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职多校区办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08

倪志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使得高等教育超常规、持续、快速发展,大学多校区办学因运而生。高等学校在收获多校区办学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上的新问题、新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多校区办学,探索高职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不但对于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而且指导高职多校区管理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该校两校区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如何在两校区形成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办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多校区办学;多校区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职院校管理研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R2013C009)

作者简介:倪志明,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0045-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个的多校区大学且迅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注入了崭新的活力。高校多校区办学在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教育资源、增加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都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如何发挥多校区大学的正效应而避免负效应的产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管理的效率?高校多校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就成了研究的热门专题。

一、多校区办学的涵义与成因

多校区大学是与单校区大学相对的一个概念,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这种不相连的校园在学校内部称为校区。[1]校区与分校不同,通常,分校有相对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包括人事、财务权,而校区则无。原中国教育委员会主管高等教育的副主任周远清曾用“五统一”来概括多校区大学:一是统一的学校主体,二是统一的机构和领导,三是统一的管理制度,四是统一的发展规划,五是统一的学科建设。多校区大学具有校区多,地区空间分散化;学科多,学科发展综合化;校园文化多样,管理复杂化;人员多,办学规模扩大化等特点。[2]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国内外都很普遍。我国多校区办学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历史较短,不过10多年,其形成的动机是为提高办学效益,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和社会推动,包括高校合并中形成的多校区、为适应扩招而新建设的校区以及异地办学而形成的多校区。[3]像如今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等高校都是通过合并形成了多校区,而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等则属于为适应扩招而自我扩张形成了多校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及其集美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等则属于异地办学而出现的多校区。[4-5]国外多校区大学办学历史悠久,长达百余载,其形成的动机是为实现普遍入学,动力主要来自社会,包括土地赠与大学和城市大学等发展而来的多校区。[6]国外多校区大学运行得成功的当数美国。

二、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虽然我国多校区实践才经历短短的10多年,但也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模式。我国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以条为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三种类型。[7]所谓“条”是指学校的纵向领导,亦称集权型,如由4所高等学校合并而成的新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等一些高校,在管理上采用的就是条式管理模式;所谓“块”是指校区或院(系)的横向领导,亦称分权型,如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后,成立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就是采用该类型管理;所谓“条块结合”是指学校根据各个校区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功能的不同,在加强校区管理的同时,又赋予校区一定的自主权,如东南大学等一批高等学校实行这种管理模式。[8]

“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优点是有利于全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行动,但其统得太死的弊端也很明显,导致管理跨度过大、信息传递不畅、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不高;“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优点是管理跨度减少,能有效地调动校区的主观能动性,但其缺点是放得太开,内耗增多;“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理论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兼有前两者模式之优点,又能较好地规避前两者之缺点,但如何把握“条块结合”的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成功案例较少。[9]

以上三种模式,在目前国内有限的多校区管理实践中,基本上也都处于探索状态,没有形成真正成熟的经验。因此,在实践中切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而应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本着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校区发展与学校的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进行功能的合理定位,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避免“水土不服”。

三、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区管理探索与实践

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机电学院”)为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扩大办学规模,在距老校区60公里外的海宁市长安科教新城建设一所占地400亩的新校区,从此有了老校区滨江校区和新校区长安校区。新校区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条件,突破了教育资源束缚的瓶颈,拓展了学校新的发展空间。从单一校区转变为两校区办学,亟需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模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方调研、理性思考,对确立两校区大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具有影响作用的内部因素如校区定位与校区功能、专业布局和专业建设、机构设置和管理效益、管理目标认同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讨。学校以“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高效运作”为管理目标,开展了适合高职教育特点和通过自身发展形成的两校区管理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了两校区管理运行的基本原则,做好顶层设计

浙江机电学院根据现有的管理特色,确立了“一校两校、统分相宜、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基本管理思路,两校区实行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统筹就是统一管理,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筹专业建设,实施一套管理体系,学校一切教育资源、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统一安排;分散就是新校区在学校直接领导下,进行教与学的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服务,该种模式优势是校区管理整体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多样性与高效性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二)科学确定校区定位与功能,发挥资源整合效益

浙江机电学院根据现有的办学规模和社会对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分析两个校区周围所处的产业经济带,按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要求和学校开放、合作、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有利于各校区的长远发展、资源的充分利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为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两校区的定位和功能布局。老校区周围分布的产业主要有信息经济、创意经济和总部经济等产业,为此老校区主要专业布局为制造业服务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和设计艺术类专业。长安校区周围主要有杭州下沙工业新城和大江东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为此长安校区主要专业布局为装备制造业类专业。两校区专业在学校的统筹下,积极对接、融合和服务周围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同时,两校区都预留了专业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资源整合效益。

(三)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确保两校区管理成本低、效率高

高职教育与本科大学教育在管理上最大区别是高职院校内设职能处室管理人员少,比较精简,效率高,这也是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浙江机电学院根据现有的管理传统和人力成本实际,确立了“统一领导、职能延伸、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两校区管理模式,学校的管理重心仍在老校区,职能部门根据不同管理工作的性质确定条块管理原则。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四个层面体现出来:(1)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条为主在新校区延伸管理,并在新校区设置派出机构——教务办和学生工作办,负责新校区的教务日常运行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2)新校区的科研产学、高教研究、招生就业、人事、财务、纪检监察审计、资产设备、成人教育与培训、图书、现代教育技术等工作以相关职能处室延伸管理为主,这些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两校区工作,统筹调配两校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达到资源共享;(3)新校区的行政、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以块为主,设置新校区相应的职能管理机构,确保新校区安全稳定、后勤保障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合作;(4)二级教学单位管理主体用三年过渡时间逐步迁移到新校区,过渡期内二级学院既负责新校区的具体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也负责老校区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这种根据不同管理职能而实施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管理人员投入少、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的经济型两校区管理模式,比较符合高职教育管理实际。

(四)理顺关系、明晰职责,建立两校区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目前高校多校区三种管理模式中,以“条”管和以“块”管两种模式,各相关职能处室职责和管理运行机制都比较单一,权限和职责都比较清楚;唯有“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相关职能处室职责和权限划分上需要把握一个尺度,职责和权限上会出现模糊和重叠现象,“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需要管理流程更科学,管理权责更明晰。为此,浙江机电学院建立了不同层面的工作机制,确保两校区管理关系理顺、职责清晰、管理运行机制完善。(1)在学校层面建立了新校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代表学校对新校区各项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和服务,其工作范围涉及教学管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后勤服务、安全保卫及常态化管理的方方面面;(2)在新校区教学和学生管理职能层面,老校区处室统筹工作计划、政策、制度,部门副职负责在新校区日常实施,两校区职能工作均向分管领导负责。在新校区的行政、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职能层面,直接向分管新校区管理委员会领导负责;(3)在新校区综合管理层面,新校区管理委员会建立新校区工作例会制度,检查和督促各职能处室完成新校区有关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新校区工作得到不断推进。总之,通过理顺纵横向关系、明晰职能处室两校区职责,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的相对简洁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了新校区的健康平稳运行,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两校区互联互通

浙江机电学院领导层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两校区办学效率及促进两校区互联互通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两校区校园信息化优先发展战略,学校投入资金,高标准、高要求建设新校区校园信息化,同时,改造升级老校区网络,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网络中心合署办公,专门负责两校区校园信息化建设。学校加快网络教学资源、网络通讯、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网络数据、网络图书管理等建设,实现两校区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使两个校区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成一体,促进两个校区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通过可扩展的网络视频会议服务系统,将两个校区的主要会议室和大教室直接连通,并与大容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融合,为远程教学、重大活动互动,重要活动直播,跨校区交流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两校区人员奔波,而且提高了两校区教学和管理效率,开创该校两校区管理运行新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海波,谢仁业.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8):23-26.

[2]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11-118.

[3]王永杰.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7-4-8.

[4]李泽彧.简论中、美多校区大学形成过程的特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8-22.

[5]杨承东,张宗舫.中外多校区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6(2):22.

[6]蓝汉林,岑红霞.中外多校区大学管理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5(4):37-39.

[7]夏祥伟.中外高校多校区(分校)管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5):77-80.

[8]胡继民.对中外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3):108-110.

[9]朱洵,舒时光.国内外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16-18.

[责任编辑秦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