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之我见

2022-06-08

 【摘 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并探求写作方法,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等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130-02 
  小学作文教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循规蹈矩,没有根据学生特点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该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及时转变作文教学思路,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从3个方面来谈谈感受。 
  一、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越充实。所以,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怎样指导学生汲取生活中的营养呢?笔者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不单是记事,更多的是锻炼认识能力,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起来了。”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按要求写好“日记”,把感触最深的东西用记事的方法写进日记去。由于持之以恒,学生养成了勤观察、善思考的习惯,写作兴趣浓了,认识水平提高了,积累的词汇也丰富了,写作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2.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现实生活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学生有丰富而充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景可写,有情可抒。为了深入实际生活,了解生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春天,带领学生到村外野游,让学生饱览秀美的青山、绿水、花草、树木、鸟鱼、青蛙等;夏天,去观赏镇南“荷花泡”的美丽景色;秋天,和学生一起到田野参观农民喜获丰收的愉悦场面;冬天,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察“树挂”,看查干湖冬捕。 
  总之,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有意义的事情随时记下来。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写作意识,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探求写作方法 
  阅读和作文是小学语文的两大组成部分,这两大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但二者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运用,吸收必先于运用。所以,让阅读教学为写作提供充实的条件,使学生在阅读课中所获取的知识向写作方面迁移,这样才能使阅读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此,笔者采取以下两种做法: 
  1. 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渗透作文因素 
  通过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掌握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能力。阅读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写作基础知识,如文章的开头、结尾连贯和照应,以及常用的修辞方法等,多做对应训练,把谈和写结合起来。 
  2.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是抓住思想内容,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材料。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它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了写这篇文章选了哪些材料?”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子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并积极思考: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里用了哪些事例?这样,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进而归纳出各个事例。接下来,教师再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这些事例来写呢?引导学生把事例与中心句联系起来思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课文所选的事例都是为中心服务的。这时教师可进行最后总结:文章中选的事例都是围绕中心思想而选择的。 
  这就告诉我们,写文章的时候都要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并且要把能反映中心的材料详细写,不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略写或舍弃。时间长了,在学生的心里就有清晰的观点:写文章首先要确定中心,然后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来写,注意详略得当。 
  二是抓住课文结构,教会学生如何布局谋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的结构方式来教学生,比如总分总结构型、线索贯穿型等。对于各类文章,像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等,教师都要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方式,包括总结出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递进式等,这对学生写作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中碰到类似的内容就顺理成章地采用此布局谋篇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是品重点词句,教会学生“言之有物”。首先是在阅读中学修辞方法,如常见的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如《珍贵的教科书》中的第二自然段写具体的学习情况,就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教科书,只能抄一课学一课。”四个“没有”写出了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内容后,要告诉学生排比不但句式整齐,而且具有增强语势、方便感情的表达等多重作用。建议同学们能把在阅读课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一定会使作文犹如锦上添花。其次是在阅读中学人物刻画,如常见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写法的妙处,从而以课文为例子,引领学生学会人物刻画的方法,这样才能把文章写细,把人物写活。 
  三、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写作兴趣和欲望是很难写好作文的,所以,小学生作文需要有积极的情感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有效的方法是在愉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具体做法是: 
  1. 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这一特点,写作前教师先为学生创设愉悦而欢快的情境,然后指导作文。如在写“记一次劳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以“洗手帕”“浇花”“涮碗”“锄地”等为题,并把做这些事情的准备工作及劳动过程演示给学生看,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使其有所体验之后,对创设的情境产生了兴趣,然后动手去写,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先联想后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已趋成熟。他们富于想象,想象的也比较合理,根据这一特征,教师可以随时创造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以此展开联想、推测,并互相讨论。然后把自己和大家的联想整合在一起,写出故事的整体内容。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定,进行合理的想象。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联想和讨论。“当小女孩带着微笑冻死在大年夜,死后她会怎么样呢?”“她见到疼她、爱她的祖母了吗?”“她得到温暖了吗?”“她吃到香喷喷的烤鹅了吗?”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把自己的联想用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总之,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并探求写作方法,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和培养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艳.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2,(1). 
  [2] 刘青平.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院,2014,(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