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校企共筑职场 舞台绽放梦想——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诚杯”职来职往大赛

2022-06-08

本刊记者 鲁玉婷

为给大学生提供求职实战演习的机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和诚汽车集团联合举办了第三届“和诚杯”职来职往大赛。此次大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搭建起学生与企业交流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职场氛围,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变能力,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实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共赢。

镜头一:展示最好的一面,让我为你留灯

来自云南的陈学宇就读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第一个上台的他略感拘束。在才艺表演环节,他展示了拿手的武术表演与诗歌朗诵;在“随机你应变”环节中,陈学宇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作了剖析。他说:“我希望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是了解自我,认清未来要发展的方向;其次要了解职业,对选择的道路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最后是了解社会,知道自己在这个舞台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评委陈静华(和诚汽车集团运营总监):你应聘的岗位是销售顾问,但你在自我介绍时完全没有提到与此相关的内容。在你看来,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

陈学宇:我刚才上台的时候有些紧张,通过自我介绍这一环节,不但缓解了场上紧张的气氛,还给自己一个调节情绪的机会。

评委陈静华: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我们的比赛只有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你需要通过自我介绍,给我一个留灯的理由。你的介绍大多围绕着自己的性格,在职业生涯中,这当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我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我需要你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我毫不犹豫地为你留灯。

陈学宇:谢谢老师的指点。

评委张建斌(和诚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总经理助理):假设你与你的同学在一个公司上班,他因睡懒觉而即将迟到,让你去门卫处帮他打卡,你会怎么做?

陈学宇:我不会帮他打卡。虽然在情理上应该帮这个忙,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今天我帮他打卡,明天他依旧会迟到。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催他赶过来。

……

经过“天生我有才”“随机你应变”“一锤他定音”三个环节的展示,陈学宇的朝气与正直给观众与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后的“一锤他定音”环节中,三位评委为他留灯,陈学宇如愿进入和诚汽车集团实习,在更宽广的舞台上秀出最好的自己。

镜头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家好,我是黄佳娜,请叫我Nana。”伴随着自信而清亮的嗓音,黄佳娜登台亮相。热情的她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销售顾问。黄佳娜平常在节假日兼职,从话务员到传单员,让她多有收获。“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抗压能力。我告诉自己,每天都要微笑,用微笑打败困难。你不认老,就会一直年轻;你不服输,就一直在战斗;你不低头,世界看你仍是挺胸绽放;你不放弃,谁也无法对你判定人生结局。”黄佳娜说。

评委陈静华:你好,Nana,你的简历很漂亮,但我有个建议——第一页必须写上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吗?HR每天要面对上百份简历,第一页上没有名字,会给他们造成搜索困难,这是做简历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黄佳娜:谢谢老师的指点。

评委张建斌:你在视频里说:“和诚汽车,我来了。”我想知道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黄佳娜:我平时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参加比赛之前,我全面了解过和诚汽车集团的相关资料。我对集团董事长叶良柱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你有什么样的眼界,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慢慢变强大。正如刘同所说的:“愿日后谈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

黄佳娜的落落大方征服了场上多数评委,“一锤他定音”环节中,六位评委为她留下了灯。黄佳娜如愿获得和诚汽车集团的实习机会,作为班长的她热情、自信、开朗,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很受同学欢迎。

镜头背后

深化校企融合,打开职场大门

“和诚杯”职来职往大赛借鉴热播的“职来职往”节目,将企业文化与学生就业指导相融合,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构成极大挑战。

在“天生我有才”和“随机你应变”环节中,选手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大学经历,并通过才艺表演来彰显自己的才能和性格。在“一锤他定音”环节中,面对评委们的犀利提问,选手们冷静思考、精辟分析、得体应答。经过激烈的层层角逐,30名选手从2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最终8名选手进入决赛,并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实习的机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富根说:“现在的学生大多喜欢待在寝室,不愿意走出去参加社团活动,这次大赛架起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打开职场大门,不仅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也为企业招聘提供了便利。”

深化校企融合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通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等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通过各类活动巩固合作基础,提升合作内涵。”徐富根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与浙江和诚汽车集团合作已有多年,从一开始的简单合作到如今的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关系更进一步。汽车学院团总支书记洪波说:“学院在举办‘职来职往’大赛前,第一时间联系了企业负责人。他们看了大赛方案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种竞选方式对企业招聘非常有利。从首届大赛至今,每一届活动流程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活动模式已经越来越成熟。明年,我们计划将这个活动推广到全校,让更多企业和学生参与其中。”

“和诚杯”职来职往大赛的举办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培养周期。“在比赛现场,评委们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学生品质、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忠诚度等。企业的关注点推动了我们对学生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礼仪的培养。学校的教学改革随着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慢慢调整,如邀请毕业生回母校讲座,外聘企业技术人才做兼职教师,以此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洪波说。

打开职场大门

在“和诚杯”职来职往大赛现场,评委与选手一问一答,一边是妙语连珠,一边是应对自如。2号选手侯婷婷说:“很荣幸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在参加比赛的两个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评委们指出我简历中的问题,教会我怎样自信地展示自己,选择适合的岗位,为未来的职场做更全面的规划。”

在大赛期间,进入复赛的选手均有机会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培训。学校安排两节课,详细讲解比赛流程与注意事项;企业则对选手们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包括文明礼仪、职场着装等。此外,选手们还可以参观企业各个部门及下属汽车销售点,亲身感受企业文化。

通过大赛,职场大门向学生打开。黄佳娜说:“我以前觉得只要自己够优秀就能被企业看中,但参加大赛后我发现,求职者应该关注用人单位的买点,而非自己的卖点。”

沈玲惠是首届“和诚杯”职来职往大赛的胜出者,通过这个平台,她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进入和诚汽车集团市场部工作后, 沈玲惠凭借着在校的扎实功底与实习期间的丰富经验,独立策划和执行了一场大型自驾游《爸爸,我们去哪儿》活动,活动安排新颖细致、流程顺畅,受到车主们的一致好评。沈玲惠回想起毕业后的经历,感触良多:“很感谢‘职来职往’舞台的历练与机遇,让我对今后的职场有了更精确的规划。这些年的努力与奋斗告诉我,机遇面前,脚踏实地才是关键。”沈玲惠说。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