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社会价值:高职外语专业发展新取向

2022-06-08

陈霞

摘要:伴随着市场机制推动下开放性办学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价值成为衡量高职教育专业的重要指标。从社会的视角来看,高职外语专业在适应产业需求、铸造实用外语、促进社会流动、塑造优雅人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重要的社会价值。高职外语专业在今后的路径选择上应深入与职业岗位的结合,强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外语专业;发展取向;社会价值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30301023)

作者简介:陈霞,女,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外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1-04

一、社会取向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新视角

高职外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专业,迄今只有短短数十年历史。与高职教育一样,高职外语最初只是作为普通本科外语的一种附属而存在。与普通本科外语相比,高职外语缺乏足够的历史积淀,在专业发展上长期受制于前者,被视为“本科压缩型”;在激烈的校内竞争中,则受到制造业、技术类等高职教育主流专业的挤压;甚至受到校外社会外语培训行业的冲击,以及中学外语水平提升的影响。①总体上,高职外语专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专业性不强、缺乏特色、功能不彰显、社会声誉不高、等等,从而导致专业存在依据受到质疑,未来发展前景不甚明朗。随着高职教育的崛起以及伴随而来的现代职教体系建构和高等教育的转型②,高职外语专业正进入改革的关键时刻。诸如战略方向确定,发展路径选择,以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等等问题,已成为亟需思索的重大关键性问题,也成为改革的根本目标。实际上,把观察的视野转到社会取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高职外语专业呈现出某些特质:(1)高职学生中学习外语的人群非常庞大,不仅外语专业几乎遍布所有的高职院校,而且通过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语教育教学几乎涵盖所有高职学生。这点与普通本科外语并无二致。(2)高职外语作为一种工具,通过本身的规模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填补了大量普通本科外语尚未企及的社会职业岗位,尤其是新兴的、中下层职业岗位。(3)高职外语专业强调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外语注重语言和文化、忽略实用性的重大弊端,体现出显著的职业针对性。

以上表明:(1)当前对高职教育的评价往往局限于专业技术层面,而忽略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这种功能所蕴含的长期、巨大、潜在的价值。(2)高职外语专业的社会功能,为普通本科外语教育无法覆盖、其他专业难以比拟、外语培训不可撼动,因而,真正体现出高职外语专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高职外语专业优势与价值的良好表达。(3)对高职外语专业社会功能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其专业水准不足之事实的否定。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社会功能会有效推进专业发展水准,专业水准的提升又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功能。

二、高职外语的四大社会功能

高职外语专业兼具高等性、职业性、语言工具性三大特征,从而使其在实现社会功能过程中焕发出独特的色彩。加强对高职外语专业社会功能的关注,将进一步深化对高职外语专业的认知、拓展其发展空间,并对高职外语专业未来战略确定、路径选择、形态塑造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职外语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产业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三个重大趋势:(1)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社会经济发展重心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开始向社会综合发展转变。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层面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在知识与技术的推动下,旧的岗位不断消失,新的岗位不断涌现,职业岗位得到整体性的升级、改造。职业岗位所涵盖的知识与技术发生了剧烈变化。在知识与技术的流动中外语能力成为重要的媒介。(2)人才复合化趋势进一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和精细化趋向,单一性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复杂化、多元化的需求,人才的复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趋势。对此,教育部门早已形成深刻认知。教育部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的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外语成为一种基础性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交流加剧。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不仅国外企业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中国市场,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参与了世界的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成为全球化企业。中国企业已经或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员工全球流动加剧。在此过程中,外语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在以上三大趋势推动下,整个社会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对职业外语人才大量、紧迫、强劲、持续性的需求。大量传统和新兴的职业岗位开始涉及外语,并衍生出空乘、会展、IT、物流、国际金融、国际会计等职业方向,涉及销售代表、服务商、小学教师、文职人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客户服务代表等新兴的职业岗位。适应这些岗位的人才均为具备外语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中,外语能力成为这些岗位的核心能力和重要标志,从而极大提升了职业岗位的含金量和人才的流动能力。这些岗位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服务业正在向现代化、精细化、国际化转型。高职外语专业通过与行业的紧密合作,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专业、编制课程、设计教学,形成了职业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

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产学合作的洗礼,目前,高职外语专业整体上规模庞大,占据了高职教育专业中的相当份额;职业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泛,深入到越来越多的职业岗位,为产业快速、持续、迅猛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二)铸造实用外语

长期以来,普通本科外语教育遵循学术性传统,专注于语言和文学两个方向,试图通过系统的学术性训练,使学生在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由于普通本科外语发展时间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具有较深的历史积淀,且培养的学生外语应用水平较高,人文素质较强,因此,代表着高等外语教育的主流取向。但普通本科外语教育的问题也恰恰在此。专业水准很高,并不代表职业能力很强。也就是说,单纯的外语人才并不适应当前人才日益复合化的历史性趋势。实际上,伴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加剧和人才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人才市场上并无太多的单纯为外语所提供的职业岗位,其所真正青睐的,是数量广泛的、具有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比之下,高职外语的实用性更为显著。长期以来,普通本科外语教育教学处于一种卖方市场,由于强调外语教育教学的语言应用和人文提升功能,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缺乏独立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目的性。如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追求高雅,未能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未来的生活需求。[1]而高职外语专业自产生之日起,就生存在普通本科外语浓重的阴影之下。在这种严酷竞争的环境中,高职外语专业更少考虑外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功能,而更多地注重受教育者个人的生存需求,也就是职业性需求,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普通本科外语的发展模式,即非常强调外语与职业岗位的结合。高职外语专业普遍坚信并且形成了如下理念:学英语与用英语“办事”紧密相连;学英语与用英语“开展业务”紧密相连;衡量英语能力不再是单纯的“漂亮英语”、“地道英语”,而是“能顺利开展涉外日常和业务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在专业设置上,高职外语基本上没有单纯的语言专业,而是与具体的职业相结合,形成了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教育等四大门类,职业性非常显著。根据2011年英语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麦可思),六大振兴产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排序情况如表1所示。人力资源市场对此做出的这种积极、正面反应,正是对高职外语强调职业性的高度肯定。

(三)促进社会流动

社会阶层的合理有序流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绵延不绝的动力。高职外语专业的重大社会功能之一即在于推动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这种流动,包括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从而极大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推动了社会的良性运转。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覆盖了数量庞大的基础阶层子弟。根据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在校生中广大工农阶层子女占绝大多数。《2012年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报告》(麦可思)显示,近3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85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学校达到343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27%,在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2]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定位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教育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通过就业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了中间阶层。高职教育正是通过为广大基础阶层人员子女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广大基础阶层子女向上流动进入中间阶层,从而形成了合理的社会流动,并推动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接受了外语教育。高职院校中外语专业和外语公共课的普及,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职高专英语类招生人数占高职高专招生总人数的5.28%;在1 168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 144所开设了英语专业。[3]另据有关信息,高职外语专业招生人数连续4年占总人数的5%左右,共133 692人(2010统计)。其中,商务英语占50%,应用英语占20.8%,英语教育占18.6%,旅游英语占10?6%。此外,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均开设外语公共课程,每年有数量庞大的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以及数量、种类繁多的外语资格证书考试。

高职毕业生通过掌握外语技能,顺应了终身教育背景下继续学习的大趋势,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个体的自我提升,推动着社会合理、有序流动。在当前,由于层次所限,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拿到的是大专学历证书,这导致毕业学子很难在第一次就业中占据较高的职业岗位。这种就业上的不利既是当前高职教育处于弱势的重要表征,也成为高职院校学子通过不断继续学习,实现向上流动的巨大动力。根据麦可思的调查,目前,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离职率很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社会流动性较强。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无论在水平流动还是向上流动中,外语能力均成为一种重要的指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无论是赴本科深造,还是报考公务员或进行劳动输出,等等,外语作为一种基础性、工具性能力,均成为决定性要素。

(四)塑造优雅人格

高职教育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而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低端的技能训练层面,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简单、粗糙,这种惯性也延伸到高职教育。同时,构成高职教育的主流专业是制造类与技术类专业,其注重操作性,强调技能的娴熟运用,这种取向弥散性也延伸至整个高职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流氛围。伴随着制造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市民社会开始形成。教育从单纯关注专业能力开始转向同时关注个人生活质量与品质。可以说,高职教育在整体上这种强调“制器”,忽略“育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在高职教育中,高职外语专业具有显著的语言工具性特征和优势,从而在人文教育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首先,外语教育并非仅仅是语言的传授,更是在语言的传授中兼具文化的传播。而一般情况下,文化传播过程中,那些健康、高雅的文化往往更易于优先成为传播的内容。这样,高职外语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人文熏陶,从而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育和健康心理的养成。这种熏陶与促进对于文化基础不高的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非凡的意义,极大地弥补了他们高中文化课和高职专业课的重大缺陷。其次,在当前,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现代社会教养和阶层的象征。这种表征伴随着高职外语的广泛拓展而从外语专业学生扩散到数量庞大的其他专业学生,增强了后者的魅力,有助于后者更好地适应社会、享受生活。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今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外语,如影视、电子产品、旅游、交友,等等。外语能力成为优雅生活和高尚品味的重要表征。同时,外语带有浓厚的文化特征。学习外语,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必然要同时涉及所在国家的文化。在了解这些域外文化的同时,必然与已经形成的本土文化形成对比,形成交融,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拓宽视野,拓展心胸。

在目前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外语学习普遍低效、哑巴外语成为一种常态的情况下,高职外语注重实用性所表现的良好娴熟的外语能力已成为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和标志,不仅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帮助掌握者形成强烈的自信。从现实情况看,良好的外语能力有助于改善高职毕业生的工作与生活,使得传统观念中低端、一线、操作性工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呈现出现代职业人的特质和未来知识工人的潜质,从而使人们改变对技术工人和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三、高职外语专业社会价值的实质及未来走向

伴随着市场机制推动下人才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动,人才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垄断经营向自由竞争转变,必将进一步打破教育封闭性的态势。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教育的开放性进一步加强,多元化办学成为常态。高职教育作为其中最具有产业属性的教育类型,在这种开放性、社会化进程中,越来越多地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取市场信息、集聚办学资源、建构知识技术体系③、打造教育品牌;其办学成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与检验。在这种开放办学的态势中,社会取向开始成为衡量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价值的指标。

厘清高职外语专业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对其形成更深入的认知。社会价值集中体现在提升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的合理发展。从社会取向的视角,高职外语专业摆脱了传统培养人的单一视角,其内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与延伸。表面上,高职外语满足了国际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职业岗位对外语的紧迫需求;但隐含其下的是高职外语促使传统高考制度下的失利者的外语学习得到延续,从而使他们在现代化转型中必需的能力得以留存,使之可以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子一样,通过终身教育一步一步实现阶层的晋升,在极大改变人生命运的同时,推动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外语成为高职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如果缺乏这种能力,那么,高职教育的效果将黯然失色。高职外语的这种功能与现代化转型、持续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背景高度适应。

依据社会取向的视角,今后高职外语专业应坚持三个方向:(1)深化与职业岗位的结合,不断地深入挖掘、延伸产业链,汲取新价值;(2)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发展适应终身教育社会的能力;(3)促进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使其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对社会形成更高层次的适应。

注释:

①据悉,不少普通本科大学已取消了四六级考试,理由是

中学外语教学已经达到很高水准,学生外语水平很高,四六级考试缺乏存在的意义。

②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2000年后600余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改革完成后,中国现有的近2500所高等院校中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此次转型改革。

③构成高职教育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现有的学科体系,其类型主要以理论性知识为主;二是产业链,其类型主要以实践性知识为主。前者具有显性、体系化、陈述性知识等特征;后者具有隐性、零散化、程序性知识特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田强,崔永兴.外语教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54-55.

[2]翟帆,钟伟.2012年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报告国家版首发[N].中国教育报,2012-07-13(2).

[3]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盛艳]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