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模式创新探讨

2022-06-08

金波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保持企业活力和追求最大利益的保证,可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加之有限的市场空间与资源约束,集群内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合作性竞争普遍存在。相较传统的对攻性竞争,合作性竞争既可维持企业的活力,又可推动集群内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在成本、技术、管理、市场以及政府支持方面取得比较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产业集群;企业;合作性竞争;对攻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3-0080-05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拓展模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甄别与扶持框架(编号:13YGA790091)

作者简介:金波(1976-),黑龙江省绥化人,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关系的普遍形式,同行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但在不同的产业组织状态下,企业间的竞争状况也会出现差别。企业间的竞争,在各企业散处各地的传统产业状态下,往往牵涉企业少,传导性较弱,破坏力较轻;而在产业集群内,竞争则牵涉企业多,传导性很强,破坏力很重。当前,由于集群内诸多企业频频进行传统的对攻性的竞争,已经导致双输,使得企业和集群都不能顺利发展,因此,选择适当的竞争模式已是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企业在一处密聚,联系紧密,又会共享很多设施、资源和信息,外界会把集群内的企业视为一体,企业也会要求集群内企业一同对敌,所以其群内的各个企业,具有合作的基础。为了集群内企业的共同利益,也为了避免双输局面的产生,必须创新竞争模式,避免对攻性的恶性竞争而进行合作性的良性竞争,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在合作中适度竞争。

一、创新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模式是产业集群及集群内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产业集群是产业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进而吸引一些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形成一种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准市场组织。[1]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这是产业集群模式的雏形,产业集群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后期和知识经济时代三个时期。如今,已遍及天下,并呈现出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程度同步共进的态势。

与传统散居各处的产业组织模式相比,产业集群组织模式明显高效,使得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其他组织形式不具有的竞争优势。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出了强大的集群效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于空间上的拉近,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活动变得频繁,这是一种主动加被动的拉近。交流的便捷性,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集群内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为媒介,使企业可快速精准高效地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合作意识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区域优势是催生相关厂商们的共同合作的土壤。企业之间通过产业集聚组织形式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聚集,地理空间上的拉近使得企业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变得更加便利,能够及时发现不足,进行生产技术和产品的革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强大的集群生产能力、高效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外部规模经济。网络化是产业集群的一大特征,化使得企业之间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寻找商机,有效地链接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加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减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自立能力。专业化和集中化是产业集群的另外两大特征,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使得产业集群能更容易地创造一个可观的市场需求空间,增加市场的产品需求量。产业集群还具有巨大的区域品牌效应,可稳步提高整个大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竞争力。[2]

作为工业化的典型特征之一,产业集群的诞生离不开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产业集群是动态的,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很多集群,如日本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保存发展了自身,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市场占有份额也不断扩大;而有的集群,如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工业群,则慢慢走向衰落。尽管身处于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动机仍然导致了企业间普遍而激烈的竞争,而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严峻性,使得企业之间互相对攻性的恶性竞争频频出现,不仅最终导致企业之间陷于内耗,导致双输,价格小于边际成本,利润减少,创新能力削弱,消费者忠诚度降低,还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严重阻碍产业集群的发展。

目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产业集群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对攻性的恶性竞争更显严重,已经严重妨碍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如何规避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问题,制约着产业集群及集群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引起企业、政府及学者的普遍关注。

二、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存是马歇尔总结的产业集群所具备的六个方面的特征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尽管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但每个企业作为各自独立的经济主体,追求各自不同的经济目标,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负责,因此表现为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关系。

(一)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企业追求最大利益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经商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有不断竞争才能降耗增效、扩大销售,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产业集群内同一专业化领域的多个中小企业拥有相同生产技能、原材料、技术水平以及市场,这就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发展壮大,改革与创新都不开竞争,只有善于竞争,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集群内横向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产业链同级水平的企业,俗称横向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最常见最为激烈的一种竞争类型莫过于横向企业之间的竞争。这是因为这些企业在资源,技术、管理以及市场方面的竞争最为激烈。短期内的合作难以掩盖企业之间持续的竞争。如浙江义乌小商品集群,作为国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集聚着大量中小企业、店铺,因其各自产品的同质性,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其满足了完全竞争模型的五个假设,即原子性假设、产品同质性假设、充分信息假设、机会均等假设和自由进入假设,可以近似将这类集群看作为完全竞争市场。因为完全竞争必将导致最终产品的价格趋近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较低,其扩大规模、技术创新与竞争实力提升的能力较低,集群活力下降,集群最终将趋于死亡。[3]身处这类集群的企业,必须将企业发展的重点转变为非价格竞争,不断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才能避免低水平的竞争,集群才能实现良性的持续发展。

二是集群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产业链中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也存在竞争,此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称配套企业间的竞争。在现实中,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做配套,即中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普遍存在。这类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分工明确,而且集群往往产生于以专业化、互生性为特点的产业链中。由于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中资源有限,企业空间上的密集分布使得临近企业之间不可能孤立存在着,他们之间必然要发生联系,而相互间的资源竞争也居多。

(二)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

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已成业界共识。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不同的类型,这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有限资源共同使用的合作。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特定地理区域上的集聚使得区域资源变得紧张,企业不得不去竞争资源。无序竞争损人不利己,有序竞争实现共赢,有序竞争是企业之间通过有效合作而最终达到的一种最优化的结果,可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第二,专业化分工的合作。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得社分工越来越精细,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日渐通行。现在仅凭单个企业很难完成所有的生产过程,因此很多企业基于自身竞争优势仅保留最具效率的核心关键环节,把其它环节交给更具优势与效率的企业完成。这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合作方式,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它所带来的外部经济信用关系、知识的创新和扩散等,使得这种合作模式被大多数的企业所采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区域的限制对于这种合作的制约也会越来越小。

第三,知识技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对于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交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隐性知识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加重要。空间越近,交流越多,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是隐性知识传播的最佳方式。集群内企业空间上的集聚,大大提高了企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程度,有效缩短了企业的学习过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四,为了共同扩大市场空间的合作。市场越大,利润越大。企业家们为了共同扩大市场空间而选择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产业集群内企业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中小企业受限于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很低,根本不能够和大企业相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很弱,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扩大市场。但是这种合作一开始并不容易,中间也要经历多次磨合和阵痛,但是坚持下来就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合作性竞争是产业集群及集群内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共生理论是合作性竞争理论中认可度较高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合作为共生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不仅不排斥竞争,反而倡导适度的竞争,认为适度的竞争有益于共生现象的出现。作为同一共生体内部的共生单元,共生企业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与兼顾共生体内其他企业的利益,企业将站在更高的高度着眼于长远的利益与长久的共生关系,那些非共生企业间的替代竞争关系将被逐渐替代。[4]也就是说,合作性竞争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共生发展的一种合适的模式。

集群内企业采用合作性竞争模式,会取得资源利用优势、组织优势、社会资本优势、知识交流优势以及市场优势等一系列优势,从而有力促进企业及所在集群的发展。

(一)资源利用优势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等,每个企业都不可能独享其中一种。单个企业“吃独食”,会导致个别企业在资源利用上大手大脚,虽然短时间内会得到巨大的利润,但由此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企业自大、官僚主义、技术滞后、人才懈怠以及企业关系失和等,将会直接妨害企业的持续发展,进而妨害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开发利用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和有序经营,能促成企业顾全大局,进行良性竞争,从而形成稳固而持久的竞争力。[5]

(二)组织优势

市场组织、网络组织及科层组织,此三者为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市场组织,自由开放,具有灵活性,其竞争方式为完全竞争或者接近完全竞争;稳定性则是科层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网络组织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完全竞争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这种市场结构非常不稳定,企业间容易发生过度竞争,使企业发展偏离轨道,丧失市场,最后走向衰亡。完全垄断使市场价格抬高,短时期内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但是由此造成的资源大规模浪费,使得这种市场结构模式在配置资源方面捉襟见肘。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于网络组织。[6]网络组织结构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接近完全竞争模式,集群内的资源配置得到最大优化,生产成本降低;而由于集群内交易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高,相对于外部市场,这种组织结构又兼具科层化优势。网络组织关系稳定与灵活兼备,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主体作用,又可以进行必要调控,使得企业能更好的发展。

产业集群环境下,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学习和技术更加主动,集群品牌更加强大,市场占有更加广泛,使得整个产业集群的利润空间潜力提升,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可以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一个良性、稳定、资源配置合理的内生机制。

(三)社会资本优势

企业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共同规范及态度,是企业取得互相信任的基础,并由此形成企业发展所离不开的社会资本,如关系资本、参与资本及网络资本等。产业集群的集聚要么是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要么是政府政策的吸引和撮合,不论何种情况产业集群一开始的集聚就包含了初步的信任,合作越愉快信任感也就越强。信任由此成为整个社会资本的核心,促成集群内企业之间实现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学习,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交易成本持续降低,进而集群的经济效益整体提升,产业集群更具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会因为信任就放低了对“对手”的警戒,反而使得竞争更加有力量,而且这种竞争是良性的互相促进的。

(四)知识交流优势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可以分为硬件创新和软件创新,硬件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软件创新主要指企业文化创新。产品创新使得产品具稀缺性,可以使得企业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生产过程中装备需要得到改进,生产制造流程需要更加科学化,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完成。创新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使组织管理成本不断降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一种硬实力。企业文化的概念包括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企业文化可谓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借此可以不断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成就感。企业文化如果能够建立好、继承好、发展好,会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学习和交流是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足够的信任,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则无法建立。基于网络式的产业集群组织架构,这种稳定性的组织形式,为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提供了基础,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就能够常态化。产业集群由于空间上的集聚性,使得企业之间主动和被动地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一旦建立起交流通道,区域内的知识传播和扩散速度是十分高效的。企业追求最大利益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需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技术的学习,并在这个基础之发挥各个企业自身优势,对已经学习来的新技术进行二次创新,进而进一步推动企业之间的再交流、再学习。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良性的循环,使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了知识交流优势。

(五)市场优势

在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合作性竞争的各种优势中,优势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市场优势[7]。企业回根溯源,就是谋求盈利,赚取更大利润。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合作性竞争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共享、知识传播、信息流通以及技术的创新,从而产生强大的产业集群凝聚力和外部规模经济。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从开始就领先于其它企业或者具有领先其它企业的实力。交易成本、沟通费用和学习费用的降低使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从历次世界经济危机来看,那些采取合作性竞争模式的产业集群,总能够较强地抵御市场剧烈震荡带来的挑战,也总是从经济萎靡的状态下率先复苏。

四、结语

竞争是企业关系的常态,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竞争的主要模式包括横向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与有限的资源和市场空间,使得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增大,合作的类型日趋丰富多彩,有限资源使用的合作、专业化分工合作、知识技术合作以及市场合作。传统的“鱼死网破”的对攻性竞争关系已经慢慢被淘汰,产业集群内企业若想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经济、资本节约、联合创新以及政府支持,同时又保持行业竞争力以及利润最大化,就需要集群内各个企业采用新的合作性竞争模式,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在合作中适度竞争,从而找到集群内企业间平衡发展的均衡点,使合作创新成果得到公平分配。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性竞争模式在组织形式、社会资本、知识交流和产品市场上的绝对优势,越来越被广大企业家所认可。这种新型竞争模式势必将带动产业集群实现持续、健康和高效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消费市场间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3,(2):34-38.

[2]陈晓静.我国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证[J].社会科学家,2014,(8):55-59.

[3]杨槐.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21-122.

[4]杨英法.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5]袁家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的动力和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4,(10):74-77;95.

[6]黄中伟.网络结构:产业集群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J].求实,2004,(5):36-38.

[7]朱智洛,沈天昌,何冰雁.碳排放、贸易结构与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2):63-6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