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广场舞的传播类型及其特征

2022-06-08

董建华

(江西省委党校文史部,江西南昌330003)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寻了广场舞的传播类型。广场舞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是因为广场舞有着良好的传播途径。广场舞的传播涵盖了传播学中的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五种类型,而每一种类型又有其各自的特征.五种传播类型共同发力,把广场舞推向时尚的巅峰,分析广场舞传播类型及其特征,对于其他运动形式的传播与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广场舞;传播类型;传播途径;传播系统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134-03

一、广场舞人内传播类型及其特征

(一)广场舞人内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又称为内向传播、自我传播或内反馈。人内传播的状态表现为头脑中积累的信息与新接受的信息之间进行交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自我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我和客我两个方面互动而形成。主我是一个人原来头脑中已存的信息,客我是新进入大脑中的信息。人内传播即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广场舞编创要有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即是人内传播。第一个步骤要对歌曲进行认真地思索、琢磨,要把握歌曲的节奏韵律、情感色彩和内容意境,在思索与理解的同时还伴随遴选的过程,即有些歌曲被接纳,有些则被摒弃,在此,编创者已有的内在经验和知识是主我,原有歌曲作为外界的刺激是客我。广场舞编创的第二个步骤是编创者要把对原歌曲的理解转化成舞蹈动作。换言之,要用肢体语言诠释和演绎音乐语言及歌词内容。这个过程就是编创者自身对舞蹈的动作架构、风格特色、传播效果及学习者接受程度等因素进行设计、编排、想象、揣度等心理内动过程。这时,编创者作为主我或信源,编创者拟想中的接受者的信息和其所能获得或构想的其他与广场舞相关的信息作为客我,最终编创出来的一整套舞蹈动作即是主我与客我互动交流的结果。

(二)广场舞人内传播的特征

1.广场舞人内传播是广场舞其他传播类型的基石

人内传播是广场舞的第一步传播,它制约着后续的传播。上百度搜寻“原创广场舞”,出现了443697个相关视频。虽然不少是鱼目混珠,但也说明数量可观。正因为有众多广场舞爱好者进行广场舞人内传播,才产生了众多广场舞原创作品,也才有了大量的可供人学习和模仿的广场舞模板或原型。广场舞原创犹如种子,有了种子,才能花开遍地。

2.广场舞人内传播自由而广泛

首先,编创者广泛。广场舞有专业人员编创的,也有非专业人员编创的,只要有能力并且有意愿,人人都可以成为编创者。其次,编创动作自由。编创广场舞没有什么程式,可以大量采用体育类动作,如太极拳、体操等项目的动作,还可以自由吸纳其他舞种动作。无论是拉丁舞、摩登舞、街舞、踢踏舞,还是民族舞、现代舞、交谊舞、土风舞,所有舞种动作都可改编融合进广场舞之中。再次,编创广场舞不受其他编创版本的限制。这就造成同一首歌曲出现不同套路的动作。

二、广场舞人际传播类型及其特征

(一)广场舞人际传播类型

人际传播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于媒介的间接传播。

广场舞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即指广场舞传播者将广场舞以一对一的形式直接传授给受传者。这其中可能是舞蹈老师与学生、朋友与朋友、同学与同学或是同事与同事、邻居与邻居之间进行言传身教。广场舞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既存在于同一居住地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居住地人与人之间,如出差或探亲到外地的人接受了当地人的广场舞并带回原居住地,或者是把自己居住地的广场舞传给当地。

(二)广场舞人际传播特征

1.广场舞人际传播效果由传者和受者双方能力因素决定

传授者的能力表现在能因材施教。传授者要能充分了解接受者的现实条件及接受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到适合的舞蹈种类、适合的教授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如对年纪大的人要选择难度小、节奏强、重复多的舞蹈,教授过程要缓慢而精细。而对年轻的受传者,则要选择复杂多变、新奇刺激、动感十足、魅力四射的舞蹈,教授过程可以快速而粗略。

接受者能力则包括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模仿能力、表现能力,认知领悟能力强的人一教就会,领悟能力差的人重复多遍仍似懂非懂;动作记忆力强的人能记住所学之舞,能从头至尾连贯表现出来,而动作记忆力差的受传者则要逊色许多。此外,接受者自身的舞蹈基础与身体条件等因素也决定着广场舞信息接收的最终效果。

2.广场舞传者和受者双方关系因素影响广场舞人际传播效果

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把人际交流信息区分为内容讯息和关系讯息,前者揭示传播的内容,后者揭示传播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关系讯息比内容讯息更能影响传播效果。

广场舞人际传播传者和受者之间进行舞蹈技艺的传播属于内容讯息,与此同时,传者和受者之间通过口头语言、面部语言、体态语言等多种媒介显现出来的双方的态度传递属于关系讯息。传者如果态度谦和、耐心,受者将对传者产生感激、敬爱之情,彼此关系则轻松友好。如果传者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受者对传者会产生畏惧、抵触之情,双方关系将紧张警觉。同样,受者如果对传者信任和尊重,传者会感觉到满足和自豪,双方关系将和谐融洽;受者如果对传者怀疑和漠视,传者会感觉到沮丧失意,双方关系将疏离隔膜。当双方关系讯息的传播是正性的、和谐融洽时,技艺的传播就能更顺畅,更有效率。

三、广场舞群体传播类型及其特征

(一)广场舞群体传播类型

广场舞群体传播指的是群体内部或外部的广场舞信息传播活动。这种群体并不是一般个体的集合形式,而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广场舞群体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的简单格局,比人际传播面更广,传播效率更高。在日常生活中,广场舞大都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群体活动,广场舞群体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是一对一的传播,而是一对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舞友。也有的是几个邻居、几个朋友、几个熟人定时或不定时地聚在一块练习或交流。

(二)广场舞群体传播特征

1.广场舞群体传播存在趋同现象

广场舞群体的构成有不少属异质结构,成员在年龄、性格、能力、行业等方面都迥然不同。但由于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个体特性会被群体所裹挟,而形成某些需求上的趋同现象。比如从歌曲的演绎、动作的编排到舞服舞鞋的购置等方面,群体成员都能压抑个体自我需求,迁就众人意愿,因而可以做到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久而久之,群体有了属于整个群体的特性,比如群体的某些招牌式动作或者群体的服饰特点。

2.广场舞群体传播中二次传播过程有着重要作用

群体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在庞大的受众群中,由于个体前期的舞蹈基础、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原因,个体信息接收能力并不是均等的。信息接收强的人会把自己从舞蹈老师传播环节获得的信息加以理解、解释、说明,并向信息接收弱的人再次传播信息,从而形成了二次传播过程。而这种二次传播过程在实践中是极其常见的,有时还可能存在三次传播、四次传播或N次传播。在实践中,二次传播或多次传播可以巩固舞队领导者的教学内容、减轻舞队领导者的传播负担,同时,这也是扩大传播面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传播效果显著,犹如家族繁衍,开枝散叶,最后根深叶茂。

四、广场舞组织传播类型及特征

(一)广场舞组织传播类型

广场舞组织传播是指以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为主体所进行的有关广场舞信息的传播,具体工作通常是由文化馆、体育局、妇联等机构主持。广场舞组织传播的形式有多种,如举办广场舞培训或组织大型的体育观摩表演与比赛等。

(二)广场舞组织传播特征

1.广场舞组织传播规模浩大,气势非凡

组织传播可使分散的个人或松散群体的力量集结起来,高效率地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广场舞组织传播由组织牵头,财势雄厚,装备精良,可以调动高端人才,因而,传播通道更快捷,传播效果更优秀。

2.广场舞组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广场舞组织传播因为有官方组织介入,与民间纯粹自娱自乐不同,除了讲究艺术性和表演性,更讲究主流意识,带有政治文化含义。

五、广场舞大众传播类型及特征

(一)广场舞大众传播类型

广场舞大众传播是广场舞传播个人、群体或组织与社会专业媒介组织相结合,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手段,以社会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广场舞生产和消费的传播活动。

(二)广场舞大众传播特征

1.广场舞网络大众传播把关人角色的变异

传播“把关”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传播学者怀特将其引入传播领域中,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选择、对社会舆论的主动引导、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缔构三个层面。在新闻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大众传播者承担双重责任,既是信息的输送者,又是信息的把关人。而广场舞网络中,传播者只注重传播,忽视把关。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或他人的视频传到网上,以至于各种视频一拥而上,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广场舞网络传播中看似没有把关人角色的存在,其实,把关人角色只是转移到了观众或学习者身上,主要是各个社区舞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在观看网络上广场舞视频信息时,过滤掉低劣的或不适合的视频,而保留并学习优秀的、适合的视频。如果说新闻网络把关人角色是在传播的第一个层面上,传播主体是把关人,广场舞网络则存在于使用与实践这第二个层面,传播客体成为了把关人。

2.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形式相生共存

广场舞大众传播活动中离不开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而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又要借助大众传播才能取得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信息多、传播质量好的效果。

广场舞大众传播与其他三种传播类型的关系表现出既有线性循环发展关系,又有杂糅团合关系。所谓的线性循环发展关系是指广场舞首先由于人内传播产生了原创范式。再经过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这个广场舞原创由一个人传播给了另一个人或一群人,这一群人有可能是几十或几百。又由于组织传播的作用,这个广场舞原创作为参赛节目被现场的几百或几千人认知。而组织传播通常会与电视媒介结合,这场比赛在电视节目中播出,这个广场舞原创传播给了无以计数的电视观众。而电视媒介往往与网络联通,电视节目出现在网络媒介中。这个广场舞原创最终获得大众媒介的传播,让许许多多的观众认识了编创者及其舞蹈,这一结果刺激了原创者创作更多更精良的作品,下一个循环又由此展开。

所谓的杂糅团合关系是指“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显著特征,网络传播在事实上成为个人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统合者”。通过百度或优酷网、56网、酷六网、土豆网等网站,人们可以搜寻到无数的广场舞视频,这是大众传播。网络上的广场舞是编创者通过人内传播编创出来再把它上传到网上。这是由人内传播扩展至大众传播。人们在观看完视频后往往可以留言,谈谈自己对此舞蹈的评价与看法,也可以向视频传播者请教问题或提出要求,视频传播者往往会做出回应。这是大众传播中使用了人际传播。人们在观看广场舞视频时,还可以获得视频传播者建立的广场舞爱好者QQ群。QQ群的群主会在群中发送大量的、供人学习的广场舞视频。群成员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求人帮助发送某一特定视频。除了进入QQ群,还可以直接登录广场舞论坛。

人们从事一项运动要经历一个过程:先是对这项运动有某些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兴趣,继而引发探究的欲望,最终采取实际行动。广场舞之所以能有众多的人参加,就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去认知广场舞、了解广场舞,并最终学习广场舞、参与广场舞。广场舞的传播模式对于其他体育项目的传播与推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