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民俗文化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定位刍议

2022-06-08

  摘 要: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给予民俗文化科学积极的定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职教语文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族的行为风尚、习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具有多元性和复合性、阶层性和地方性、神秘性和实用性、稳定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 
   1.思想道德教育 
   语文教育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德育教化的功能。教材中大部分选文都蕴涵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传统教育习惯于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操、气节人格、爱国忠诚等政治层面、道德层面揭示语文教学的意义,学生总是觉得这太崇高,太理性,可望而不可即,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网络时代,网络中的不良风尚、恶搞等冲击学校教育,青年学生深受影响,从而销解了教师的言教。而民俗文化教育则不同,民俗文化是大众的、平民的,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学生身边,是真切的、具体的、鲜活的,没有距离、隔阂,接受起来容易,效果自然也好。 
   2.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时下,国学大盛,经典诵读方兴未艾,重塑民族性格、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正当其时。学界对经典研究、理论构建孜孜不倦,但对民俗文化的重视远远不够。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宝库,是活生生的文化,是普及广泛的原生态文化,只是不成系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捷径。 
   李密的《陈情表》是至孝之文,古人早就说“读此文而不墮泪者,其人必不可交”。教学此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承孝文化。学生对“孝”的理解很肤浅,对李密仅仅凭一篇奏文就能使皇帝消除疑忌颇有质疑,教学中可以引入《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以及《大雅》“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等,进行讲解。指出,在古人心中孝是人之根本,百姓阶层是这样,统治阶级也是这样。统治阶级通过孝道让百姓臣服是一贯做法,西晋统治者更是将其推行到极致。李密正是抓住了晋武帝这一为政之要大做文章;同时,李密的孝心也是至诚至尽、至情至性,所以能够打动皇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很好地传承了孝文化。 
   3.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芙蕖》《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促织》《祝福》等课文都富含人文精神,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引进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文坛掌故、工艺品文化、果蔬文化、鬼神文化、年文化等,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丰富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编者的意图。例如,江南的采莲风俗、文人的荷花情结成为解读《芙蕖》一文的钥匙,让学生理解审美文化中“物有所寄,情有所托,不唯美,尚品质”的特点;景泰蓝艺术品鉴赏、制作流程演示,使学生了解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语文即人文,对于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多从民俗角度解读会事半功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4.助力学生成才成功 
   现代职业教育要让“人人成为有用之才,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能成为产业劳动者,也可以成为社会管理者、科技创新的主体。普通技工王洪军不是也登上科学技术殿堂,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吗?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做好铺垫,夯实他们的基础,培养过硬的职业素质,培养优秀的职业心理,强劲的职业能力,奠定丰厚的人文基础,为他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助跑。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知识——更像一只受到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要让学生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民俗教育的内容就是人的生活,学生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出彩的机会就会多一点,成才、成功的机会也多一点,事实上许多成功的学生也正是这样。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放射功能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应该给予民俗文化科学的定位,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放射功能,对此笔者有以下观点:①民俗文化应成为职教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②民俗文化应作为职教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③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因素。④应把民俗文化学习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参考文献: 
  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