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山东推广“莱钢模式”助力职工“提素”

2022-06-08

短短一年多时间,莱钢忽然冒出105名“研究生”和724名“大学生”,这些被称为金蓝领的一线工人,都是在莱钢职工网上学习系统“闯”出来的新学历。莱钢积极探索建立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引导职工学管用知识、练实用本领,结出了累累硕果——网上学习系统运行一年多来,累计参与答题闯关的职工达1880万人次,最高日上线答题闯关人数2518人;1.9万名职工在这一平台上展开竞技,先后有2368名职工分别取得“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等级认证。

山东省总工会对莱钢建立职工网上学习系统的做法高度关注,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作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重要创新性项目,“莱钢建立职工网上学习系统”获授省总工会2014年度工作创新成果奖,是山东省大企业中唯一获此荣誉的项目。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赞杰,副主席魏丽专题考察了这一项目,并要求在全省企业中推广。日前,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启动大会在莱钢召开,以莱钢为“试验田”,省总工会、省冶金工会已建立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并在省钢铁黄金有色行业上线运行,标志着山东千万产业工人将逐渐步人互联网学习的全新时代。

莱钢:网上学习系统拓宽职工学习练兵平台

莱钢职工网上学习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莱钢十多年持续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生动实践。该系统适应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广大职工对提高业务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学习成才和技能提升的崭新平台。

2013年以来,莱钢工会针对网络普及率高、职工上网频率高的实际,组织开发了针对性很强的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具备在线学习、练习、考评功能的新媒体平台,包括闯关练兵、培训平台、在线考试、揭榜攻关、网上创新、试题征集等六个子模块,收录40万道试题,其中职工出题13万余道,系统涵盖钢铁行业102个主要工种,具有“学习”和“考试”两大题库,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学习成才和技能提升的崭新平台,实现了职工业余学习的“全天候”,大大满足了广大职工渴求提升实用本领的诉求,在莱钢职工中激起一股闯关竞技热。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受到广大职工的普遍欢迎,纷纷热情参与。

答题有积分、积分能晋级、晋级有奖励,从“学前班”“小学生”一直可以至“研究生”“博士”,所设置的21个虚拟学历等级,即时成绩判定,即时生成排序,这种有网络游戏特点的学习方式,吸引职工不断去“上档升级”。由于这套系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完全做到了“有网就能上,随时可以学”,职工通过手机,电脑浏览登陆网上学习系统,方便快捷,受到广大职工的青睐。

这段时间,莱钢棒材厂轧钢工陈会芬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网上学习系统,查看自己排名的变化,进行答题闯关,有时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她告诉记者:“自从开始在网上学习系统‘闯关升级’,就再也没玩过网络游戏。学习系统的闯关升级对工作大有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金蓝领李子高是莱钢的一名轧钢工,通过网上练兵,他的技能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目前是网上练兵板材轧钢工的第一名,取得了40万的积分,获“研究生”等级。在取得公司轧钢工技术比武的“状元”后,李子高对公司搭建的这一学习平台赞不绝口:“答完题就出成绩,马上就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心里踏实了,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进行实操练习。”

省总工会和莱钢工会加强对职工网上学习系统的实践应用,系统运行以来,切实发挥了其在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和竞技比武中的作用。2014年7月份,莱钢利用职工网上学习系统,组织了31个工种技术比武和理论考试。9月份,山东省总工会与团省委、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山东省“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就是依托莱钢职工网上学习系统来进行,既省去以前理论考试需要出题、阅卷、评分等环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促进了考试更加公平、透明、科学,比赛的公平性、公开性和高效性进一步凸显。在山东省职工技能大赛、全国钢铁行业技能大赛以及国家级技术比武中,这一网上学习平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职工学习效率和技能提升速度。

“莱钢模式”成示范千万职工竞“提素”

为加快这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向冶金行业和全省所有企业拓展,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团省委、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省黄金协会,制定了山东省钢铁黄金有色金属行业职工学习培训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提高”活动,以“莱钢职工网上学习系统”为基础,经全面升级改造成“山东省钢铁黄金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网上学习练兵系统”,三年行动的各项活动主要依托这个练兵系统来开展。系统目前收录试题28万余道,涉及工种(专业)100余个,具有数万人同时在线答题、业余时间练兵、网络技术创新等功能。

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该系统将及时吸收行业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和网络练兵成果,不断更新,丰富内容,提升效果。通过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各行各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17年,全省钢铁黄金有色金属行业90%以上企业、60%以上职工参与行动,网上学练系统应用充分,职工职业技能等级普遍提高,职工素养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取得成熟经验基础上,适时向全省各行业推开,将网上学练系统打造成全省广大职工学习培训、技能提升的平台,成为职工培训工作的亮点品牌,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网上学习系统组织职工开展网上学习练兵培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顺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迫切要求,具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先进性。职工学习依托网络平台创新性地将学习培训与网络闯关相结合,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二是群众性。网上学习系统覆盖行业广,职工参与面大,工种齐全,供职工无偿使用,成绩优异者得到表彰奖励,从而更加广泛地吸引职工参与行动、提升技能。三是可行性。“莱钢职工网上学习系统”运行一年多来,职工参与踊跃,取得良好效果。网上学练系统以及后续开发等都是以网上学习系统为基础全面改造升级的,可行性好,操作性强。四是权威性。“山东省钢铁黄金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网上学习练兵系统”的开发运行以及三年行动计划,由5家省直单位联合推动和开展,并从不同层面给予政策支持,省人社厅还表示适时开放在线职业鉴定。五是示范性。网上学练系统的功能模块、界面和软件集成已充分考虑将来在全省各行各业推广应用的需要,网上学习系统的运行为在全省大面积应用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使这种新型职工学习培训的模式取得实效,不断巩固和发展,省总工会对网上学习系统加大了奖金投入和考核奖励力度。首先,为软件开发和硬件购置提供经费预算支持。网上学练系统软件委托北京天拓软件公司在莱钢系统基础上进行集群化改造,增加了网上比武、人才评价、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文件传阅等多项功能,购置了足量的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接人、链路负载均衡、网站防火墙、网站防篡改等设备,可扩展到百万级别用户使用。其次,分三个层次进行考核奖励。一是全省钢铁黄金有色金属行业每年可组织不少于1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对各工种第一名的选手,向省人社厅推荐申报“山东省技术能手”,向省总工会申报“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前三名的青年职工(35周岁以下)授予“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二是网络闯关成绩与职业资格等级晋升相结合,闯关练兵模块设立了一至五星5个基础等级和金银铜牌3个进阶等级,与职工的职业资格等级相对应。职工每闯过一关,成绩经技能鉴定部门审定后,即可晋升高一级技术等级。三是每年对三年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通报表彰,同时给予各工种积分前三名适当物质奖励。“三年行动”结束后,授予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