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毕飞宇小说中的婚姻与爱情

2022-06-08

  【摘要】:毕飞宇的小说,无论是长篇、中篇还是短篇,都涉及到婚姻与爱情的描写。中外文学史上,关于爱情与婚姻主题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但是在毕飞宇笔下,爱情一改常态,以一种悲剧的、荒诞的形式呈现,夫妻之间经营着无爱的婚姻,出轨离婚成为常态;有情人总是被命运捉弄,跌跌撞撞也难成眷属;而陌生男女,则在某种机缘巧合下,萌生爱情,而后各奔西东。这几种婚姻与爱情的模式,以荒诞的形式表现了作家对于事态的观察与情感的思考,具有悲剧美感。


  【关键词】:毕飞宇;婚姻;爱情


  一、无爱婚姻与出轨常态


  “毕飞宇小说着重抛给读者的是悲剧式、苦难式的婚姻,多凸显其破碎与坍塌的状态。”①毕飞宇小说中的婚姻,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外的人挤进来,然后又拼命地想挤出去。婚姻成了生活中的一个空壳,曾经丰富多彩的内容都被掏空,只留下干瘪的形式。在婚姻中,爱情被消耗殆尽,成为奢侈品,夫妻双方经营着无爱的婚姻,即使是夫妻双方在某个机缘巧合下重燃爱情的火花,也是昙花一现,以一次性爱作结,生活又重归枯燥无聊与厌倦中。于是,夫妻双方企图寻找婚姻之外的刺激和享乐,出轨成为婚姻的常态,也成为夫妻双方秘而不宣的默契。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以相互扶持为承诺的婚姻,在这里成为一个空架子,而理直气壮、堂而皇之的出轨行为,以极其荒诞的形式,演变为生活的主流。


  小说中的夫妻,以爱情为基础缔结了婚姻关系,但是一旦夫妻关系形成一种稳定的形式,他们又厌倦这种稳定与不变。婚姻中出现猜忌、不信任、不平等,从而打破爱情神话,产生爱情与婚姻的双重裂痕。例如短篇小说《男人还剩下什么》中,“我”因与曾暗恋的女同学阿来拥抱,被妻子在家中现场“捉奸”,从而引发了一场夫妻大战,主要是妻子通过女儿对“我”的孤立。“我”因一场有名无实的奸情,成为婚姻中出轨的一方,从而成为别人眼中“有了相好的”“遇上了韵事”“性丑闻”“搞破鞋”,而妻子也不听“我”解释,坚信“我”出轨的事实。妻子对女儿的“宣传”“统战”教育,使“我”在这场战争中彻底败下阵来。在这场婚姻中,妻子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宣判了“我”对于婚姻的罪行,夫妻双方缺乏应有的沟通理解与信任。


  在中篇小说《叙事》中,爱情与婚姻不是所要表达的主题,只是追溯家族历史,探究历史、哲学、家族、世界的一个侧影,但是从这个侧面,我们也能窥探到毕飞宇笔下爱情婚姻常有的模型。“我”与妻子林康因爱结合,但是固定的婚姻模式,使“我”在新婚第十七天就觉得妻子林康“出奇地难看”。当然这并不导致出轨和离婚。而妻子在婚后开始社交,发现了生活的拮据,从而投入香港老板的怀抱。而作为愧疚的产物,她允许“我”也在外面“搞”。而我由于对家族历史研究的困顿与懊恼,因林康的出轨投入妓女夏放与女大学生王一凡的床第。她们带给“我”不一样的生理体验,是婚姻之外的刺激,是只有性而无爱的高潮。夫妻双方的双双出轨,使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名存实亡。在这里,婚姻成为可有可无的纸张,没有道德批判,没有伦理标尺。毕飞宇把这种荒诞的婚姻状态描写成婚姻常态,反映着他对于现代婚姻、夫妻关系的深刻揭露与反思。


  长篇小说《那个夏季那个秋天》,同样描写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婚内出轨行为。童惠娴因为种种原因嫁给了耿长喜,却没办法爱上他,出于内心对爱情的追求与不甘,她出轨初恋情人,生下了二儿子耿东亮,从而把全部的爱都集中在耿东亮身上,这是耿东亮悲剧的源头。耿长喜深爱却不懂得童惠娴,童惠娴不爱却不得不和耿长喜生活在一起,童惠娴将所有爱丧心病狂地倾注到耿东亮身上,这构成了这个家庭爱的畸形分布,在貌合神离的婚姻中,每个人都受到伤害。另一个出轨的案例是罗绮出轨耿东亮。罗绮与丈夫因为各自的工作渐渐耗尽了彼此间的爱情,分居两地,规律地见面,例行公事。在乏味不变的婚姻生活中,罗绮从一个“母性”角色转变为一个“女性”角色,成为耿东亮性爱的启蒙者,在“母性”与“女性”的双重角色中,寻找慰藉与满足。但是,她并没有摆脱婚姻,当丈夫回来时,她又回归家庭,担当起妻子的义务。当然,罗绮不会与丈夫回到从前,他们的爱情已经被过度消费。


  此外,《元旦之夜》、《架纸飞机飞行》、《没有再见》、《火车里的天堂》等作品,都写到了婚姻关系与出轨行为。无论婚前有没有爱情,婚后的爱情慢慢游离,被生活消耗,爱情与婚姻被迫剥离开来。有爱的婚姻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出轨成为摆脱无爱婚姻的手段乃至目的,这种荒诞的情感模式,畸形的婚姻关系,可以看做是毕飞宇对现代婚姻、对社会生活、对人生人性的深入解剖与揭示。


  二、有情人难成眷属


  毕飞宇并没有把他的故事定义为“爱情”,“只是谁和谁’好了’”。②他笔下的爱情是热烈而又讳莫如深的,是苦闷而又积极向上的,刚要开花即面临坠落。爱情是纯粹的,却又有许多附加的阻碍,是勇敢的,却总被栓上镣铐。有情人难成眷属,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尤以《玉米》、《玉秀》和《平原》最为典型。


  在中篇小说《玉米》中,玉米作为家中长女,伺候母亲生了几胎,也目睹了母亲因为生了六个女儿而被人拿为话柄的麻木生活,也见证了父亲出轨村内诸多妇女的不雅事件,从而早已将世事人情熟稔于心。她内心一直渴望爱情,当爱情来临,她一面保持少女的矜持,一面又热烈的敞开胸怀迎接爱情。她在恋人的苦苦哀求下,也没有付出处女之身,然而当她渴望与情人永结同好时,她的恋人怀疑她的清白,父亲也失去权力,最终她失去了爱情。积重难返的道德偏见和世俗权力观念葬送了玉米的爱情,她不得不背负屈辱,亲手毁了自己的完璧之身,而出于对家庭振兴的责任,内心强烈的倔强,她委身嫁给了比她大很多新近丧妻的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郭家兴。“玉米的爱情随其父失权而死去,其肉体(欲)亦随她追逐权利(理)而消亡。”③毕飞宇似乎早已预见,他们的爱情不会开花结果,他以残酷的笔触结束了玉米关于少女爱情的幻想与体验,让她坠入残酷的现实,向生活,向权力妥协,在老夫少妻、在后妈的身份夹缝中求生求食。


  《玉米》的姊妹篇《玉秀》,同样描写了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玉秀是家族中最漂亮最有狐媚气息的女孩子,她高傲,几乎俯视一切男性。但是一次事故,使她失去处女之身,成为众人眼中的“茅缸”“尿壶”,不但失去撩拨男性的资本,反而成为他们讥笑与玩弄的对象。玉秀心中的爱情连同那份孤傲都葬身在世俗眼光中,她也自我鄙夷,觉得不配拥有恋爱的资本。但是当她遇到姐姐的继子郭左,在朝夕相处中,她的爱情又萌芽了。她一边自卑地警告自己不配拥有恋爱,适可而止,一边又情不自禁地搔首弄姿,吸引意中人的注意。她在矛盾中独自品尝爱情的甜蜜与苦涩。郭左也被玉秀的美丽活泼所吸引,一段“不伦恋”在悄然滋生。辈分的差距也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郭左意外得知玉秀的往事,懊恼与气愤使他产生别人能睡我为什么不能的想法,最终在占有玉秀之后,匆匆逃离。玉秀的爱情因为郭左的暴力占有和逃离戛然而止。玉秀最终只能带着屈辱、世人冷冽的眼光,带着没有回音的期待生下他们的儿子。玉秀和玉米是一对姐妹,她们性格大相径庭,却经历着相似的命运,面对同样的悲剧结局,这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群体悲剧,不是性格的悲剧,而是命运的悲剧。而命运攥在世俗权力手中,攥在伦理道德手中,攥在別人的眼中与口中。


  《平原》中也描写了一段有情人未能眷属的故事。端方是村里最为吸引人的小伙子,长得周正,读过书,有一身的力气,还有谋略与担当,是许多少女心仪的对象。三丫也对端方暗生情愫。她的大胆与热烈换来端方的注意,两人迅速成为“暗夜中的夫妻”。但是由于家庭成分的悬殊,端方的母亲断然拒绝接受三丫,而三丫的母亲也不许三丫“高攀”,两位母亲在暗地里达成共识,对两人的爱情严防死守,横加阻拦。三丫为了争取爱情,豁出性命,上演喝药的戏码,双方母亲终于松口。但是在送三丫去医治的路上,三丫却因为生理盐水被错拿成汽水而命丧黄泉。爱情即将取得胜利,命运之手却将人命随意扼杀。在爱情的悲剧面前,不光世俗等级,人为破坏难逃其咎。命运的无常是最意外、最难防、最恐怖、最令人唏嘘的因素。无论个人如何努力,在命运面前,都是渺小而无力的。


  在小说中,毕飞宇不光写爱情,更关注造成爱情悲剧的诸因素,伦理道德、世俗眼光、命运无常,都是不可忽视的。爱情超越了两个人的私密空间,被置放在社会大舞台上,时代与人,与命运,造就爱情,也毁灭爱情,人在历史的辙痕里,尤显渺小与微弱。


  三、陌生男女的荒诞之恋


  毕飞宇还书写陌生男女的荒诞之恋,他们的关系是陌生的,一方或由于生活的无聊,或出于生存的困惑,走出家门,与另一方相遇。他们与家人的距离是遥远的,世界与他们格格不入,他们是游离与生活之外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奈而又彷徨。每当这时,陌生人的一个眼神、动作、温存,总能引起他们无限的感怀,陌生男女就在看似水到渠成的时候“相亲相爱”,找到肉体与精神的依托。


  《睡觉》是特别典型的一篇。在这部短篇小说中,小美是一个当过妓女又被大老板包养的女人。而毕飞宇把这种包养关系写得极有家庭味道:“小美嫁到了东郊,一直定居在东郊的皇家别墅苑。小美的婚礼极其简单,比通常的婚礼却浪漫和别致许多倍。”④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小美知道这“嫁”是怎么回事,她不过是先生想要儿子的工具。当先生的人与钱都减少了对她的问候的时候,她又重新陷入苦闷与无聊中。在一次遛狗中,她结识了另一位遛狗的青年,而两只狗的暧昧行为,唤醒了小美心底深处对于爱的憧憬与向往。在小说结尾,小美请青年睡觉,他们躺在草地上,小美睡着了,宁静美好生动。当她醒来,发现青年还在,说,我请你接吻吧,于是他们呈现了接吻的姿态。青年在小说中没有明确的描写,他是一个爱情生发的必需品,姓赵钱孙里,或周吴郑王都无所谓,他只是一个背景,是给小美传递温暖的工具。从小说中我们能隐隐察觉到,这份陌生的恋爱不会持久,这只是悸动,这种美好舒适的感觉也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小美内心寻求爱情让人动容,只是这里还有不得不让人唏嘘的残酷现实。生活中,反而是陌生人带来温暖,不禁让人感慨。


  另一篇短篇小说《相爱的日子》同样描写的是陌生男女的爱情,只是这部小说没有《睡觉》中的浪漫色彩,它以更现实、更残酷的方式揭露青年男女对情爱的追寻,对孤寂生活的反抗,最后向生活做无力的妥协。他与她的故事从一次酒会开始,他们都是蹭饭,彼此相似的处境让他们惺惺相惜,这对陌生男女,见面第一次就做爱了,而后形成了一个星期见一次,一次做两回爱的习惯。他们的爱情基于相似的人生处境,在城市里打拼谋求生存,以微薄的收入维系可怜的自尊,他们彼此给予对方关怀,满足小小的虚荣。以性爱为前提,缺少物质基础的感情毕竟是脆弱的,所以当他想送她去医院,而她拒绝时,他便不再坚持,想说我替你出钱,又囧于落魄的处境和病态的自尊。想让她搬过来一起住,“话到了嘴边他还是没敢说出来。她的开销是压下来了,他的开销可要往上升,一天有三顿饭呢”。⑤面对窘迫的现状,他也只能作罢,理智也告诉他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小说中写到“撇开性,他们其实是像兄妹一样相处的”。⑥这种掺杂兄妹情谊的不纯粹的恋爱关系,其实是否定了这种恋爱关系,对于他们来说,爱情是奢侈的,彼此不能给予承诺,更无法履行,所以兄妹式的性爱关系反而更纯粹。小说中更为残酷的一面是在小说最后,她无限地要求缠绵,然后若无其事地请他参谋选哪一个男人作为结婚对象,这本身就是滑稽、残酷的,而他煞有介事地帮她选择了收入更高的那个男人,他们的感情最终输给了物质,对这一点,他们都心知肚明。作者恰恰没有表现他们的不舍、留恋、哭诉、挽留,让他们像两个毫无感情纠葛的人,一个为另一个选择结婚对象,看似平常,却是最残酷的一笔。他们彻底败给了生活。而她和他,是千千万万的他们,代表这样的一个群体,在生活里挣扎。“《相爱的日子》无疑是直面当下的作品。”⑦他和她的爱情发乎情,止乎现实,生活已如此艰难,爱情将无处安身。


  毕飞宇笔下的这些陌生男女,总是基于一些生活的困顿、感情的虚无、身体的寂寞、精神的困惑等原因,组建起短暂的、临时的爱情关系。毕飞宇以情感作为一种载体,寄存其中的,是对青年男女精神世界的关照,对残酷生活的温情批判。毕飞宇以陌生关系来承载最为亲密的男女关系,荒诞中书写现实,悲剧中寄予希望。


  结语:


  畢飞宇笔下的婚姻和爱情,往往是悲剧式的,很少有温情的描写。本应坚固的家庭关系,总是遭遇出轨,夫妻貌合神离,劳燕分飞;本应幸福结局的恋人总是遭遇不幸,,难成眷属;最为陌生的男女,却彼此相依、抚慰。毕飞宇消解了传统的婚姻与恋爱关系,以近似荒诞、极端的手法,悲剧式的结尾,反映社会现实,让我们关注当下的社会关系,个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 侯登登:《破碎与幻灭——论毕飞宇小说中的婚姻书写》,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2] 毕飞宇:《沿途的秘密》,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P10。 

  [3] 昌切:《性别与权力——谈毕飞宇<玉米>和<玉秀>》,《文艺研究》,2014年第6期。 

  [4] 毕飞宇:《睡觉》,《人民文学》,2009年第10期。 

  [5] 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人民文学》,2007年第5期。 

  作者:卢晶晶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