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武汉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研究——基于微观政治理论视角

2022-06-08

陈 思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高校教师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职业自我认知,文章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在微观政治理论的框架下,从自我形象、自我尊严、工作描述、职业动机和未来前景五个方面对武汉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做出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观政治理论;职业利益;职业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4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有些教师在退休之后仍然留恋教师岗位,有些教师却在岗多年消极倦怠,同样的工作岗位,为什么教师们的心理反差如此之大。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对高校教师职业自我认知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1 微观政治理论

微观政治理论着重讨论组织里个人或者小集体,研究他们为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而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实施的各种策略(Hoyle)。Kelchtermans用几个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他指出微观政治理论研究的是组织成员中的个体差异,目标分歧,冲突和非常规手段。特别是在学校这一特殊组织里,每一项措施都从本质上反应了个体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增加了组织内部矛盾产生的机率。

2 职业利益

微观政治理论的一个中心假设就是组织成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驱使的。Kelchtermans把这些利益描述为教师的理想工作条件(Desirable working condition)。理想工作条件被定义为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和教师的自我满足方面都达到最高效率的情况。所有这些理想工作条件组成了教师们的职业利益。Kelchtermans把这些职业利益分为五类:①物质利益(Material interests),教师们在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上的,金钱上的或者基础设施上的条件;②组织结构利益(Organizational interests),组织结构利益跟学校的制度规章和教师们的职位,合同与工作性质有关;③社交利益(Social-professional interests),学校教师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他们的社交利益;④文化意识利益(Cultural-ideological interests),文化意识利益涉及到教师们的职业价值观,个人目标和在学校指导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⑤个人利益(Self-interests),跟个人利益有关的问题是在教学上什么对教师自身最重要以及他们希望成为什么类型的教师。

3 职业自我认知

职业自我认知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和身份的理解,Kelchtermans总结出了其中包含的五个方面:自我形象、自我尊严、工作描述、职业动机和未来前景。

3.1 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教师们对他们自己职业的一种描述,就是教师们把自身职业与非教师的职业区分开的方法。自我形象要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是一类什么样的人?我们与非教师之间有什么区别?” 同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教师为人师表,即表率,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高校教师更是知识的权威,人格的典范,形象更为崇高。教师常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个教师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及喜怒哀乐的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甚至,教师没有出现在他的学生面前,只要他的情况被学生知道,也会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是其他职业不具备的。所以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示范性,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有时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基于对自我形象的认识,高校教师们会避免某些行为,比如随意着装露,当众抽烟,说话带脏字,与别人吵架等。

3.2 自我尊严

自我尊严是关于教师们对他们教学表现的自我评价,“作为一名教师,我究竟表现得如何?”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教学态度是否端正,科学文化知识是否渊博,道德情操是否高尚,师生关系是否正常,教育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等。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师的自我尊严。另外,外界的反馈对教师们的自我尊严也很重要,反馈信息通常来自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来自学生们的反馈是最重要的。

3.3 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师们认为他们的工作包括哪些任务,为了把工作做好他们应该做哪些事情。工作描述说明了教师绝不是一个中性职业,这个职业一定会涉及价值取向和道德考虑的问题。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他们的工作仅限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解答问题,辅导毕业论文等。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他们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内容。正如韩愈在《师说》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传道”,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部分教师拥有更高的境界,他们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自己勇于探索勇于发现。然而也有部分教师热衷于自己的“副业”,忙于搞研究,当顾问甚至开公司,以至于忽略学生的教学,甚至长期让自己的研究生代替自己为本科生上课。

3.4 职业动机

职业动机是教师们选择成为教师和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所获得的信息显示,高校工作具有时间相对自由、工作稳定、社会认可度高和发展空间大等优势,这些物质上的因素比较明显。但是教师的职业动机还包括教师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属于教师们精神上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优秀教师尽管一贯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毕业后取得的成就,都往往看得很重,并且都喜欢珍藏学生们给自己的来信。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这些东西才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真正成果和人生价值的集中体现。

3.5 未来前景

未来前景体现了教师们对于自己职业前景的展望,它也体现了教师们职业自我认知的动态性。职业自我认知不是固定静止的,而是教师们的决策和行为持续相互影响的结果。

4 结语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古已有之,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为国家的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不仅直接影响到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而且还影响到对他们道德、价值、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培养和引导。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职业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鲁汉玲.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及其工作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2 晏怡冰.新形势下大学教师个人形象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3 赵荷花.谁使我们成为教师——论教师身份之特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

4 Kelchtermans, G. Who I am in how I teach is the message: Self-understanding, vulnerability and reflection[J].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 Practice, 2009 (2)

(责任编辑 高 平)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