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本科生德育和研究生德育衔接问题

2022-06-08

  【内容提要】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德育的有效衔接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开展德育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当前德育衔接存在“各自为政”的短视现象,缺乏可持续性。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总体原则,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自然衔接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原则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

  【关 键 词】德育衔接/科学发展/精致化

  【作者简介】马化祥,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7-0022-04

  一、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

  德育衔接是指德育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有机联系和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高校德育工作,又突出体现为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分阶段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德育阶段之间的自然过渡与顺利衔接,使整个德育过程体现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需探索与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然而,当前高校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有人从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内在因素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但在对影响德育衔接的外在成因论述上显得比较单薄。[1]还有人从心理学、经济学和德育本身等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与分析了当前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但在提出的解决方法上仍失之简略。[2]此外,许多从事研究生德育的工作者也认识到,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阶段的德育工作不完善。综合以上内容,关注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具体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已经在德育衔接问题上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但大体都是在宏观方法论和教育学原理基础上进行的对策研究和方法论评述,其研究和探索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究高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实意义、具体成因和解决办法,梳理德育衔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力求在解决德育衔接问题、建立一体化的高校德育模式上形成认识突破。

  二、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工作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发展,二者本应是有机衔接的两个过程。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将关注焦点集中于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阶段形成了“盲区”。由于教育目标上的短视,使德育在本科阶段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遗留到研究生阶段。因此,应当把整个大学德育视为有机整体,而不是依据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将其人为割裂、孤立看待,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不合理局面。

  (一)人为割裂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本应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各自为政”

  许多高校在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德育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即把两者割裂为相互独立的教育工作领域,或者将研究生教育看成是本科生教育的简单延续,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高校学生简单划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不同的身份群体。这种表面化、符号化的判定,看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质上割裂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造成德育工作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不能完整地贯彻实施。例如,部分理科院系的五年制直博生,其学业生涯本身就是由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紧密衔接组成,但相应的德育工作却并没有完全契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如,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迅速转换以及教育风格和内容的巨大变化,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失调、成长受挫等问题,也需要相应的德育工作加以疏导和缓和。

  (二)本科生德育工作存在短视现象,德育内容体系缺乏可持续性

  当前高校对于本科生的德育,往往只着眼于对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生活的教育和引导,而缺乏一个在长时期内逐渐实施的人格、品德塑造机制。作为德育工作的受众,本科生往往将德育简单等同于接受“两课”教育,将德育目标等同于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取得高分。本科阶段德育工作的简单化设置,往往不能使受教育者认识到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涵养的形成需要持续努力和不断学习,因此在思想上缺乏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后续影响,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阶段往往也无法对德育工作形成应有重视。因此,本科生德育工作往往不能在较长时期持续发展,缺乏砥砺学生品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与塑造,高校德育的整体育人环境和机制也容易趋于保守和僵化。

  (三)对于本科生德育中的死角和空白,研究生德育缺乏应对措施

  目前,部分德育工作者往往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消极态度,认为研究生在思想观念和人格养成层面已经趋于成熟,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于没有在本科生阶段获得良好德育的研究生,只是一味责备和批评学生在本科阶段缺失的精神指导与人格培养,而不重视在研究生阶段适当补充相关的教育内容,因而导致部分研究生的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长期不被重视,德育工作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全员覆盖。在德育工作的实施方略上也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手段,以弥补本科生前期教育遗留下的死角和空白。

  三、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不畅的成因探讨

  (一)理论认识上,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演进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在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超过了在校本科生数量的增长水平,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分布比例呈现出“倒金字塔”式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高度、研究深度以及同现实工作的结合程度都还处于“低位徘徊”,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实践发展上,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滞后于本科生德育的发展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始于本科生阶段,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和总结起相当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研究生德育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受重视程度不高。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的起步构建从一开始就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1999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200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机制的成熟更是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2002年,硕士研究生学制全面改革,研究生学习年限由普遍的三年制变为两年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经历了较大程度变化,也使得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稳定性较弱,持续性较差,不容易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德育工作体系。这些都导致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历程短、步调慢、水平低,在发展模式上也往往陷入本科生德育工作的窠臼。

  (三)教育效能上,研究生自身特点导致研究生德育难度大、见效慢、实效差,影响了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年龄较大,来源较广,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明显,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接受德育的自觉性不高、可塑性不强。[2]受教育者的这些自身因素,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德育本身存在更大的难度,导致高校德育工作者容易将工作重点放在可操作性较强的本科生德育方面,忽视乃至放弃研究生德育工作,形成“避难就易”的工作倾向。

  四、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科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过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也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过渡阶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增加衔接性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将会有效促进高校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实现高校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最近几年,北京大学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思想。“精致化”首先倡导“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优势互补,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其次将德育视作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强调不同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最后将德育看作一种“过程教育”和价值追求,提倡教育者应当在德育过程中不断自我激励、积极进取。从教育方法论来看,“精致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出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顺畅衔接的新路径。

  (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是将受教育者看作一个个静止孤立的“人”,而是将他们看作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人”。因此,要将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阶段作为紧密衔接的整体,从青年个体出发,促进本科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的紧密衔接;要认识到青年学生是处在广泛社会联系网络中的个体,要充分把握其丰富的社会背景和个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包容性和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广泛适用性,提高德育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整体培养效能。

  可以设计一套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揽子”成长方案,应用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整体求学过程,在德育理念和育人方法上实现可操作、重延伸。既为本科生作出宏观规划,关注发展需要,了解思想实际,又不划定德育引导的时间边界,为其在研究生阶段的自我进步和品格提升留足发展空间,增强德育工作的延伸性和发展性,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可以尝试以毕业教育作为德育衔接的重点环节。目前在毕业教育中“一锅端”的教育方式较为明显,毕业教育的关注对象多集中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部分学生群体,较少关注继续深造的学生。与此相对应,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往往是职业意识培养,较少关注继续升学后的品德教育培养。在研究生教育普遍发展的形势下,应当避免这种“片面化”的处理方式,对毕业教育进行“精致化”的菜单式设计,针对不同去向的毕业生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具体到由本科阶段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毕业生,应当设计包括研究生阶段学习方法、学术诚信、与导师关系处理、职业发展观等一系列配套的教育内容。此外,还应在本科毕业生群体中大力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骨干培养,提早做好学生骨干代际传承的工作准备。

  (二)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科学原则

  坚持科学原则,就是要使德育衔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效率和高产出。

  德育衔接的科学性,就是要使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与较为成熟的、经实践验证的科学理论相符合,自觉运用过程教育、人生教育和导师教育等相关理论指导德育衔接的工作实践。要深入贯彻“过程教育”的理念,认识到高校德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教育”,其教育效果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客观评价和充分显现,需要教育者将其视作人生使命,持续不断地倾注全部智慧、激情和创造力,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水平。要普遍贯彻“人生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生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存与生活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育。[4]在“人生教育”的原则下,无论是研究生阶段还是本科生阶段,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评判是每个人的正常教育需求,应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秉持这种理念,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德育对于培育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状态、进而提升人生整体幸福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增强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功能。研究生在研究型学习的起步阶段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导师的教诲,导师在研究生最初的角色转向和自我定位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导师最初的引导教育得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顺畅,则会在人际交往、道德养成方面给学生受用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其思想品德、作风情操和学术水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使导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与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又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引导研究生强化自我约束与管理,既在学术科研上高标准、又在思想道德上严要求。

  德育衔接的高效性,就是要实现德育衔接工作手段的现代化。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过渡阶段的学生,要大力加强学生信息化管理,为后续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例如,通过开发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建立学生信息平台,为德育衔接工作的“精致化”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学生短信平台系统,建立与广大学生的良好交流沟通途径,更好地实现信息有效传播和德育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在辅导员中大力推广使用校内BBS、人人网等交互式网络工具,提高基层学生工作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有效掌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手段。

  (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坚持德育衔接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这方面,尤其要做好工作方法的推广、成熟经验的传承和工作队伍的持续建设。

  在工作经验的推广延续上,要切实将好的教育经验加以传承和延续,保证德育衔接工作经验的代际传承。如北京大学工学院在直博生群体中探索开展的学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宿舍为依托开展的德育工作等,都是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成功经验,应该得到延续和推广。

  在工作队伍的梯队建设上,要着力加强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促进新老德育工作者之间、本科生德育工作者和研究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感性认识和理性生经验的共享,加强对德育衔接问题的共同研究和探讨,保持德育工作队伍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整体工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荣.论研究生德育与本科生德育的衔接[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

  [2]董秀燕,等.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刍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0).

  [3]王强,等.浅析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08,(2).

  [4]卢华文.终身教育与人生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1990,(1).

  [5]李洋,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接受心理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