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制定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普惠性政策

2022-06-08

特约记者 孙兴伟

一轮新的留学归国潮和回国热正在涌来。截至2014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80.96万人,其中2014年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人。“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总数预计超过5000人。

为了鼓励留学人员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人社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留学回国人员自主创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将每年数十万留学回国的毕业生纳入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范围。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次绝佳的历史机遇。

在扩大留学回国政策覆盖范围的同时,银行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设计符合留学人员创业特点的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通过以知识产权、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质押抵押等新的融资方式,提供开户、结算、理财、国际业务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我国将全面加大对留学人员回国创立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2015年,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迎来了一个回国就业创业的春天。

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是创造人才红利、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5年,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国资委、中科院、外专局等部门将继续按照“千人计划”职能分工,开展人才选拔、后期服务和政策创新工作,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预计引进1000名左右优秀人才。

从人社部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到教育部的“长江学者”项目,从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到卫计委的“国家食品安全532人才计划”,我国“千人计划”中三分之一的入选者都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国资委继续推动北京、天津、浙江、湖北四地未来科技城建设。截至目前,北京未来科技城首批参建的15家中央企业大部分已经建成,入驻人员超过2800人,吸引了160多名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加盟创业,获得了有力的科研和创新经费支持。中科院通过“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组建创新团队33个,凝聚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463名。

2014年,人社部指导各地“千人计划”服务窗口协同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生活待遇落实工作,国家“千人窗口”办理出入境和落户等手续12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2000多次;外交部积极为人才及家属颁发最长有效期、最长停留期限签证;公安部为458名“千人计划”人才及家属办理了中国“绿卡”,占首次获得“绿卡”总数的45.3%。

数据的背后,是我国鼓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在创业方面,人社部组织实施了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示范支持了68项创业项目,带动全国2000多项创业项目落地,教育部则继续举办“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

在资金方面,人民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留学回国人员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工商总局则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留学人员降低创业成本、减轻创业负担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人社部还首次建立了省部共建留创园协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目前,省部共建创业园总数达43家,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总数达305家,入园企业超过2.2万家,6.3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

科技部召开座谈会、举办展览,促进孵化器和创业园发展。欧美同学会新建4个留学报国基地,全年引进落户科技研发项目577项,投资总额45.3亿元,以项目带动引进博士以上人才共499人。

人社部积极搭建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了“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推介活动;科技部继续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成员单位的资源,通过创办品牌活动搭建引才平台;国务院侨办举办了“2014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第十二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活动;中国侨联开展“创业中华”主题活动,服务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

面对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留学潮和归国热,面对回国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分布日益广泛的新形势,我国在重点做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同时,也正在研究制定面向全体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普惠性政策,促进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就业创业政策的衔接,为他们提供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社会保险、安置落户、项目对接、融资服务、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服务。

实施更具吸引力、更具影响力的海外人才计划

如何把最具实力的海外人才吸引回来,如何让这些海外人才真正发挥作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人社部继续实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加强对各地为国服务活动的支持和指导,去年,人社系统共组织吸引各类海外人才回国(来华)服务达5万多人次,2.8万个项目与人才、资金实现对接。

大家齐努力,部门总动员

2014年,教育部实施的“春晖计划”共资助47批次共200余名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回国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动。中国科协依托“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向国内推荐了694名高层次人才。中国侨联坚持组织留学人员开展“健康光明行活动”,为一批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给他们带来了光明。

同时,共青团团中央主办了“2014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共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900多名海外学人参加服务。欧美同学会组织“千人计划”专家服务团系列活动、海外留学人员团体负责人座谈会等,积极发挥建言献策和服务作用。

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人社部以“千人计划”服务窗口建设为龙头,充分发挥114家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成员单位作用,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创业支持、政策落实等服务工作,加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教育部为近14万名留学人员办理海外学历学位认证,汇编了84所高校1万多个岗位需求信息,通过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对外发布,举办春秋两季留学英才招聘会。

外交部通过驻外人才工作重点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发现人才、联系人才、引荐人才。科技部充分发挥驻外科技处组资源,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举荐人才。中国侨联、中国科协、团中央、欧美同学会充分发挥联系广、渠道宽的独特优势,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引才工作提供服务支撑。

“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确保质量、宁缺毋滥”,我国瞄准国家急需、紧缺、薄弱、空白、关键领域,全力组织实施各项人才引进计划项目。

推行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引进体制机制

吸引真正有才干的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在海外人才工作中尤其重要。

2015年,我国将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市场配置决定性作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面向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两类人才主体,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市场,鼓励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合作。

同时,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在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中的自主权,推动落实引进人才可担任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中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政策措施。配合中组部编制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工作,编制外国人在中国工作指导目录,加强人才市场供需监测,为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指引。

2015年,人社部将稳妥推进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积极支持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激励政策的推广扩面,配合制定项目评审、经费申请等人才支持政策,加大对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宣传表彰。

汇聚“千人计划”服务窗口、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工作站、创业园,人社部将贯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引进海外人才服务机构,统筹为留学回国人才、回国(来华)专家等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建立“一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上下互动的海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2015年,人社部还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留学人员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开展政策宣讲、企业推介、就业创业、融入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活动。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登记、查询、网上办理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中国留学人才信息网和专家信息库建设力度,探索开展大数据、微信等现代化信息服务,支持各地举办好各类海内外人才科技项目交流活动。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