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博尔赫斯作品中的死亡美学

2022-06-08

 内容摘要:在博尔赫斯短篇小说中,“死亡”不仅仅作为一个情节或者结局出现,它更多带有激情和美学色彩,有时甚至是一种看起来有些美好的解脱方式。他在表现“死亡”作为一种有实在意义的客观存在时,也注重从艺术表现上加入不同的手法和元素,使死亡美学有更丰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博尔赫斯前期短篇小说细致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死亡”在博尔赫斯笔下既有宿命论的倾向,也有“崇高”意味。同时,也进一步探寻博尔赫斯在作品中格外关注死亡的原因。 
  关键词:博尔赫斯 死亡美学 宿命 崇高 死亡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1986)是20世纪以来最具有世界性声誉的拉美作家之一,在诗歌、小说、文艺评论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尤其是短篇小说,他通过尽可能地渲染氛围、淡化人物形象或者按照因果逻辑的叙事等方式,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时间”主题、“迷宫”叙事等表现形式,同时,“死亡”也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情节——或许在他创作中尚未形成一个可以明确溯源的线索,但确是他一直在探讨和突破的话题。他在积极思考世界的混沌和虚无的同时,更赋予了“死亡”以“崇高”的悲剧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他带领我们不仅在理性和智力的语境中重新审视死亡,并且用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奇特的想象力赋予死亡以审美意义,构建了一个带有诗意的死亡美学世界。 
  一.“死亡”之哲思 
  弗朗西斯·培根曾在《论死亡》中说道,人心中有许多种感情,其强度其实是足以战胜死亡的——仇忾压倒死亡,爱情蔑视死亡,荣誉使人渴望死亡,巨大的哀痛也会让人追求死亡。所以我们会发现,文学作品中的很多“死亡”情节并不单纯以美丑对比中那个带有否定意味的“丑”出现,相反,通过死亡以艺术为中介来表现的悲剧美与死亡延伸出的真善美而让这个行为更多地带有了审美价值与意义。博尔赫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死亡情节,也并不是仅仅作为叙事结构的一部分或者仅仅体现一个悲剧的下场,而是一个带有博尔赫斯的美学观念和独立思考的结果,他用多种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想象力赋予死亡以审美意义,构建了一个诗意的死亡美学世界。 
  1.“死亡”与宿命 
  在博尔赫斯幼年,他的父亲就用欧洲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乔治·贝克莱的哲学观启发他,后来,这一哲学启蒙的名单还要加上休谟、斯宾塞、叔本华、尼采等。在此,我们无意讨论博尔赫斯的哲学观念,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对生存实质的认识,是受到上述部分哲学家的影响、且带有悲观主义倾向的,有的小说则直接带有宿命论意味。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本人不想不朽,我害怕不朽;对我来说,知道我还要活下去是可怕的。”i在他看来,世界就像迷宫一样无限循环永无休止,人类总是企图在混乱之中建立一个秩序,然而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最终都将归于虚无,没有出路。 
  (1)死亡是人类不可逃避的命运 
  在博尔赫斯笔下,死亡就像一个生存寓言,是人类不可逃避的命运。比如《釜底游鱼》的主人公奥塔洛拉,一个结实的、充满生命力的年轻人,不断在矛盾的心情中向着权力的巅峰迈进——他一方面对老板班德拉无限崇敬,当作人之价值实现的榜样;另一方面又对寄于他人管制之下十分不满,时刻计谋着谋反。事实上,他也真的做到了一步步得到他想要的:女人、地位和权力。然而正当他坐在那个晕眩的权力巅峰觥筹交错,却被老板的保镖用手枪瞄准时,他在那一瞬间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在班德拉的掌控中,早就是一只釜底游鱼。老板班德拉在故事中就像死神的化身,不断激励年轻人的斗志、看到反叛的希望,让奥塔洛拉一次次在自己阶段性的上升中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是“死神”设下的一个局,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抗拒最终那个唯一的结局。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向死而生,让我们在提前承认死亡这种不可避免的结局后,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救赎。然而在这里,博尔赫斯不是向死而生,而是强烈的宿命论:奥塔洛拉渴望的宝马、女人、至高权力,每一样都带着极乐后的墓穴味,而他对欲望的渴求和追逐的本能,一开始就注定了最后一刻的死亡。 
  (2)不死的人生只是无意义的重复 
  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博尔赫斯不希望不朽,而希望肉体和灵魂一起彻底的死亡。他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一种倾向:如果我们说死亡能够获得实质,那么寻求永生则意味着人生实质的消解,意味着人生只是无限的重复和循环。比如《永生》,主人公最初是为摆脱世俗平庸而想寻找生命的永存与不朽,在看到永生河时的他已是一个饱受煎熬的将死之人,甚至为了摆脱煎熬产生了对死的渴望。后来他终于到达了永生之城,一瞬的狂喜之后剩下的满是恐惧、惊异和荒唐之感,到处都是迷宫式的死路和充满戏谑的建筑。他回到永生河旁,无意中得知原来河边那些面目可怖的“野蛮人”就是永生人,他们曾创造了真正的城市,但城市带给他们的痛苦又让他们亲手摧毁了这座城市,只住在洞穴里。他们经历过死亡,曾经并将永远地承担着永生的痛苦。在主人公参透了一切之后,决定回到人间,经历过永生的境界,他可以内心平静地既超越生,也超越死。 
  无疑,主人公是幸运的。他到过永生之城,亲眼目睹永生者背负着世世代代历史的沉重和参悟世间本质后个体生命剩下的干瘪与虚无。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长生不老,那么亲情、友情、爱情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时间的无限使得一切因人生苦短而弥足珍贵的情感都不再有价值。而只有“死亡的在场性”,才会使得我们人生的种种努力铭刻在别人记忆里,生命也才有意义。所以博尔赫斯在《永生》中说:“延长人们的生命只是延长他们的痛苦,增加他们的死亡次数而已”。ii 
  2.“死亡”与崇高 
  柏拉图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道出一句千古名言:哲学是死亡的实习iii。尽管柏拉图在论证过程中没有提到崇高二字,但不可否认很多西方人都将“苏格拉底之死”奉为崇高的典范。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一片无畏与坦然之气,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崇高就是对死亡恐怖的经验和超越”iv。 美学史上,由18世纪英国美学家艾德蒙·博克首先在《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中将崇高确立为审美范畴。他认为,“凡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是说,凡是可怕的东西,或接近可怕的事物,或者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东西,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v这样一个定义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死亡,死亡是所有我们觉得“恐怖”的事物中最束手无策和无法排遣的对象,它带给人的迫近感、黑暗与绝望在痛感中达到崇高。而崇高又是一种悲壮而肃穆的美,它使人亢奋和激动,也使人痛苦和恐惧,在异于日常生活感性尺度的现象中,表现出不屈从的精神,也表现出无限和永恒。 
  回到博尔赫斯的小说,我们也能多次看到作者笔下的人物通过“死亡”实现了精神的超越,看到个体在胆战心惊的生死选择与冲突后最终达到灵魂的自由之境。 
  (1)死亡预示着完善与拯救 
  死亡预示着完善。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不过为追求至高生命的真善美价值,而死亡对于生命的终结,则是检验每个个体自我价值是否最终实现的标准和尺度。在博尔赫斯看来,死亡可以使人抵达或许生前始终无法达到的至善,哪怕只是一瞬间。如《扎伊尔》中追求时髦和潮流的特奥德利纳,她对自己极其严格,要求每一件事都做得无可挑剔;同时,她又追求绝对,暂时的绝对。她紧跟潮流不断变换自己形象,然而标准日新月异的变化又让她困惑并且绝望。然而,叙述者惊异的发现,她生前所追求的至善至美在她死后完美地浮现在脸上,那是一种充满傲慢与蔑视的表情,却有最极致的美丽。叙述者从这张因死亡而显得格外平静的容颜中领悟到,尽管特奥德利纳生前一切消耗生命的努力不是徒劳,但那种充满矛盾和始终求而不得的痛苦必然是一个悲剧。想要彻底从心灵分裂、肉体痛苦中解脱出来,让完美与至善永驻,没有中间路可走,只有死亡。 
  死亡也预示着拯救。如《阿斯特里昂的家》中王子阿斯特里昂,他有一个迷宫式的家,房子的结构充满着重复,每个地方都是另一个地方。他对生活充满厌倦,经常自娱自乐地将自己分裂为两个人以消磨时间。每隔九年就会有九个男人来到这里,请他帮助他们解脱不幸;同时,他也从这项仪式中获得拯救,因为其中总会有一人在咽气时告诉他,他的救世主总会到来。我们会发现,尽管阿斯特里昂在日复一日虚空而重复的生活中表现出对“生”的厌倦,但因为那些死去的人曾经告诉他救世主会来,且救世主迟迟没有来,所以他也因此始终保留下了生的欲望。从他给别人结束生命让他们获得拯救中可以猜测,阿斯特里昂等待的救世主也是他的生命的终结者。目前,以至为了很长时间之内他都还会残存着生的欲望,但最终也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因为只有死亡才预示着拯救。 
  (2)肉体终结,但精神不死 
  说到肉体消亡而精神永存,不得不想到两千多年前撼动人心的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一次次拒绝了朋友和学生的帮助,拒绝上诉和伸冤,也拒绝从监狱逃亡的建议,最终极其平静、极其坦荡地走向死亡。事实上,他的崇高的人格精神在死后不久即得到平反和怀念,雅典人悔恨不已,并给他立了铜像。而我们后来者千百年的纪念和将他奉为理性的先贤,也是因为这种精神的气贯长虹与永垂不朽。 
  整体上看,博尔赫斯笔下的小说中也有类似“精神长存可以超度肉体的消亡”的表达,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与幻灭,人的灵魂、尤其是灵魂中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如《遭遇》,讲述的是两个人玩牌,其中一人指认另一人作弊,于是就此展开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决斗。他们分别挑选了一件历史悠久的武器,最后以一人被刺死为结果。后来,叙述者在与退休警察的无意聊天中发现,这两件久负盛名的武器原属于两位互相仇视的人。在这里,我们与其说是两个人在决斗,不如说是这两件武器在沉睡多年后终于被唤醒,“格斗的是刀子,不是人”。vi两件武器自从到了人手中之后,即完全不受控制,想找到了同类一般瞬间变得疯狂。正是前面的使用者不断累积于刀中的宿怨与仇恨,使得决斗的两个人改变了性情,体会到对抗的快感。虽然带有一些神秘和黑暗气息,但博尔赫斯向我们展现了一对仇人在各自武器中实现了精神的长存:尽管肉体已经寂灭,但死亡使得他们的意念升华,抵达生前不可能进入的永恒。 
  同样用匕首象征了人的精神不死的小说还有《胡安·穆拉尼亚》。而《一个厌倦者的乌托邦》和《永生》则分别用一个乌托邦领地中的主人和永生河旁的永生者传达了人的灵魂与精神层面的永恒状态。 
  二.对博尔赫斯作品中格外关注“死亡”的原因探究 
  我们都知道,文学是一定现实的反映。作家可以在小说中虚构一个天马行空的奇妙世界,但他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历史、文化、家庭、环境等现实因素对他产生的或一目了然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哪怕他自己不自知,但所有他曾经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件也总有一天会在他的作品中复活。 
  博尔赫斯也是如此。很多人从他作品中读出他对宇宙、时间、生命的哲理性思考,然而他只是说,“我本身不是哲学家,只不过我对世界和我自己的生命感到莫大的困惑。”vii所以,当我们试图了解“死亡”为何多次在博尔赫斯短篇小说中出现,他为何对“死亡”有格外的关注时,还得回到博尔赫斯本人的经历来了解。 
  1.失眠和失明 
  博尔赫斯曾多年受到失眠症的影响,在一个时期一直服用安眠药,直到失去药效。他床边放着一个时钟,每隔十五分钟会报一次时,因此他总是能精确地知道时间而睡不着;加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夏夜闷热潮湿,伴随着蚊虫的叮咬,也让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在他眼中,失眠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那不仅仅是睡不着的问题,还像是某个“极度的偏执狂,或者穷凶极恶的敌人……你不会认为它是意外事件。你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人试图杀你,或者伤害你。”viii 
  他曾写过一个短篇用来隐喻失眠,《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小说中的富内斯自从瘫痪后诡异地拥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并且能够清晰回忆起很久以前的事情的最细枝末节的细节——以至于他的大脑被记忆所完全占领,他没有办法进行任何自己的有效思考。博尔赫斯认为这是“失眠的可怕的清醒”,他自己也深受其害,他和富内斯都无法履行我们称之为“睡觉”的“忘却仪式”。当一个人在无数个夜晚无法入睡,再多的回忆和见闻都是不够的,生理上给他带来的日复一日的焦虑会促使他不得不思考更加终极的问题——死亡,他无法结束眼下因失眠而带来的死循环,只能在精神上寻求超脱。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