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维修浅析

2022-06-08

洪卫东

(江苏金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500)

【摘 要】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混凝土坑槽发展的成因,并根据其形成因素,提出采取的维修操作程序,为坑槽维修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指导方法,以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维修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施工方便,路面行车平稳,舒适性好等许多优点在我国得到大量应用,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除一些农村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大部分干线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但沥青混凝土路面因自身的特性,路面发生损坏后修复要求较高,修复难度较大,并且很难达到与原路面同样的状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公路养护的经历,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 一般要求

沥青路面因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发生粒料、油石比不均匀、摊铺时混合料温度较低、搅拌不均匀、车辆刹车等因素造成路面坑槽,而路面坑槽对路面的行车舒适和安全影响较大,因此在日常养护中要做到确保坑槽维修的及时性、有效性,能够做到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防止病害发展和破损面积扩大,保证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行车安全。平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要建立的日常巡视制度和路况登记制度,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发现沥青路面坑槽、翻浆、沉陷、网裂等各种病害时,要认真做好巡查记录,根据对各种病害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提出采取的措施和方案,结合施工力量、路面病害情况、季节气候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日常养护计划。

(2)进一步加强计划和施工管理,根据养护计划做好养护材料、机械、人员等安排工作。确保养护工作按照计划实施;同时做好养护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在路面病害维修质量上能够达到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

(3)逐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养护水平,从而使坑槽维修的快速、高效、高质方面的要求能够得到保证。

2 维修原则

坑槽修补顺序根据病害“先重后轻”的原则确定。通过日常巡查,对于严重的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当天发现当天进行修复,对于轻微病害列入旬计划,确保路面平整无坑槽;对于路面裂缝等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可按月进行维修。如因基层原因产生裂缝以至出现坑槽的可采取先处理基层再修复路面的措施,达到彻底处治病害的效果。坑槽修补一般依据“小塘大补、圆塘方补、浅塘深补、斜塘正补”的原则确定,要能够基本上达到消除和控制病害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和目的;施工现场管理要做到施工组织周密和安全措施到位,坑槽维修须当日开挖当日修补结束。对于基层挖补不能当天维修结束的要采取设立标志牌并设立夜间警示灯。

3 维修程序

3.1 分析坑槽发生成因

要确保沥青路面坑槽维修的质量,就必须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坑槽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油石比控制不当,主要是油石比偏低,产生离析,粘结力差等因素而导致松散或裂缝损坏。

②施工时混合料温度较低,施工中碾压不及时,压实度不足,或者中、下面层层面污染,层间结合不良导致拥包或上面层脱皮损坏。

③路面结构防水、排水设施不健全或不合理,孔隙率较大或有细微裂缝导致路面渗水,形成水损坏。

④发生安全事故或机械故障导致燃油泄漏污染或高温燃烧形成路面混合料松散损坏。

⑤下封层施工质量不好,起不到防水作用,导致基层在路面渗水、排水受阻和行车作用下受浸泡的基层顶面变软,唧浆,路面变形,引发裂缝、松散、坑槽等病害。

⑥以往采用的石灰土或半刚性基层未成型或强度不足,导致路面在行车作用下变形,引发裂缝、唧浆、松散、坑槽等病害。

3.2 根据坑槽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路面坑槽由于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施工、行车等因素产生的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病害,可将基槽铣刨至面层稳定层,将槽底、槽壁清扫干净,在干净的槽底和槽壁上刷一层粘结沥青,再在其上随即回填备好的沥青混合料。

②如因基层破坏产生的病害,需将基槽继续向下开挖,按路面基层病害部位的开挖方法进行,将基层、底基层的松散混合料清除至稳定层面,然后用水泥混合料填充并视面积大小采用人工或机械压实至基层顶面,等待养护达设计强度后,用沥青混合料分层填实至路面。注意分层切割线不得重合,保持错开10~20cm。

③若属于路面排水不畅等原因产生的病害,应先通过设置排水系统使排水通畅后,再进行路面坑槽的修补。

3.3 坑槽铣刨的要求

①首先确定坑槽修复尺寸,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尽可能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连续范围内出现的坑槽,须进行整体维修,以保证沥青路面面层的平整美观。

②坑槽开凿要做到分层铣刨,每层深度一般不超过5cm,分层铣刨后形成阶梯状,槽壁要垂直,深度要一致。

③清理开凿后的路面废料,人工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再用吹风机彻底除去槽内残余杂物。废料不得随意废弃,特别不能撒落在边坡及排水沟等处,应集中装车运到固定地点以用于再利用。

④当开凿后坑槽底比较干燥稳固时,在槽底及坑槽侧面涂刷粘层沥青,一般可采用乳化沥青或石油沥青。当坑槽底部在沥青路面结构层时,槽底涂刷粘层油0.4~0.6kg/m2,当坑槽底部处于基层结构时,槽底涂刷透层油1.0kg/m2,坑槽侧壁涂刷粘层沥青在0.4kg/m3左右。如开挖的坑槽出现渗水现象,可在槽底开凿小坑槽用于蓄水,并将积水排出,用袋装水泥均匀撒布在坑槽内利于吸水和防渗。

4 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4.1 原材料

修补层为上面层时,考虑耐磨的要求,应选择集料为玄武岩的混合料,另外宜选择进口优质的沥青材料作为粘结材料,对于应急性修补可使用预拌冷补混合料。

4.2 混合料

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应和所修面层的级配类型一致,同时油石比应满足规范要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维修所用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因维修路面的混合料一般数量较少,修补时间较长,温度下降较快,为确保混合料与原路面的结合良好,一般将修补的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提高0.3%。

4.3 温度控制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摊铺温度。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应控制不低于150℃。摊铺时,应先用喷灯对原路面需加铺处进行预加热。

5 摊铺与碾压

5.1 分层原则

摊铺分层原则以每层4~5cm厚度控制,当坑槽深度不足4cm时,采取单层法摊铺碾压;当坑槽深度超过6~8cm时,应将沥青混合料分层摊铺压实,每层以4~5cm为宜,不宜低于3cm或超过6cm。

5.2 碾压机具

在日常小面积坑槽维修中,主要使用平板振动夯和手扶式光轮振动压路机,而在大面积和较为集中路段的坑槽修补,应考虑使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从而提高压实效益和压实效果。

5.3 碾压次数及压实度

当坑槽面积小于1m2时,用振动式平板夯将填补好的部分振动夯实。当坑槽面积大于1m2时,用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面层碾压结束尚须用光轮压路机碾压3~4遍。当坑槽较为集中,出现连续病害,铣刨长度累计达到20m以上,用10~15T以上的静载压路机碾压面层3~4遍。

6 验收及现场管理

6.1 平整度要求

为确保公路路面修补与原路面有较好的衔接,须做好面层的平整度控制及接缝处理。首先在摊铺沥混合料时根据压实系数控制摊铺厚度,并在碾压前做好与原路面的顺接。进行面层碾压夯实时,要随时用3m直尺(铝合金材料)进行纵横向控制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进行碾压,直至符合平整度的要求;另外,注意保证面层混合料的一致性,避免出现粗、细混合料不均匀现象,当有此类问题出现时,随时做好人工换填工作,接缝处须用振动平板夯多夯实2~3遍,以便接缝平顺,后用外热式电烙铁烫边封密。

6.2 现场管理及养护作业人员要求

在进行补塘前,必须按照路政管理的有关要求,设置齐全标志标牌,施工人员穿标志服戴标志帽,施工机械一律停放在施工作业区内。坑槽维修现场要求安全标志设置规范,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着统一标志服,同时必须有1名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1~2名驻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负责坑槽维修的进度和质量把关。所有人员在封闭区施工,不得擅自闯入车辆行驶区,在封闭路段设置和撒离过程中要迅速,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指挥来往车辆,确保安全。

6.3 时间要求

对于沥青路面坑槽维修,一般情况下能够及时修复出现的各种病害,即大小坑槽24小时修复;对出现特殊情况以及连续阴雨天气的情况下,坑槽修补要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当天开挖当天要完成主要病害的修复工作,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修复的施工标志要齐全,夜间要设置警示灯。坑槽修补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坑槽开挖后遇雨无法回填,致使坑槽长时间积水,损坏路基路面。冬季路面出现坑槽可当天采用冷补料进行维修,确保交通安全。

7 结束语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路面结构材料的不断改进,国内外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修复技术在不断的提升、发展,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的被运用到公路的路面建设中来,道路养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的总结新的经验,以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徐海军.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2004-09-04.

[责任编辑:汤静]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