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允执其中”还是“偏执一端”——论中华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兼与陈来教授商榷

2022-06-08

姚中秋

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价值究竟是主张以个体为本还是以群体为本?是强调责任先于自由还是自由比责任更重要?权利具有优先性还是义务具有优先性?陈来教授在《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一文中把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对立起来,是不合理的。其实,中国价值观的整体结构是:以仁为本,基于允执其中之智慧,在个体与群体、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之间保持平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华价值观 陈来 仁 人伦 允执其中 偏执一端

作 者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北京 100191)

几千年来,中国之所以始终是中国,因为中华价值之持续灌注,虽饱经历史沧桑,中国人之所以仍为中国人,端赖中华价值之滋润。过去百余年,中华价值遭到广泛怀疑与严重破坏,导致人心野蛮、文化粗鄙、社会解体、政治扭曲,今天中国人要成为文明的中国人,只能靠中华价值之自觉。中国要赢得世人尊敬,在世界发挥更大导正作用,同样靠中华价值之引领。

当中国初步富强而面临文化、社会自我跃迁之际,从义理上厘清中华价值,是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儒学大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最近发表的文章《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系统总结中华价值观为四条,提纲挈领,要言不烦。但也许是受中西比较方法限制,陈来教授把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对立起来。文中列举责任与自由、义务与权利、群体与个人、和谐与冲突四对价值,中国居于一端,西方居于另一端。其结论是,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构成中华独特价值观。如此概括的中华价值观或许太“独特”了,因而恐怕难以构成一直以来以“允执其中”为思考方式之中国人的价值观。坦率地说,对陈来教授列举的四条价值观,最后一条“和谐高于冲突”,所论得当,其他三条,则大有可商榷之处。尤其可惜的是,陈来教授未把四条中华价值观通贯起来。

仁是中国核心价值

生活无限丰富,中华价值观必定可以列举出很多条,而不止陈来教授的四条。但孔子说, “吾道一以贯之”,不管有多少条,其间定有个“一”,规范生命成长、公私生活各领域的诸多价值,赖此可构成融贯的中华价值观体系。中华价值观之“一”是什么?仁。陈来教授去年出版《仁学本体论》,旨在建立一套以仁为本的哲学体系,这是近年儒学研究的重大成就。遗憾的是,陈来教授未能以自己这一洞见统摄中华价值观。

生当礼崩乐坏的大转型时代,孔子以布衣身份,立志重建良好秩序,而构造出一个完整的秩序,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仁是儒家义理之核心,也是中国价值之根本。中华价值观多样丰富而又自成体系,且具有全人类的普适性,源头正在孔子阐释之仁。仁者何谓也?孔子从未直接下过定义。不为名言所局限,也算中国文化一大特色,但《中庸》中一语简短而颇为准确地揭示了仁之含义: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参照汉儒郑玄注释: “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仁者人也”首先确定人之存在之基本事实:人是人。从否定意义上说,人不是物,这包括,人不是动物,“人是高等动物”之类的命题是错误的,人就是人。而且,所有人都同样是人:我是人,其他人也是人。

这是讨论与人相关一切问题的基点,由此本源性事实生成人类第一道德诫命,此即“仁者人也”第二层含义:每个人把自己当成人对待,也把自身之外所有人当成人对待,当成与自己相同的人对待。从否定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我不把自己当成物,也不把他人当成物。西方哲人说,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正是此意。

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爱。当解释仁的含义时,人们常说“仁者爱人”。但爱只是仁所生发的基本人情之一种,而非全部。仁也生发了敬,敬之重要丝毫不亚于爱,甚至可以说,爱的前提是敬,敬反过来节制爱,使之保持在恰当程度。何为敬?不把他人当成物、当成工具对待,而当成独立的、自主的、有尊严的人对待,不伤害之,而尊重之。

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仁,并说行仁是“任重而道远”?仁之难,难在始终如一,不论什么时候、碰到什么人,都以仁对待。这需要高度的自觉,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功夫,所以难。孔子之道就是这么“极高明而道中庸”:人人都可轻易做到仁,但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的仁。但不必气馁,因为仁就是人之道,人天然在道上,能走多远,要看你的自觉和努力程度。由仁之自觉,才有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孝悌忠信之德。仁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提升生命、乃至于成贤希圣之大本。而且,仁能通天。按照陈来教授《仁学本体论》的研究,仁就是孔子阐明的宇宙之本体。由仁的自觉,才有广泛的社会合作,支撑良好的社会、政治、天下秩序。

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就起步于对仁的自觉,并以此驱动,形成礼乐文明。尧舜之所以为圣王,而缔造中国,就是因为其有仁的自觉。孔子总结此前文明,点明“仁”这个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据此构造一整套君子养成之道和社会治理之道,并塑造此后中国。可以说,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中华价值。中华价值观肯定是由多个价值构成的,但仁必定位于最高阶,仁是中华价值观之总根基。没有仁,其他价值就无以成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生命存在和人际关系上有鲜明特征,就是因为仁教之化成。今天中国人在道德素养方面之所以让人不满意,就是因为大半个世纪以来的仁教欠缺。因此,弘扬中国价值,首先要恢复仁教;传播中国文化,首先要传播仁的价值;以文化人,首先要唤醒每个人仁的自觉。把握仁这个基础,方能准确认识中华价值观,包括处理陈来教授列举的责任与自由、义务与权利、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基于仁,这三对价值不是对立的。

人伦中的个人主义

中华价值观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保持平衡。

陈来教授说: “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西方价值观是否以个人为本,值得讨论。显然,在希腊古典城邦时代,根本没有“个体”观念。基督教倒确实通过上帝消解世俗一切人伦,而带来个人主义,但同时也带来集体主义,在此观念下,每个人被看成同质的,因而可组成紧致的、追求同一目标的实体。陈来先生援引了梁漱溟先生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但梁漱溟先生强调,西方人长于团体生活——这一洞见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事实上,作为现代性之恶的国家主义、极权主义、计划经济等,都是集体主义现象,都发源于个人主义观念盛行的西方。从根本上说,消解人之人伦属性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实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关于群己关系,中华价值观既不是个人主义的,也不是集体主义的,而兼顾个体与人伦,人在个体与多层次的人伦所构成的群体之际,中华价值观在这一点上,无所偏执。

陈来教授说: “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圆结构中展现的,即个人一家庭一国家一世界一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确实如此,但陈来先生在自己的图式中,已把个人排在第一位;陈来先生也把个体视为一圆一圈人伦之中心点。这清楚说明,关于人的思考,不能不从个体出发。天之生人,也是单个生出的。不过,人虽是个别地出生的,却生而在人伦中。 《中庸》 “仁者人也”之后紧跟着说“亲亲为大”,这句话提醒我们,思考人,不能不注意一个天定事实:哪个人不是父母所生?人因为夫妻之伦而生,生而在父子一伦中。而且,哪个父母不亲近子女?哪个子女不亲近父母?仁正是因为这一确凿而普遍的事实而成立的,所以说“亲亲为大”。

故人个别地出生,但天然在父母一子女之人伦中。由此向外生长,有兄弟之伦、夫妻之伦、朋友之伦,以及君臣所代表的公共之伦。所有这些人伦由个体组成,没有个别的人,就没有人伦;但是反过来说,没有人伦,也没有人:人伦是人作为人存在的内在属性。需要说明的是,人伦绝不限于熟人,而可一直向外推展,直至人所能形成的最大范围的群体:天下。孔子说过: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认为,人应当进入尽可能大的群体中,尽人之性,这样才能最充分地尽己之性。

当然,在功夫论中,儒家更重视个体的自觉与努力。人伦关系是由一对对个体组成的,怎么让人伦关系变好,从我做起,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说, “古之学者为己”、“君子求诸己”。事实上,在儒家论说中,君子的社会功能就是合群,联合分散的个体为群。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走偏锋,而是寻求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伏学>八目以修身为本,“身”就是自我,修己以成己,成就自己为健全的人。然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己不是作“自了汉”,而是尽伦以成己,扮演好自己在各种人伦关系中的角色,成就自己,自然地成就人伦关系中的他人。在这里,个体与群体不是分离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关的,并且是正相关的。个体好,则群体好;反过来,群体好,个体也好,两个说法都成立。所以,儒家绝不忽略个体,反而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但此个体又是在人伦中用力的。我们或许可以造出一个词来描述中国人的观念:人伦个人主义——有学者提出过“人格主义”或“关系个人主义”。

个体、家、国、天下,就这样奇妙地构成一个从个体到人类最大范围的群体的连续统。因此,君子从容淡定,退可自守于修身,进可平治天下。这样的价值观曾让现代先贤相当困扰,面对西方的强力冲击,他们痛心地感受到,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缺乏国家主义精神,不能全民一心对外用力。但今日,中国已无危亡之虞,这种修身的自觉与天下主义情怀,何尝不是美德?因此,中国提出和平崛起,是有价值和文明基础的。

责任与自由相互支持

中华价值观在自由与责任之间保持平衡。

陈来教授说: “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41诚然。但是,自觉而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不等于责任先于自由。相反,自由是责任的基础,儒家拒绝任何可能危害自由的责任强加。

以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话为例,即孔子所说: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篇》)你进入一家公司,获得某个岗位,当然应尽心尽力地承担岗位要求于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事君以忠”。但这绝不意味着,老板可以随心所欲地指使你,老板必须在国家法律、公司规章和商业习惯所划定的范围内指挥你,这就是“使臣以礼”。礼的功能就是保证员工的自由,老板不能随意侵害员工。

如果老板不这样做呢?儒家主张:君臣以义而合,不合则去。由此命题,我们可以探知儒家理解的君臣关系之预设条件:两人都是自由人,为增进各自权益而缔结契约。臣进入组织,是下属,但仍是自由人。老板不能把员工当成物、当成工具对待。为此,君同样需要尽心履行自己责任,这也是忠。如果老板不履行自己的责任,侵害员工权益,这就是“不义”,员工自可辞职离开,也即“去”,经济学所说的“退出权”,这是自由的切实保障。

在陌生人组成的君臣关系中如此,有父子、兄弟、夫妻等人伦中,更是如此。以仁为本的中华价值观确定了关于人的存在的基本道德准则:人人天生而自主而有尊严,也即人人都是自由人。几千年来,中国从未出现过古希腊城邦式奴隶制,儒家关于道德、伦理生活、政治秩序的讨论,均以人人自由为前提。仁让每个人有自由意识,也有自由的能力。

但人人自由,不等于人人相同。自由人在人伦关系有角色之别,比如,父子有别、君臣有别、夫妇有别。每个角色都有相应责任,仁要人尽心履行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忠。但他之所以有忠的道德自觉,恰恰因为他是自由人,不自由的奴隶不可能有忠之德。君子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成就自己的自由意识所促成的,忠心尽责,不要他人的干预,自己就在自由中;同时,自己忠心尽责,也可激励对方忠心尽责,这同样增进自己的自由。

因此,在理解儒家的责任论说时,必须时刻牢记作为主体的个体之尊严、自主、自觉,也即自由,这是责任的基础。而责任先于自由之说忽略了这一点,可能产生严重的误导,主要是有权力、有权威的人强加他人以责任,而罔顾弱者之尊严,践踏其自由。在儒家看来,离开个体尊严和自由的责任感是无以成立的,只能通往伦理和政治的强制,而儒家坚决反对任何强制。仁已经确定了,任何人不应当被不人道地对待。

义务与权利相应相称

中华价值观在权利与义务之间保持平衡。

陈来教授说: “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此说过于笼统,欧洲法理学是相当重视义务的。至于说“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更失之偏颇。

毫无疑问,儒家重视“义”。但是,古语的“义”不等于今人所说之“义务”,而是如《中庸》所说,“义者,宜也” (《中庸》)。“宜”有两端:我所应为者,我所应得者。前者是今人所说之义务,后者是今人所说之权益,两者总是相连的: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篇》), “往”就是应当付出的义务, “来”就是可以得到的权益。

置于伦理、法律关系中, “宜”既指我应为者,也指我尽义之对象所应为者,两者同样是相连的。陈来先生援引梁漱溟先生之说: “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梁先生已清楚指出,这四对关系中人之义是“互有”的。以朋友关系来说:我对朋友信,这是我的义务;我承担这一义务,就给自己生成一个权利,可以要求朋友对我信。这构成他的义务,他不履行对我的义务,我就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退出朋友关系,所有人都会认为我的做法是义的。

仁从根本上规定了,一切人伦之义都是相互的,因而义务总是伴随着相应权利。儒家从未主张过,伦理或法律关系中,一方只尽义务,另一方只享有权利。儒家向来主张义务与权益相称:尽多大义务,享有多大权益;有多大权益,尽多大义务。晚近以来,一直有人断言,中国人欠缺权利观念。若果真如此,就很难解释中国社会何以有复杂的契约制度:仅已整理出版的宋、元、明三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就有四十大厚册。而人们制定契约,不正是为了明晰界定和维护权益、义务?

民众之间讲义务也讲权利,政府与民众之间更是如此。儒家清楚地认识到,最有可能损害民众权利的是权力,所以向来维护弱者权利免受权力侵害。孔子说“使民以时”,孟子说“恒产”,都是旨在防范政府滥用权力,以确保民众人身安全和产权稳定。历代儒家士大夫努力取消肉刑、酷刑,降低税负,同样是为控制政府权力,保障民众权利。从根本上说,仁政就是保障民众权利、增进民众福利之政。

允执其中,不偏不倚

——中华价值观背后的中国思维方式

从上面简单讨论,可见中华价值观背后的中国思维方式: “允执其中” (《论语·尧曰篇》),不偏不倚。事物均有两端,人的存在、人间秩序必有两端。但人们经常“攻乎异端”,也即只执其一端,孔子说“斯害也已” (《论语·为政篇》)。西方文明似有此特点,比如在信仰问题上,神、人两分。中世纪时,欧洲人全副身心地信上帝,一切服从上帝;启蒙运动后,则摆到另一端:不信神,只信人,放纵欲望。在信仰问题,中国人却允执其中,敬天,但不把自己交给天,故有“天人之际”之理念。

“之际”的概括十分精妙,是理解中国精神的钥匙。不是群体与个体、责任与自由、义务与权利“之间”,而是群体与个体、责任与自由、义务与权利“之际”。 “之间”是分离的, “之际”虽然不同但仍相连接。中国人不是只讲自由,但也不是只讲责任,大体上,两者不分先后,无分轻重。有自由,才有责任可言;尽责任,旨在维护和扩展自由。对任何人来说,义务与权利都是相互的。人是个体的,但天然在群体中,人在群体生活成就自己,通过成就自己造福群体。

如果说,西方价值观确有陈来教授所批评的偏于一端的缺陷,陈来先生的意思似乎是,中华价值观偏于另一端。中西各执一端,问题来了:这一端能贬低那一端,那一端自然也可以批评这一端。陈来教授本意是彰显中国价值观的优势,但我执一端的论式让这样的意图落空。

当然,陈来教授所说的“优先”、“高于”,或许只是道德要求,也即,君子的自我要求。儒家在特定意义上确实主张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这是对君子而言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包含的意思是,掌握权力、在社会领导岗位上的人,应恪尽自己的责任、义务。目的呢?增进民众的权利和利益。

在这里,权利、义务的分配确实不均衡。君子是自觉的,有成己成人之强烈愿望,其在人伦中,首先尽自己之责任、义务,由此而启动人际关系之良性循环,优良社会秩序就是由此形成的。若人人都等他人先做,会陷入经济学所说的“搭便车”难题或“集体行动困境”中。面对社会问题,儒家士君子总是反求诸己,自己尽责,自己践行。

但是,君子求诸己绝不意味着君子傻傻地尽责,愚蠢地履行完全不合宜的义务,或在群体中放弃自己的独立、自主和尊严。而陈来教授的论述确有可能带来以群体的名义牺牲个体、以责任的名义侵害自由、以义务的名义剥夺权利的风险。但在儒家义理中,君子之所以自觉地尽责、履行义务,恰因为君子的尊严、自主意识更强烈,对自由和权利更敏感,并为了维护和增进尊严和自由。

中国价值观的特征或许可以这样概括:个体的尊严、自由是底线;但人天然在人伦中,不可执着于此、停留于此,而应向上提升,关注群体,尽己之责任、义务;然而,这些自觉的努力本身又是为了增进和维护所有人的尊严、自由。在每一个人那里,自主而有尊严的生命自我构筑了道德自觉之驱动力量,而维持不坠且向上攀升,通往“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之群体状态。

在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群体之间,允执其中,不偏不倚,寻求平衡,以臻美善,这样的中国价值观体系才合乎仁本之中国精神。我是人.他人是人。所以,我自尊,同时尊重他人。这样,人与人有别,又相互连接,双向互动:我是个体,但我在群体中;我有自由,我也尽己之责任;我履行义务,我也享有权利。由此,我不仅仅通过自由、权利成就自己,也通过尽责、尽伦成就他人,共同地走向“里仁为美”。由此形成的社会不仅是自由的,而且有生机的,还是美的。

如此允执其中、不偏不倚的中国价值观,是可通行于人类的普适价值。几千年来,中国人既重家,又有天下情怀。只是自19世纪末起,面对强大的西方,天下情怀逐渐流失,关于中国价值观的论说也多有扭曲:文化激进主义者说,中国价值观毫无价值;热爱中国文化者说,中西价值观不同,甚至相反,试图以此固守中国价值观。这也是文化激进主义者的看法,只是其据此断定:两者的不同是先进、落后之分。情感、判断不同,但共享一个命题:中西价值观截然不同。

很遗憾,陈来先生的论说仍在此思想脉络中。问题是,中西方社会都由人组成,人都为天所生,价值观上何以截然不同?从中国处境说,当中国文明面临危机时,强调不同,或可自守。但今天高调突出中西价值观之不同,是否必要?从根本上来说,人就是人,人类必有普适价值。不同族群在其生活经验中均可有所发现,尽管没有一个文明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得其全部。当然,不同文明的所得有高有低,纵观人类历史,中华文明有显著特征:多,久,大。久、大不必解释,多的意思是多样,中国宗教、民族、族群、语言、风俗等极为丰富多样,却又安然共处。文明由价值支撑,中国文明多、久、大的经验事实说明,中国价值观之普遍程度是极高的。

具体而言,仁是人类迄今所发现之最为平易、又最为高明的价值,因而是最为普适的人类核心价值。基于仁的中华价值观体系,也即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以及人之间、大大小小的人之间保持和谐,完全有资格成为人类的普适价值。中国人的天命正在于把这些价值贡献于世界。

但从事这一工作,首先要清楚,中西价值观不是对立的。两者确有不同之处,但这种不同不是表现为,西方偏于这一端,中国偏于那一端。如果是这样,面对偏于这一端的西方价值观,偏于另一端的中国价值观不过是个格格不入的他者,两者只能相向而立,而难有交集。如果是这样,在世界格局中日益重要的中国,只是让这个世界多样一些,却不能让这个世界好一些。

笔者力图说明,中国价值观的整体结构是,以仁为本,基于允执其中之智慧,中国价值观在个体与群体、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保持平衡。孔子发现、阐明了仁,中国人在漫长历史中大体践行着这一套可普适于全人类的价值体系。这样的价值观体系,中国人若力行不已,若被中国之外更多人接受,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一些,此所谓“美美与共”。因此,今日中国人肩负一项不可推卸的普遍历史责任:率先践行这一中国价值观,以向世人示范,仁以为人道,允执其中,不偏不倚,于人、于己都更好一些。

当然,相对于偏于一端的西方价值观,力图保持两端平衡的中国价值观或许不够清晰决绝,甚至在学理上要予以清晰表述,难度也颇大,因为今人的头脑已习惯了单线的逻辑推理,而不习惯于多因素平衡中的复杂思考。但是,人的生命、人所能生成之秩序,怎能清晰决绝?中国价值观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平衡、周全、顾此而不失彼。今日中国学者的责任正是把义理上更为复杂的中国价值观,用明白的言辞表述出来,告诉所有人。

中国人应保持开放心态,以西方或其他文明的价值观,丰富、深化自己的价值观。其实,开放而好学,本身也是中国价值观,甚至可以说是其基础。各文明之间双向的、多向的开放而好学,乃是人类普适价值体系生成之不二法门。

总而言之,中国价值,仁而已矣。明乎仁,中国价值观的构造之道、具体内容与践行之方,都在其中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2][3][4][5]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人民日报,2015.3.4.

编辑 阮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