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科学活动“系列主体”的语境指认

2022-06-08

吴建国

(南京邮电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当下科学哲学的剧情迷乱和观者困惑,是因对科学活动的“系列主体”区分不明、指认不清。基于不同理论语境中的科学活动主体的角色区分与深描,由此勾勒几种理论的语境差异与演展进路。理解了科学活动的系列主体指认区别,可更清晰地找到科学“发现说”与“建构论”的关键区别,厘清知识社会学时期的“知识二分”与“主体指认二分”现象,解说SSK与ANT的异同关系,明白马克思与这几种理论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科学知识;科学发现说;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行动者网络理论

中图分类号:B0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27-04

收稿日期:2015-01-06

作者简介:吴建国(1965-),黑龙江克山人,哲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

随着对“科学活动”的解说理论从“发现说”进入“建构论分形(科学知识社会学SSK\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等)”时代,对“科学知识”也进入了“碎象”时代[1]。尽管“科学知识”是指客体世界的说明书,这是在科学“发现说”与“建构论”语境均可成立的定义。但这定义联结复杂的“谁”系列主体指认问题:谁写的这说明书,这是制造主体问题;谁能获得它,这是发现主体问题;谁来鉴别真伪,这是认证主体问题;谁能持有,这是持有主体问题。尽管科学活动相关研究的文献已多不胜数,但在系列主体指认上,至今仍然不分不明,使得科学哲学“现代分形”让人愈发困惑。因为众多相关理论虽然都是描述“科学活动”的剧本,但所呈现语境的场景设置、角色设置、角色特征都有差异。从究问科学活动的相关主体区分入手,依科学发现说、知识社会学、SSK、ANT的语境演展进路,把这些理论所设置语境的几种科学活动主体(制造主体、发现主体、认证主体、持有主体)角色进行勾勒与深描,把场景变换给予特征比对性解说,可以减少剧情迷乱和观者困惑。

一、科学发现说语境的“系列主体”指认

科学“发现说”,是“建构论”产生之前关于科学活动的传统解释理论。在“发现说”语境中,只有“真知识(即真理)”与“假知识”的区分,或者说只有“对、错”问题,没有“优、劣”之别;科学活动主要涉及四种主体(制造主体、发现主体、认证主体、持有主体)的角色指认:

“制造主体”,归于“造物主”。认为科学的制造主体与客体世界的制造主体是同一的,是那个不但制造客体世界、也同时撰写说明书的造物主。当然,对造物主是什么?却有着不同的指认:或如宗教认为是神主(上帝等),笛卡尔仍然强调“我们不是自己的原因,只有上帝是我们的原因”[2];或如黑格尔认为是既非神也非人的“绝对观念”;或者认为是客体世界的自我生成。被指认的造物主虽然有差异,但共同点是均为“非人类”,也都没把所制造的说明书直接交给人类,而是撕碎后埋在“现象”之土中,让人类去自己发现。“在科学的最初年代,人们相信真理就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收获;就像是成熟的庄稼,只等人们去收割采集。”[3]科学发现,在此是指人类获取造物主所埋藏说明书。“真理预设”,至今在现代社会成员的观念中也没消失,甚至在科研工作者观念中也没清除。其中,“神创真理”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盛极一时,至今几大宗教仍然宣传这种思想。

“发现主体”,归于科学家。谁能够获取到这份说明书?此时,认为是具有理性能力的人类,或认为只有人类,甚至只有人类中受到造物主恩赏的智者,才可以通过“发现”活动而获取,并把这理解为造物主预先确定的主体安排。或者说,造物主所写的这份说明书,是需要由科学家这类智者来发现的;当然,科学家也只能发现那些造物主让其发现的部分。此时,科学家作为受造物主恩泽的智者,去发现这份说明书是智者对于造物主的义务,是对于民众应尽的责任。科学家们在追寻与拼凑那份说明书的过程中,从经验中总结出一些有效方法(即科学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会提高发现的效率。普通民众不具有发现的特殊能力,最多只是学习与运用者,是科学的享用者。

“认证主体”,归于科学家共同体。那些被发现的知识“真是”属于造物主撰写的那份说明书?这就需要通过一个认证机制来确认所发现知识的真假。此时认证原理是:相信同类中被认证主体“确认为真”的那份知识就是造物主撰写的。谁是这个认证主体?科学发现说视域下,造物主隐而不现,民众不具有认证能力,个别科学家不具有认证的社会公信力,甚至权威科学家也不具备;只有作为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家共同体,才具有这份公信力。也就是说,科学家共同体是科学的认证主体。只有在通过这份科学认证后,科学家共同体才会把被发现的知识,当作科学知识(或称真理)写进教科书,供民众分享与使用。

“持有主体”,归于全体民众。作为发现主体的科学家、作为认证主体的科学家们,无疑属于科学知识的持有主体。民众也有持有科学知识的强烈意愿,也有从科学家那里分享科学知识的权利,因此也“可以”成为持有主体。此时,作为可持有主体的“全体民众”,还不能等同为“人类社会”;前者仅是范围意义的所有个体的集合,后者却是由所有个人结成的、可由“政府为代表来行使意愿”的一个结构体。此时,科学相关的活动,被认为本质上是个体的行为,而不是社会的行为。民众所能做的工作,仅是分享、学习与运用科学知识的活动。

二、知识社会学语境的“系列主体”指认

在马克思之前的时代,虽然笛卡尔等个别英才已经对科学的“制造主体与人类无关”产生怀疑,并开始倡导把“造物主”作为形而上学内容来努力“去除”,但这还只是个别的英才表现。而在马克思的“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思想进入社会之后,这种“去除”开始蔓延为群体共识。20世纪后的学者们,开始认识到“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均渗入了人类及其社会的因素,而且这种“污染”还不可避免;开始从认识论角度看问题,发现“人类”因素不但外在地进入了科学的发现与认证工作,而且也内在渗入到知识本身;从而导致20世纪20年代之后,“知识社会学”语境开始形成,知识被区分为:没受人类因素影响(没被污染)的纯粹知识、受到人类因素影响的非纯粹知识;也由此形成科学“发现说、建构论”混合设置的语境场景。从此,知识,与“真理”不再同义,对于科学知识仍然只有“对、错”问题,对于非科学知识出现“优、劣”问题;在知识的“制造、发现、认证、持有”主体上也呈现“指认二分”现象。

“制造主体”二分为:造物主、人类。在科学知识领域,制造主体仍然被指认为造物主;这也可以说是“建构论”给“发现说”保留了最后的城堡。在其他知识方面,制造主体已经被指认为人类,即其他知识已经被视为人类制造(至少是“参与”制造)的产品,是人类为使用客体世界而按自己的理解来撰写的说明书;然而,制造主体究竟是指“人类中的科学家”,还是指“人类的社会”等精细说明方面,还没有定论。也就是说,究竟是“社会因素”通过渗入科学家来(参与)制造知识?还是“人类的社会”作为主体来制造知识?对这两个问题还没能形成共识。

“发现主体”,二分为科学家、人类。此混合语境中,对于非科学知识而言,其“发现”工作本身就是“制造”工作,发现主体就是制造主体;但对于科学知识而言,发现主体仍然与制造主体不同。此语境中,一切知识的发现主体属于“人类”这一点是明确的,但被二分为“人类的科学家、人类的社会”。一种情况是仍坚持科学发现主体是,作为人类个体的科学家;但对科学家是“被造物主特选安排的智者”产生怀疑,开始把科学家指称为民众中那些已经发现科学知识的个体的人。另一种情况是,认为发现主体不是人类个体的人(科学家),而是作为民众的结构体的“人类的社会”,认为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产物。

“认证主体”二分为:科学家共同体、人类的社会。此混合语境中,一种情况是,仍然将认证主体指认为科学家共同体(延用科学发现说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社会”只是“科学家共同体”的外在环境,只对认证工作速度产生影响。另一情况是,将认证主体指认为人类的社会,而不再仅是科学家共同体这个“小社会”的事;人类的社会,不再仅是科学家共同体的工作环境,而是拥有公共知识系统控制权的“主体”。这两种认证主体指认,只是“大、小社会”范围上的差异,但对认证工作的方式理解上没有差异,均是采用“逻辑推论+实验裁决”方法。但此时已经将“科学认证”,不仅理解为按照“认证标准”(科学规范)进行科学知识划界,而理解为应用“认证标准”进行的知识领域的地位与权力斗争。

“持有主体”二分为:全体民众、人类的社会。此混合语境中,一种情况是沿用科学发现说观念,认为持有知识仅是民众的私人之事,“人类的社会”仅是在私人持有知识方面做些鼓励与提供便利条件。但另一种情况是,已经看到“人类的社会”拥有公共知识系统,控制着这个公共知识系统的知识吸纳与让民众分享方式;也就是说,看到持有主体是人类的社会,而民众持有知识只是“人类的社会”的知识分享计划的表现,有些知识并不在分享计划之内。

三、SSK理论语境的系列主体指认

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大学成立“科学元勘小组”,主要成员包括巴恩斯、布鲁尔、沙宾和皮克林等。他们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指证科学知识的制造主体也是人类的社会,科学发现“就是制造科学知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简称SSK)。SSK出现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正统地位和学术话语权,从而用科学“建构论”彻底终结了科学“发现说”,把包含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全部打回到“人造工具”原形,结束了“知识二分”时代。从此,科学知识也不再是真理,而是按认证规范在社会中取得优势地位的知识。SSK语境中,一切知识(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均是人类“社会制造”的产品,不存在“对、错”问题,只存在相对于某种标准的“优、劣”问题;其中,科学知识仅是人类建构的最好用的最接近真理的知识,从而彻底统一了制造主体与发现主体;所以科学活动只有如下“三个主体”归属指认问题。

“制造主体”归于:人类的社会。一方面,SSK把知识泛化为一切建构在“人类的经验”材料基础上的理性产品;或者说,把一切知识作为人类经验相关的认知产品,都在“建构论”的平台上同质化了。这种同质化的意义,并非是否定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的差别,反而恰是能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更好地区分差别。另一方面,SSK认为科学知识的制造,总是在前人、他人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在接力式的社会性建构活动中不断完成的,是在当时社会所能提供有物质条件下完成的,是在社会的规制作用下完成的,体现着社会诸种利益主体的现实博弈。所以SSK强调,制造主体是人类结成的“社会”;由“政府”代表“社会”行使着对科学知识制造的控制,是“社会”的强大力量让科研步入“大科学”时代。

“认证主体”归于:人类的社会。SSK语境中,认证主体也不再是科学家共同体,而是“人类的社会”。它强调科学认证,是“人类的社会”整体性负责的事,而不是少数专业人士内部的事。它把认证的工作方式理解为“逻辑推论+实验检验+民众接纳”的社会竞争,认为如果“被制造的知识”不能在社会竞争中获得地位优势,就不能从社会那里获得“科学知识”这个荣誉称号。当认证主体囿于某个地域性社会时,通过此认证的科学知识也仅是地方科学知识;而如果认证主体是国际社会,通过认证的科学知识就是人类社会的科学知识。当这个认证主体仅限于一个人范围时(即没进入“民众接纳”阶段),能通过前两阶段认证的,就是“私人科学知识”;可以用此来解释私人的“科学知识、非科学知识”分类问题。

“持有主体”归于:人类的社会。SSK已然强调知识的“制造、认证”两个主体均为“人类的社会”,那么“人类的社会”也自然拥有这“持有主体”的权利。人类的社会,拥有公共知识体系,以供社会全体成员分享;也行使着对知识是否可被接纳与分享的选择权利。此时,“人类的社会”作为所有知识的持有主体,对民众的学习、运用行为,负有监督、促进、禁止等职责。如关于毒品生产等对于社会有害的科学知识,是不允许民众学习与运用的;甚至对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国际社会也“行使”对地域社会(国家)的持有权限制。

四、ANT理论语境的系列主体指认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简称ANT),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卡龙、布鲁诺·拉图尔、约翰·劳提出的SSK变种理论,形成巴黎学派。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明确阐明了ANT理论,主张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新的行动者。拉图尔曾以布鲁尔的强纲领为指导,对科学知识的生产进行微观研究,与人合著被视为SSK的重要文献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一书,但1986年该书出第二版时拉图尔将书名去掉“社会”[5],这标示其已经转向ANT。1992年拉图尔在《社会转向之后的进一步转向》书中,公开提出抛弃布鲁尔的强纲领。可以说,ANT源自SSK,它在科学活动的主体指认上有别于SSK。

SSK把科学活动的“制造、认证、持有”主体皆归于“人类的社会”,ANT则把科学活动的主体都变换为“行动者网络”。而所谓“行动者网络”仍然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社会”,只是它的基本单元由“人”变为“行动者”。行动者,可视为是“人与其可支配物”的“结合体”。当“可支配物”要素被缺省,即行动者仅剩“人”时,“行动者网络”就是传统意义的“人类的社会”;而当缺少“人”这要素时,“行动者”就是通过“代言人”参与知识制造的物体。这“结合体(准客体)”,如人与刀结合成“刀客”,既可被视为具有行动能力的客体,也可被视为如马克思所说还具有“无机身体”的人(主体)。行动者可以相互作用(ANT诉诸为“转译”),从而形成具有“知识”产出功能的动态结构网络,也即另类意义的“社会”生产活动。在ANT中,非人的行动者可以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来获得主体地位、资格和权利;从而科研工作者、仪器设备、对象等,依靠“转译”结成实验室这个局域网络,由局域网络相互联结成一个行动者网络整体,从而“铭写”出知识。

ANT强调与SSK的区别,主要办法就是侧重强调对“物的因素”在“社会”中作用的重视。而SSK批评ANT时,则侧重强调科学活动是“人类的主体”活动,而“行动者”存在着主体能力、资格方面问题。对此,ANT采用“代言人”这个办法,来解决非人行动者的主体能力与资格方面问题。ANT在把制造、认证、持有等主体指认给“行动者网络”,与SSK把三种主体指认给“人类的社会”在原理层面等同,ANT只是把主体范围被扩大到“物的因素”。

但SSK\ANT两者所说的“社会”,都与马克思所指不同。马克思语境下“社会”单元,既不是SSK所说的传统的单纯的“人性主体”,也不含有ANT为“物”虚设的“代言人”,而是以可支配物作为无机身体的、能动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单元,既不失人性主体,也包含物性因素;既看到SSK忽视科学活动中的物性因素,也看到ANT没坚守科学活动中的人性主体。

综上可见,理解了科学活动的系列主体指认区别,就能更清晰地找到科学“发现说”与“建构论”的关键区别,分析知识社会学时期的“知识二分”与“主体指认二分”现象,明白SSK与ANT的异同关系,解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这几种理论的关系;就能消减科学哲学因相关主体指认不分不明而呈现的现代迷乱,也能认清ANT那种让科学活动隐形失去人性主体的危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建国.建构论语境下的科学知识“碎象”与“重塑”[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2]笛卡尔,关文运.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

[3]梅多沃,蒋效东.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7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5]拉图尔,伍尔加,张伯霖.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责任编校:赵立庆]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