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

2022-06-08

谢 熠 罗 玮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430072)

摘 要:通过社会认同研究的历史脉络,厘清了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成就,总结了社会认同研究的最新特点。社会认同理论开创于泰弗尔,拓展于特纳,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认同理论以社会认同、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结构等为核心构念,建构起自己的核心构念与理论逻辑,并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多元化,具体化,实用化构成了当前社会认同研究的新特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认同 理论成果 最新特点

①本文曾在2014年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社会分层论坛上宣读,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起源于泰弗尔,发轫于特纳的社会认同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经典的研究视角之一。随着社会认同研究的深入,加之社会对社会认同重要性的进一步了解,社会认同研究更加具有了理论意义和现实内涵。社会认同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关怀,同时也逐步走向群体关系调节,个体社会融入等实践领域。社会认同研究经过几十载的发展,取得了哪些难能可贵的成就,又具有怎样的新趋势?

1.社会认同:泰弗尔了不起的旅程

1.1早期研究:泰弗尔的开创性贡献

尽管早期心理学理论家,如前实验主义者勒朋(LeBon),弗洛伊德(Freud),麦独狐(McDougall);个体主义者学者奥尔波特(Allport),以及认知心理学家谢里夫(Sherif)[1]等对社会认同已有所涉及,但真正将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理论提出则需要归功于泰弗尔(Tajfel)的开创性贡献。

自20世纪之初当代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时,个体与群体,以及社会类别的关系一直都是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主要问题[2]。勒朋、麦独孤、弗洛伊德认为群体具有不同于个体的心理特征,应当呈现并分析群体的独特心理。奥尔波特则持相反观点,将“刺激—反应”的个体心理学范式拓展到社会心理学中,基于个体主义视角从元理论上否认了群体心理的观点。也有运用互动主义视角的“中间派”,如谢里夫,虽然反对任何群体心理的概念,但却并不反对一个有特色的群体心理学的观点。就在早期心理学家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群体成员归属等问题争论不休时,泰弗尔综合百家之言,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即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去重新审视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s),群体过程(group process),以及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问题,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理论视角,开启了社会认同研究了不起的旅程,成为欧洲社会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珍贵的馈赠之一。泰弗尔在早期理论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群体观,一种对人际—群际行为新的阐释,以及最简群体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研究方法,进而为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释和说明[3],从而建构起社会认同理论大厦的逻辑基础。泰弗尔认为群体差异主要在于三个层面:人们必须主观认同自己所在群体,具有与可参照群体相比较的环境,以及可以与外群体进行充分比较[4]。因此,群体的界定是群体自我界定与外群相比较交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即为一些个体的集合体,这些个体把其自身觉知为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并在对自身的这种共同界定中共享一些情感卷入,以及在有关其群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评价上,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5]。同时,泰弗尔将社会行为分为人际行为(inter-personal behavior)和群际行为(inter-group behavior),两种行为保持在一个连续体上,人际行为中的互动由个体特征和人际关系所决定,群际行为的互动则由不同群体的成员资格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决定。个体的群体成员资格或身份,是确定的心理实在,是个体社会认同的源泉。然而,群际之间互动不能还原为人际互动,因为群际互动具有不同与人际互动的新的特质[3]。在对群体和社会行为界定的基础上,泰弗尔开创了研究群际关系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解决了社会认同论方法学的问题。在群体界定、人际—群际连续体以及最简群体范式的基础上,泰弗尔开创的社会认同理论基本框架得以形成,并在后续研究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社会认同理论蓬勃发展起来。

1.2修订完善:特纳及以后

在泰弗尔构筑社会认同理论大厦框架之后,后续研究者紧跟其步伐,对社会认同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的添砖加瓦,社会认同理论得以逐渐修订补充与丰富完善。众多后续研究者中,以泰弗尔的学生特纳(Turner)最为突出。特纳在泰弗尔社会认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归类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自我归类论由一系列有关社会自我概念(social self-concept)(基于与他人的比较而形成,并与社会互动有关的自我概念)之功能的假定和假设而构成。自我归类论由泰弗尔的社会认同论拓展而来。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在不存在利益冲突下,对群际区别的解释,强调个体寻求对自己所属群体与其他群体相区别,以获得正面社会认同。后者则已不局限于特定的群体行为,将社会认同提升到了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觉中的更高层次的抽象[1]。可以说,特纳的自我归类论,将社会认同研究拓展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但依旧是在泰弗尔社会认同理论的框架上进行的,是一种对已有社会认同理论的拓展丰富。在泰弗尔之后,除特纳以外,也有其他许多学者对社会认同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如豪格(Hogg)将泰弗尔的社会认同论与特纳的自我归类论加以整合,通过对社会认同过程的系统性分析,把社会认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6]。此外,社会认同理论自欧洲引入国内以后,迅速开花结果。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社会认同理论批判吸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张静对身份认同的研究[7],李友梅对国家认同的分析[8],以及管健对城市移民认同的研究[9]等。

2.社会认同:核心构念与理论阐释

2.1社会认同

由泰弗尔和特纳开创的社会认同理论将认同分为个人认同(self 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相对应的则是个体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以及社会行为中个人一级与群体一级的连续体[10]。然而,也有学者从个人认同根源来自社会性的角度,反对将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区别开来,主张运用一体化的视角,即社会认同包括了个人认同,两者统一于认同[11]。虽然在社会认同研究范畴上存在细微差异,但是主流的社会认同理论依旧认可将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区分开来。与之相应的是,社会认同研究路径主要关注的是社会认同,而非个人认同。在此基础上,泰弗尔和特纳对社会认同的界定成为了社会认同研究权威:社会认同为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和价值意义的了解[5]。其基本观点在于个体通过社会类别化,对自己所在群体产生认同,进而产生对我群体的积极评价,而这种评价来源于与其他群体的社会比较[12]。

2.2社会认同的假设与核心构念

社会认同理论建构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这些假设使社会认同理论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社会认同理论总体假设是,社会认同由社会范畴组成,社会范畴在权力和地位上彼此相关。社会范畴的本质和范畴之间的关系让一个社会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先于个体而存在,且是相对稳定的,但社会结构也非一成不变,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10]。除社会范畴假设外,自尊假设也是社会认同论的重要假设之一。社会认同论认为,个体产生内群偏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提升个体对群体的社会认同和群体成员的自尊。后续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两条自尊假设的推论:第一,群体间的成功区分能够提高社会认同,进而提高自尊。与外群体程度越高的积极区分,内群体成员的自尊将变得更高;第二,由于群体积极自尊的需要,低水平自尊或自尊受到威胁时,会激发群体间歧视行为[13]。然而后续实证研究更多的对第一条推论进行了证实,而第二条推论则受到质疑或得出相反的结论[12]。可以说,社会范畴假设和自尊假设奠定了社会认同理论大厦的基点。

在社会认同理论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构念随之显现,即: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认同化与认同解构。

第一,社会范畴化(social categorization)。行动者通过社会范畴化过程获得所认同的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3]。范畴化成为行动者的基本认知潜能和认知工具,进而社会世界被划分为一定数量且易处理的范畴,范畴化的认知过程使人的感知得以简化[10],也是使社会行动者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认知机制。范畴化的过程通过使同一范畴内增强或者夸大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增强或者夸大不同范畴之间的差异性,产生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从而使一个模糊的世界变得明晰。在特纳的自我归类论里,进一步将社会范畴化概念拓展,他认为人们可以自动的将事物类别化,在对他人进行分类时,会自动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与此同时,人们在进行分类中,也会对自我进行归类,把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身,这便是一个自我范畴化的过程[12]。范畴化的结果就是依照相应的特质塑造出了群体之前的符号边界,进而产生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社会范畴化是具有交互性的,即行动者一出生,就生长在既定的社会范畴化的语境里,被分类和标定,例如“我是中国人”;行动者对他人进行分类的同时,他人也在对行动者进行着相应的分类;不管是行动者的分类,抑或他人的分类,都会有最低限度的重叠共识,故对群体资格的评判是社会共识性的,社会范畴化本身也具有社会共享的性质[3]。同时存在特殊的群体资格,并被标上污名(stigma)的印记,如残疾人,进而容易受到排斥和歧视[9]。

第二,社会比较。范畴化只是社会认同论建构的第一步,而当自我卷入社会范畴当中,如何解释增强效应在程度上的不同?则进入了社会认同的第二个过程: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来源于费斯汀格(Festinger)对行动者与他人的比较分析。费斯汀格认为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不仅发生在客观标准之上,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对自我和他人的比较之中[14]。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以及与谁进行比较则依赖于主观参照框架(subjective frame of reference),这种主观参照框架是个体主观上可获得的一系列参照组合,如个体经验等。在费斯汀格的基础上,社会认同论者赋予了社会比较更多的意义。社会认同论者认为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社会性的获得的,其中也包括客观性的知识,真实的感知是社会性建构的[10]。社会比较对于社会认同具有以下功能:首先,通过社会比较,行动者可以获得关于信念真实性和有用性的信心。在既定范畴下,行动者区分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而行动者会趋向于坚持自己群体观点,力图与内群其他成员保持一致,并对内群感知进行积极评价,即出现我群中心主义现象。其次,行动者进行群际社会比较时,在积极自我评价动机或自尊动机的驱使下,群体成员趋向于将群际差异扩大化。范畴化与社会比较相互作用,产生出群体行为的特殊形式,包括群际区分与歧视,内群偏好,群体刻板化印象等[10],从而建构出社会认同论的基本逻辑和合理性。

第三,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认同论从微观走向宏观,个体走向群体的重要桥梁和解释变量。社会认同论对解释大规模群体关系的动态变化贡献卓著,如群际关系,集体行为,社会运动等。这一理论开辟出了一条由社会认同作为中介搭建起来的,从宏观层面的社会过程到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辩证研究路径。社会认同论认为,社会由不同的多元的范畴组成,如民族,宗教,阶级,职业等,个体存在于相应的社会范畴之中,而社会范畴对应着相应的地位,权力等关系。在现有社会共识下,部分群体不被社会认可,这种群体则会赋予成员消极社会认同。在自尊动机的驱使下,从属于低自尊群体的行动者,趋向于改变这种状态,激发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和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10]。社会流动为个体通过越过群体边界,进入另一群体以改变自身社会认同状况,如职业流动。社会变迁则是当群体界限不可改变时,个体无法脱离所属群体时采取相应策略,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善自身社会认同状况,如美国社会黑人地位的改变历程。

第四,社会认同化(social identification)与认同解构(disidentification)。社会认同化过程既是个体融入群体,将成员资格变为自我的一部分,从主 观上认同自己为群体的一员的过程。认同解构与认同重构(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identity)是相对应的概念,认同解构即群体成员对其所在群体不再有认同感,致力于放弃或脱离该群体资格。相对应的,认同重构则是对新的群体资格的寻求。认同解构与认同重构的策略主要有个体流动(individual mobility)、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以及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3]。个体流动为在群体边界可渗透的前提下,行动者个人脱离原来所属群体带来的群体资格变化,如职业流动。社会创造则通过创造或重新界定群体特征,而改变群体认同状况,如黑人平权运动中将黑色定义为健康和美丽。社会竞争则是通过与其他群体的竞争,改变群体相对地位,获取社会认同。个体流动是个人层面的,社会创造与社会竞争则基于在群体层面上。

个体通过范畴化确定自己的群体资格,通过社会比较明确群体间差异,进而建立社会认同,再由个体的社会认同过度到社会结构层次上的变化,在社会认同后续发展中社会解构与社会重构随之发生。当然,仅仅是对社会认同的假设与核心构念进行简单描述,并不能完全展示社会认同理论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

3.社会认同研究:特点与趋势

3.1多元化

社会认同研究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认同由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社会认同研究经历了最初的哲学思辨、心理学实验、到社会学的综合,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具体应用的多科学发展历程[15],并开展了许多成绩斐然的跨学科研究。在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上,社会学的研究如对阶层认同,社会流动的分析[16],管理学的研究如对组织认同与团队管理的思考[17],政治学的研究如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考察[18],经济学的研究如企业品牌认同分析[19]等。

第二,社会认同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社会认同研究由最初理论探讨和实验分析两种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进入到了由理论探讨,实验分析为主导,实证调查,实地观察,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并存的多元化研究格局。

第三,与其他理论的交叉融合。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并非自导自演,而是与其他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前进的。例如对社会学冲突理论的吸收和功能论的融合,与管理学计划行为理论的对话[20],与经济学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互补[21]等。

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研究方法的拓展,以及与其他理论的交叉磨合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首先,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现象具有相应的逻辑基础和解释力,同时也与当下交叉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不谋而合。其次,社会认同研究必然要由理论走向应用,因此社会认同的研究方法拓展到实证调查,实地观察等领域有其内在的驱动力。再次,社会认同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对话交锋,有利于社会认同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完善,同时也使社会认同理论更加具有生命力。与其他理论对话的过程,也是社会认同理论吸收其他理论成果的过程,检验自身和去伪存真的过程。最后,社会科学本身研究方法的拓展完善,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逐渐成熟,为社会认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全国性大规模综合社会调查的开展为社会认同研究提供了宏观数据支撑,互联网大数据的挖掘为网络社会认同的分析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等。

3.2具体化

社会认同理论构筑了个人—群体,宏观—微观的中介桥梁,可以说社会认同理论打破了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宏观—微观的断裂,是宏观—微观理论的完美结合。虽然社会认同理论本身就是微观与宏观结合体,但新的研究表明社会认同研究呈现出了更为具体化的研究取向。社会认同研究的具体化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具体化。研究对象的具体化,例如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22],又如社会认同对产品品牌的影响研究[23]等。研究问题的具体化,则是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大树上,催生出一系列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例如对集群行为的研究[24],对种族问题的研究[25]等。催生社会认同研究呈现具体化演变特点的动因在于:一方面,社会认同理论经过几十载的发展,在宏大理论上已建树颇丰,而在具体的研究问题上还存在巨大空白,产生出研究具体化的推力;另一方面,社会认同理论本身对诸多具体社会现象方面拥有较强的内生解释力,进而孕育出研究具体化的拉力,两种力量交互作用促使社会认同研究走向了具体化。

3.3实用化

由理论走向实践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历程,社会认同研究也不例外。伴随社会认同研究的深入,社会认同研究实用主义色彩更为突出。近期研究表明,社会认同研究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或理论书籍,而是走向了实际应用,并在应用中得以进一步检验和拓展。国家层面而言,社会认同的提升不仅可以在国内实现对百姓民力的调度,在国际上亦可以成为外交斡旋的筹码。社会层面上,社会认同的提升能够为社会和谐注入内生心理动力机制,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个人层面上讲,社会认同可以为个人融入社会,维护身心和谐提供保障。然而社会认同亦是一把双刃剑,社会认同的建构有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有序,但社会认同的消解,也可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灾难。正是由于社会认同的两面性,在社会认同走向实用化的过程中,如何合理科学的运用社会认同就成为了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具体而言,社会认同实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第一,政治学方面,社会认同在集体行为研究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例如如何控制集体行为的非理性行为,又如对政府行为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建构等。第二,经济学方面,将社会认同的理论应用到经济管理(如员工企业认同,客户品牌认同)等方面,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第三,社会学方面,运用社会认同的视角为社会冲突,社会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民工城市适应)提供解决方案等。

4.总结与展望

社会认同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学探索,需要关注新时期社会认同的建构。从个体层面而言,社会认同的成功建构对于个人融入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本体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从社会层面上来看,社会认同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能够发挥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功能。社会认同是确定群体边界,实现群体内部向心力和合法性的必要条件。

开创于泰弗尔,拓展于特纳的社会认同理论,经过多年发展,成就斐然。本文回顾了社会认同发展的历程,概述了社会认同理论中的假设与核心构念等理论成果,并对社会认同研究最新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总结。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社会认同研究经过几十载的发展,成果丰硕,并依旧处在不断探索和应用之中。然而,目前社会认同研究仍然存在许多理论和应用空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些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正是后续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的地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约翰·特纳著.自我归类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44.

[2]Hogg, John C. Turner Michael A.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 Blackwell,1987.

[3]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4-85.

[4]Brown, Rupert.Social Identity Theory: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 30(6):745-778.

[5]Tajfel, H. Turner, J.c.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Chichago: Nelson-Hall,1986.

[6]Hogg, Michael A.,Deborah J. Terry.Social Identity and Self-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 25(1):121-140.

[7]张静.身份认同研究 观念 态度 理据.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8]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7(02):183-186.

[9]管健.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 城市代际移民的社会表征研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10]迈克尔·A豪格.社会认同过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35

[11]理查德·詹金斯.社会认同.台北: 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27.

[1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03):475-480.

[13]Houston, Diane M.,Alexia Andreopoulou.Tests of both corollarie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 in real group setting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 42(3):357-370.

[14]Schmitt, Michael T.,.Categorizing at the group-level in response to intragroup social comparisons: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integration of self-evalu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motive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6. 36(3):297-314.

[15]姚德薇.论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及其启示[J].学术界,2010(08):104-110.

[1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05):107-122+244.

[17]Lewis, Theodore.Assessing social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as theories of group motivation at work.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1. 22(4):963-980.

[18]Jaspal, Rusi,Maya A. Yampolsky.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Holocaust and Jewish Israeli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sights from identity process theory.Social Identities: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Race, Nation and Culture,2011. 17(2):201-224.

[19]Lam, Son K.,.Resistance to brand switching when a radically new brand is introduced: A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2010. 74(6):128-146.

[20]Griepentrog, Brian K.,.Integrating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redicting withdrawal from an organizational recruitment process.Personnel Psychology,2012. 65(4):723-753.

[21]Crane, Andrew,Trish Ruebottom.Stakeholder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Rethinking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 102(Suppl 1):77-87.

[22]郭星华,邢朝国.社会认同的内在二维图式——以北京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9(04):54-60.

[23]郭晓凌.社会认同对全球品牌态度影响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10):109-114.

[24]弯美娜,.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1(05):723-730.

[25]Leonard, Ana Sierra, Ajay Mehra,Ralph Katerberg.The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network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organizations: A crucial test of distinctiveness theory.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8. 29(5):573-58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