竞相抒情,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美读环节的成功与否,是检验本课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标准。

三、重自主,培养悟性

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本课的品读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在吟诵中自悟自得。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自悟而受到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以及所获得的知识远非教师分析所能得到,而文质兼美的优秀诗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也绝非教师所能分析得清的。

在品读诗歌领会主旨这一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从诗歌的意象着手,体会诗歌情感,并让学生通过吟诵把这种情感读出来。例如有的小组对“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红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诗句的赏析是这样理解的:“寒潮、风雷、霹雳”这些意象代表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不幸,因此在诵读时通过将语速加快、语气加重,突显出有难同当的执著与坚定;而“雾霭、流岚、红霓”则代表生活中的幸福、快乐、圆满,在诵读时通过放慢的语速、舒缓的语气,表达出有福同享的美好。进而学生体会到诗人所提倡的同甘共苦的爱情观。

那么体会诗情仅靠品读诗句形式未免有些单一,因此在辨析诗人反对的爱情观时,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通过神态、动作等肢体语言再现出凌霄花的极力攀附、鸟儿的单方痴恋、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一味奉献的爱情观,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四、重体验,感悟人生

人文主义认为,教育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世界,把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做优先追求的目标。而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致橡树》这首诗重在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笔者设计了仿写训练,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在赏析完这首诗之后笔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真正的爱情是独立平等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追求,是摒弃泪水的滤纸,是珍藏幸福的永恒”。随后笔者请学生仿照 “真正的爱情是……”这样的句式,写出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同学写道:“真正的爱情是一条滨海路,虽然道路很长,但风景很美。”还有的同学这样比喻:“真正的爱情是百花芳香飘四溢,温馨而甜蜜,是月夜湖边琴声扬,浪漫而憔悴。” ……课堂上诗意浓浓、掌声阵阵。尽管学生的作品并不完美,但却是他们的真情流露。作为教师,笔者都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在高涨的创作气氛下,笔者又将这种情感体验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把自己创作的《十七岁的爱情》与学生分享,旨在帮助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正确看待这份情感。笔者配着优美的音乐,深情地读着:“十七岁的爱情是一抹迷蒙的晨雾,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是一泓清亮的山泉,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是一朵羞涩的小花,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是一枚稚嫩的青果,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十七岁的枝条依然柔弱,扛不起深沉的思索,经不住风雨的琢磨。那么,让我们继续保持沉默。吸取阳光的炙热,汲取雨露的润泽。待成熟的那一刻,我们的生命之树根根枝桠,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在仿写训练及爱情小诗的温情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健康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如魏书生先生所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笔者深信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他们自然会把思想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出美好的人生。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诗歌教学更需要用心灵去感觉,用情感去灌溉。在诗歌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会让我们的语文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思想更为丰富,心灵更为充实,目光更为敏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大连市金融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