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优秀的电影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借鉴(共3篇)

2022-06-08

  关于电影文学教育很多人在写这方面的论文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应该如何下笔,感到特别的迷茫,其实想要写好电影文学教育论文,大家不妨可以参考一些文献,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关于电影文学教育论文的范文,供大家欣赏借鉴。


  第1篇:新时期我国电影与文学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当今时代,大多数电影制片人创作了许多以文学作品为底材的影视作品,并在电影上映后获得较大成功,不仅促进着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而且还对文学作品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现分析新时期影视作品改编模式和方法有助于促进现代电影行业的发展。


  一、影视作品应保留独特舞台艺术特色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狂潮,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独占鳌头。在这个发展阶段过程中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文学作品是理所当然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影视作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功能,文学作品对于当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譬如影视作品《新版红楼梦》《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受众热切追捧。


  但实际上,影视作品在新时期中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还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参照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1]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时,通常会围绕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展开创作,并通过采用影视作品创作特色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明。因此,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获得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着自身舞台艺术特色,并拒绝做文学作品的附庸产品。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应当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精神内涵,但是应当要保留着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视作品内容过于乏味。因此,影视作品创作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时应当要充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让影视作品失去舞台艺术特色。而当前来说隶属文艺片的影视作品都受到影院与受众群体的排斥,而文艺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当今时代是消费时代,许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寻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艺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都是比较沉重和悲剧,因此,电影影院和受众群体都不太喜欢此类影视作品。同时,导致文艺影视作品不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还有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局限性思维。许多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容易受到文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致使我国影视行业比西方更为落后。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不要受到文学思维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学思维束缚并以全新模式来进行电影创作。譬如文学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叙事性等,一旦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便会导致电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观众对电影作品提不起兴趣。因此影视作品创作人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市场上大众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舞台艺术特色的影视作品。


  当前来说,电影市场上,不仅商业片排挤艺术片,而好莱坞大片也打击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好莱坞西方大片的打压下,国产影视作品应当要充分结合电影发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我国影视作品想要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


  二、文学作品应当坚持艺术创作特色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全民消费时代,人们难以耐心花费长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过观看电影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睐于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地位日益凸显。


  在时代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文学作家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充当着影视编剧,并按照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来创作文学作品,这种行为导致经典的文学作品逐渐转变为世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中获得更多利益。就人性来说,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文学作家进入影视行业开启影视编剧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学作家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影视作品市场发展和艺术特点,始终保持着正确而良好的心态,不能只顾着市场需求来撰写出世俗文学作品,这样会导致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影视作品发展的奴隶。所以文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仅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基本需求,还要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使创作的文学作品过于世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坚持着其独特特色和创作模式,不能为了创作电影而创作文学作品。同时文学作家应当要重复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应当要以端正且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结合。


  在当今时代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而实际上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无法被其他物质完全取代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相对于影视作品更好。[3]目前是图像时代,但是影视作品也难以完全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实际地位,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被消除,因此,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做影视作品的奴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众群体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三、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却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发展盛况不再,有的人认为影视作品能够逐渐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质关系,只要对两者本质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就会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台艺术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且都难以取代各自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能够通过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从而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两者能够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就说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相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叙述结构以及情感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着文学作品精髓来展开创作。影视作品更加重视舞台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胜文学作品一筹。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等都比文学作品更好,因此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能相互借鉴各自的精髓并相辅相成。


  当前来说,我国影视作品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于影视作品这种普遍现象就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展开创作。譬如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以及陈凯歌的《无极》等逐渐由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因为电影叙事逻辑和情节逻辑以及人物性格逻辑等方面较为紊乱,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断,并受到观众的抨击。[4]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当在影视内容中融入文学性,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只有美艳画面和绚丽动作没有丰富的故事内容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因此,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不仅要重视视觉和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共鸣。始终保持着艺术和商业的相互平衡,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基本需求。


  同样的,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影视作品,许多文学作家在评价影视作品过程中通常会以文学视觉和文学思维来看待影视作品,因此,对于现代化影视作品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文学作品应当要充分观照影视作品的优点,脱离文学固有思维的禁锢。在现代化消费时代里影视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大众文化展开创作,从而通过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来不断拓宽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特点来宣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影视作品文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着文学作品的迅猛发展。譬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广泛好评,便会引发许多观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影视作品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不断拓宽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都具备着平等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双赢”目的。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不能延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实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着原著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应当结合现代化时代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内容并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艺术灵感展开创作,即使没有完全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但是却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文学性,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两个关键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故事与人物直接组成了精神内核,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物形象特点等,而是对其内容进行相应更改。正如批评家张卫所说,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神似”,这样不仅能够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还能够实现影片内容创新。在改编过程中可以遵循文学作品精神内涵,但不应当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需要不断创作出具有着影视作品独特特色的电影。此外,也不能胡编乱造使得影视作品完全脱离文学作品。譬如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红高粱》与《我的父亲母亲》,其中这两部影视作品结合电影的主要特点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以及精神气质等。影视作品《红高粱》和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史》两者都将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而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和文学作品《纪念》两者都能够使得观众真切感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情感。但是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话剧《雷雨》进行改编,而实际上该部影视作品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话剧《雷雨》有着很大的差异,无法表达出原著中的效果。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当要相互结合,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不断拓展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人群,两者相辅相成,并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能够不断丰富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体验。


  第2篇:中外电影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对比


  文/赵维兴


  摘要:在电影中,其美学特征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是艺术和审美的综合。电影文学既是导演的美学表达,也是观众的美学对应。文章本着研究世界电影文学的最宏观目的,通过比对中外电影文学中美学思想的差异和中外电影审美观,分别描绘了中外电影文学的美学特征,望文章内容可为读者起到一些文学剖析层面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外电影;文学作品;美学特征


  不仅仅牵涉到电影文学,宇宙观可以说是中外文学产生差异的最根本因素。正因中外国家对于宇宙的理解和定义存在最深层意义上的不同,才使得双方人类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世间万物均有着不同层次的理解。在宇宙观的成型阶段内,西方人重视“有”,他们认为对于宇宙的认知,就应该以“有”或“承认存在”为主。既然存在,那么归属于宇宙的我们、世界环境,就都属于稳定的、不变的。因此在国外电影文学中,他们的思想往往更加广阔。《复仇者联盟》就是西方电影中架空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追溯到中国古代,泛泛有无的宇宙观始终都是文人和平民的思论核心。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始终都是浪漫的、以诗词为主、以美人为主的。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中国电影文学,基本都是以揭露小范围市井文化为主,具有一定视觉冲击特征。他们能够从黄暗的色彩中感受曾经可能真实存在过的一切,能从电影人物苍凉的背景中看到发展、从小人物面部的褶皱中看出“真实的虚无”,而这种基于“虚无”体会的美学观感对应,就是中国电影文学潜在美学特征的最优体现。


  一、中国电影文学的美学特征


  不得不说,世界电影文学中几乎所有的影片分类都能够探寻到哲学的踪迹。而哲学虽然具有宏观的意义,但其也会因生成环境的不同而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历史哲学。在中国电影艺术中,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悟”和“透”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悟”代表着电影文学需要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在实体环境的艺术呈现中展现一种突出“悟”的美学特征,也就是更加深层次的心理反应,即返璞归真。而“透”则代表一种具象化的思路,也就是将世间万物中存在的情感、意义、时间,用另一种特征方式更加具象化地表达出来。天、地、人、和,即通透,也现实。陈凯歌导演就是将“悟”和“透”可做到极致的一位中国导演,其创作的《霸王别姬》,就是以戏台班子为底,将所有时间和情感的表达都放置在两位京剧名伶的身上,以人物的变动突出展示时间的推移和人心中最深处的本性,将历史融入与时空的灵动中,将万众眼光放置在影像框架内。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令多少观众断念、落泪、久久不能忘怀。这种用话语来表述事件、表述人心、表述时间的方式,会令电影中的隐喻内容更加深化的存在于观众的心中,这也就是多少年来,《霸王别姬》仍旧在许多观众心中占据极高艺术价值地位的根本原因。他建立在艺术以上,却也融合与社会主流之间,人矛盾、人软弱、人悲恸、人执拗,都是人的本性,也都是艺术思维认同的火花。又如《妖猫传》中,陈凯歌导演再一次使用不同空间运动与交叉的特征,在电影情节中加入幻术,运用高空视角和群众视角不断凸显大唐盛世的盛世荒唐,既壮丽无比、金碧辉煌,却又在大爱无疆中衬托出无比的孤独无望。在影片花絮中,陈凯歌导演不止一次要求演员要将面部表情调整为淡,用淡表示已知,也用淡表示渴望。将大唐盛世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中国电影文学会运用虚拟和现实的对比,以美感为主,以缠绕上跃的形式推进美学特征的体现。


  二、西方电影文学的美学特征


  对于中国和西方电影文学呈现上的差异性,著名导演李安曾经表示,西方电影文学最大的优势特征就是他们往往更加具有商业嗅觉,且多数好莱坞导演都能够在无限接近世界电影观众心中所想的同时,保持自身对于艺术的见解,也能够保证电影的实际内容。因此当前西方电影的整体审美形势基本都是以注重质量和深入隐喻为主。例如在《当幸福来敲门》影片中最经典的镜头就是克里斯接到职业邀请的电话,他置身于人群中,喜极而泣。但周围人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而哭,他们只是走着。观众也无法感受行走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个不得志的克里斯正接受着生活的考验。但观众可以通过这种大场景聚焦的方式,逐渐将自身带入到影片中,带入到克里斯的生活中,产生境遇不同的相同感受。这便是西方电影文学在描述人物心理特征和背景变动特征时所常用的艺术手法,先拉近景,体现人物的矛盾和期待,再拉远景,配以真实性极高的人物创设环境,突出主人公的平凡。而后采用聚焦的方式,淡化主人公周边人群的注意力,直接将主人公的情绪变动凸显,带动观众的感受泪点。这便是在西方电影文学中比较常用的人定胜天题材。而这种电影美学的特征表达方式与中国人物情绪表达有着极为不同的特征,中国电影更加喜欢用近景特写,凸显人物面部表情变动而描述人内心的思想变动,从咬牙、瞪眼到眨眼和微小的抽动,都可以用固定的镜头来突出整个故事环节。而西方电影文化则更加注重对人物特征的直接表述,哭就是放声痛哭、感情就是需要大力的拥抱,总而而言就是西方电影文学要更具活动特征,与中国文学的细腻和淡漠形成强烈对比。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外电影在思想层面上和画面表述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几点双方电影文学美学特征中对比比较明显的特征内容。希望通过文章内的电影价值和审美意义的表述,可为影视文学相关研究人员或读者提供一些理论层面的参考作用。同时文章内容中对电影的理解多数都以本人的观感为主,希望也能同读者中的影评人互动产生一些交流同感。


  第3篇:评介电影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翻译


  张兵(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摘要:本文评介了电影作品中语言翻译的由来及现状,同时回顾了中国电影的翻译过程,并分析了现状。探讨了六种翻译方法并分析了相关的电影作品,以期提高电影作品的翻译,帮助观众更为深入地领悟电影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电影;作品;翻译


  一、引言


  电影诞生之初,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全球交流工具。这对于最初的无声电影时代,此观点可谓正确,因为当时没有语言的对白,没有字幕,更无需在不同字幕间进行翻译。尽管电影的某些图片可能包含一些独特的文化标记,此会造成拥有不同源文化的外国观众在理解上稍有困难。然而,由于这些文化标记可以很好地附于其图片中,因此即使没有语言的对白,外国观众仍可以简单地识别电影中的人物特征。往往早期的无声电影描绘对象都不需要任何文化翻译。如早期电影《卢米埃尔兄弟》,在描绘火车到站,打斗场景,工厂实境等都能很好地跨越文化的差异。直到后来的电影开始注重叙事结构,电影对白及字幕继而出现,电影的翻译才由此诞生。


  由于字幕的引入,叙述或对话等继而需要出现在一个空白的屏幕上,再加上需要满足日益复杂的各种电影场景,简单地带动了电影的翻译需求。大多数电影对白并不复杂也不冗长,主要为了满足观众不同程度的读写能力。这使得电影翻译比文学翻译更为容易。但同时电影翻译也有其独特的风格,翻译者需要选择是否追求逐字翻译,或是一个基于源语言的意义上的翻译。由于电影对白是基于电影场景描绘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无形中帮助了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初期电影引入声音时,其普遍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初期有声电影的创造集中面向本国同一语言文化的观众群体。人物在电影中通过使用自己的语言可以表现不同的身份。由于每种语言都有多种形式,如不同形式的语气,区域发音,或其他社会特征,从而方便了演员通过他们说话的方式描绘角色的差异,而不是像最早的无声电影一样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或服饰来表达。这也为角色发展引入了一个微妙点。这一微妙点虽然没有立即发挥作用,且其夸张的动作和服装仍是一些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声音的引入已经一定程度上帮助导演和演员避免过于依赖夸张。


  初期的有声电影为了试图保留一些电影的普遍度而创造了多种语言版本,即“双重拍摄”。即通过不同的演员不同的工作人员拍摄同一个场景,继而创造另一个语言版本。在某些情况下,懂得多语种的演员会参与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两个或三个语言版本的版本。比如早期电影《让·雷诺阿的金色教练》就同时拍摄了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三种版本。然而多语言版本的拍摄过于浪费时间和资金,因此电影的翻译显得极为重要。


  二、电影翻译的回顾


  1.电影翻译的阶段划分


  电影最初的形式是无声电影,继而转变成有声电影,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电影也越来越国际化,从而导致了电影翻译的产生。在中国,电影翻译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完全处于摸索阶段或起源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电影翻译进入了发展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电影翻译蓬勃发展。因此,电影翻译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原始到高速发展,从基本到历练的过程。


  2.电影翻译方式的变革


  电影翻译的方式自诞生后,随着观众对电影的喜爱,电影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电影翻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20世纪10年代中期,出现了放映电影过程中进行剧情的讲解需求。20年代,第一次为外国影片进行翻译。30年代,一种类似同声传译的方法出现。即观众戴上耳机即可听到电影讲解人员对剧情的讲解,边看边听讲解。然而这些都不能成为当时看电影的主流方式,都迫切需要提供方便的翻译。50年代译制片推出,但是数量极其有限,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需求。90年代,字幕翻译成为主流。但从技术上来说,中国电影翻译举步维艰,翻译方式几经变化,道路漫长,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当时国外影片较少,但是观众仍对此有一定的需求,因此造就了翻译需求庞大的局面。到了90年代英语浪潮的兴起,电影翻译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


  3.中国电影翻译


  中国电影翻译的起步点在于新中国建立时期的译制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普通一兵》。虽然当时刚刚起步,但却迅速发展。八、九十年代成为鼎盛时期。《简爱》《呼啸山庄》《双城记》《雾都孤儿》都是当时译制片的代表作。


  为了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字幕译制成为了后期电影翻译的主流。主要是随着观众外语水平的提高,也为了欣赏原汁原味的感觉和原来电影的风格。字幕译制有明显增长趋势。[1]


  三、电影翻译面临的难点


  1.同步配音


  翻译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同步配音,也就是配音需与屏幕上的嘴唇的变化相一致。由于字幕的空间局限性,需要在配音和字幕翻译跟上屏幕对话和行动的步伐。同步配音稍有不足,容易造成观众在观赏时候的分心。


  美国是世界上生成电影最多的来源国之一,然而美国观众在观赏电影时却极少接触翻译过来的电影。相反欧洲和亚洲国家95%以上的群体都看过翻译的电影。但是由于亚洲电影产业发展蓬勃,如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而中国也想输出电影到美国等国外,从而扩大其软文化的影响力,而翻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保证极少接触外来电影的美国观众能够理解中国电影的语言特色及内在表达。


  2.俚语翻译


  翻译的其中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俚语。首先,并不是每一个源语言的俚语都有一个目标语言的表达,或者可能有超过一种的目标语言表达。这可能迫使译者选择表达时会产生稍微不同的韵味。其次,翻译俚语最大的问题就是影片的审查。审查极大地改变一个文本在目标语言的影响,特别是如果使用俚语能对角色或剧情发展产生影响。翻译时既要保证审查的通过,又要保证源语言的表达。


  由于美国电影的俚语表达过于露骨,比如LouisevonFlotow在其所著的电影翻译效果这本书中就谈及可以通过减少特定词汇的重复性,并以具有同种表达意思的但却更为委婉的词汇来代替。


  3.方言的翻译


  翻译的另一个障碍就是方言或区域语言的变异。在文学中方言通常是通过使用不标准的拼写及语法规则而创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将口头的交流方式翻译成书面形式的文学形式。电影中出现的方言一般是一种标准语言的一个变体,虽然听时有时可以理解,翻译起来却造成异化的效果。如经典电影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结合了美国多种南部方言。译者可能会面临如何用目标语创造同样效果的困局。如果方言不能被准确地再次进行创造,则会造成观众对影片的误解。


  4.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本身是体现译者主体性的过程,是通过译者发挥其主体性,从意识形态,审美要求,想象创造等能力方面与电影本身达到融合,发掘作品的内涵和韵味,分析从而归类出最适合的表达。[2]对于译者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信赖”。对影片的信赖是译者翻译作品的基本要求。译者需要通过提高审美观调动观众的意识及欣赏能力。比如早期的俄国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译者需要对其进行历史上的认知,才能翻译出其特色,能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符合改革开发的浪潮,体现翻译影片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侵入”。译者需要对电影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有一定的理解。于此,需要对有关的背景侵入,了解及挖掘深层次的语言符号形式,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将其功能进行分析及表达,创造出合适的语言表述。[3]如《烈日灼人》的翻译就很符合其历史背景的要求,即很好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吸收和补偿”。译者需要理解其所处的时代境况及作品的时代氛围。两种情况所处的时间间距所造成的差异译者需要理解。译得过于直接,失去了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译得过于含蓄,则无法表达宗旨。电影的结构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吸收其知识,补偿其所缺的知识,在吸收和补偿中采取策略进行人与作品的融合。


  5.电影的归化和异化


  归化就是“读者反应论”。也就是对翻译的要求是简化观众对电影作品的理解难度,让电影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异域文化。异化则是指语言文化的开放性,译者需要了解作品的渗透力,并随时更新知识。[4]简而言之,归化就是用简洁的目标语描述成源语言所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提高观众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异化就是译者用源语言的表达方式呈现,让观众自行理解。比如1955年所拍摄的电影《七年之痒》就是描述男主角由于妻儿外出度假,自己突然萌生想追求住在楼上的模特。但是想法又与内心矛盾,其内心碰撞的过程就是电影中语言翻译归化的过程。通过归化能极具特色地描绘出男主角内心的转变,让观众更能理解男主角为何最后舍弃追求模特,继而去和妻儿共同度假时内心转变的复杂之处。


  6.需要多种翻译方式的运用及互补


  由上所述,电影翻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配音译制,另外一种是字幕译制。但无论是哪一种翻译方式,其都是为了把外国电影呈现给中国观众,让观众理解看懂电影或是将中国电影推广到国外,让国外观众喜欢中国文化。


  要达到此目的,译者需要结合多种翻译策略对对其探讨,从而找出并翻译出最能反映作品本身的目标语,将多种翻译方式及策略的劣势或优势进行互补。


  四、结束语


  翻译是一项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人和电影作品进行融合的过程。在此融合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翻译方式创造出新的视角,从而将翻译语言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去领悟、去理解整个电影的情节及所反映的深刻意义。


  电影翻译有别于文学翻译,其特殊性在于简洁,而文学翻译过于复杂。电影翻译就是要将最简洁的语言说给观众,让观众在情节的瞬息万变中领悟其韵味。


  本文提出了六种促进电影翻译的方式,最后提出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多种翻译方式进行互补。笔者于此也希望能对电影的翻译进步有所帮助。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