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家庭教育中的学前幼儿幸福感培养

2022-06-08

  摘要:现如今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下,强化对幼儿进行多方面学前教育的力度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幼儿教育体系。许多幼儿在正式进入学校前都接受了或多或少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中不仅包括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同样也涵盖在家庭方面的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更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也会影响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幸福感对幼儿心理的健全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对幼儿进行知识以及技能教育前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幸福感,为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幼儿能以积极向上、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面对往后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幸福感

  

  随着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接受教育年龄的提前,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各类幼小教育机构也发展迅速,但是在对幼儿展开一系列培养措施的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学前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不应该仅由学校或者幼儿园进行教育,而是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实现高质量、高成效的幼儿学前教育,更能很好地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尤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家庭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幼儿园和学校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不是辅助教育,而是一种关键的教育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前幼儿的幸福感能够帮助幼儿快乐地成长,也能培养幼儿感受幸福的能力,因为对幼儿来说真正的幸福感以及快乐的童年是孩子未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内在关键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着重培养学前幼儿的幸福感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尽管如此,现如今还有一些新闻报道和社会现象暴露出部分幼儿的学前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使幼儿成长过程中缺少幸福感,导致幼儿身心发展不健全或者幼儿过于片面地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要寻找正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家庭学前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培养幼儿的幸福感。

  

  1学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不仅限于学校或者幼儿园,有些家长同样也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中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过度“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是否符合其年龄和心理,对幼儿进行了过量的学前教育。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给孩子报了过多补习班或者兴趣班,将孩子放置于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中,使孩子陷入循环往复枯燥的学习中,缺少适当的娱乐,让许多还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过早失去天真的一面,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小朋友,而是像一个没有精气神的大朋友。由于极度缺少幸福感,过早地成为学习机器,对孩子健全性格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1]。在忽视幼儿年龄需要以及心理状况下部分家长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制对幼儿进行某项技能的学习训练,有些孩子没有学习某项技能的天赋或者兴趣,在父母的强迫下被迫进行学习,往往学习效果不佳。这样不仅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很大程度上忽视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让孩子的成长学习毫无幸福感而言,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2]。

  

  2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前幼儿的幸福感

  

  因为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导致很多孩子无法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幸福感的培养。许多幼儿在童年阶段很少体验到幸福感,要知道幼儿的童年生活是否幸福对幼儿往后在学习、生活上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真正爱孩子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幸福感,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完美的性格。

  

  2.1家长应该尊重孩子

  

  受到传统老旧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在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时往往只是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感受。利用家长的制高点和权威性逼迫孩子接受他们的想法,在这些方面家长往往忽略了应该尊重孩子。尤其在幼儿阶段很多家长出于过度关爱剥夺了幼儿的选择权,长久的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在这种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幼儿极度缺乏幸福感,甚至在父母长久的强迫下失去了自主选择的观念和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2]。所以,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培养幼儿自身能得到的幸福感首先就是让家长有懂得尊重孩子的这种意识,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共同商讨有关孩子的决定,让孩子也体会到自己的家庭地位,增加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存在感,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在这样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孩子在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决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决定事情、与父母共同讨论的幸福感,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决定的能力[3]。

  

  2.2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在现代都市的生活中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年轻父母为了家庭和生活频频奔波于工作的途中。由于在家中缺少玩伴,父母长期不在家,形成了孩子的童年相对以往来说比较孤独,这样一来孩子比较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更别提幸福感的养成[3]。因此,父母应该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成为孩子的玩伴,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以此更好地解决问题,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做出努力。

  

  2.3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若温暖幸福,那么孩子的性格通常来说就会比较开朗。家庭环境事实上直接影响孩子性格和心理的成长,若父母经常性吵架,那么孩子不仅缺乏幸福感,性格上往往也会过于偏激,倾向于暴力或者孤僻等极端现象。如果父母在家中是相亲相爱的相处模式,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向友善、阳光等较好的方面发展[4]。2.4带领孩子开展户外活动家长与孩子相处不应该仅限于家庭,还应该在形式和场地上进行开拓。幼儿阶段的孩子都对自然和外界世界充满向往和好奇。为了提高孩子警惕性,也为了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家长应该常常带领孩子接触自然,开展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在户外家长与孩子一起快乐地玩耍,体验大自然的乐趣,这样一来便能最大限度加强孩子的幸福感,也能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户外互动进一步锻炼孩子的良好体质,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中体会到更多快乐,带领孩子了解自然,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3结语

  

  总体来说,在家庭教育中强化培养幼儿幸福感的力度非常重要,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更是父母的应尽职责。培养孩子的幸福感有许多方式,但是每种方式都缺少不了父母的参与,父母对孩子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等各方面的养成都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尤其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念和性格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模仿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幸福感基本上也来源于父母的感情与家庭环境的氛围影响。所以,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多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令孩子感受到幸福感的滋味。在家庭教育中增强幼儿幸福感,帮助、引导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幼儿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徐敏洁.幼儿的幸福感在“哪”[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259.

  

  [2]石丽莉.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幸福感[J].贵州教育,2011(21):18-20.

  

  [3]丁春梅.幼儿成长中的家庭教育[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2):170.

  

  [4]何利琼.幼儿家庭教育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125.

  

  作者:祁华 单位:临洮县西关幼儿园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