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评价探究

2022-06-08

高传勇

摘要: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理论,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从个人课堂学习成绩、小组课堂学习成绩、个人课后学习成绩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从密切校企合作、合理科学分组、借助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对评价的实施提出了深入的见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评价;工作过程系统化

基金项目:福州市职业教育2013-2014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FZ2014ZJ060)

作者简介:高传勇,男,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76-05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相关理论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1]生产复杂的产品可能需要经过多个“工作过程”,而多个“工作过程”则构成了生产该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将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是根据平面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序化,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序化,应该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2]要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联系紧密的经验,使学生在行动过程中进行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体系从工作过程分析入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将企业真实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做中学和学中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平面设计”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平面设计”教学,要求每个工作过程应有六个工作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学生要掌握思维的工作过程——行动的完整性,[3]最后一步的展示、评价与反馈很重要。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同时,其自我分析能力、反思和决策能力等也得到了培养。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增强,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逐渐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合理的教学评价,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评价。[4]

三、制定科学规范的成绩评价表

“平面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类课程,其主观性很强,评价标准不如工科类课程那么明确,往往是仁者见仁,但是,也有一定的行业规范和大众的主流审美标准。如果没有评价标准,只用“好”与“不好”来模糊评价,结果会发现大家都做得差不多,同学们也难以从中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不利于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评价之前,必须按平面设计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分类制定适合中职生的教学评价表,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

(一)个人课堂学习成绩评价表

学生各小组平面设计有时需要“各自为政”,通过自己设计和制作,然后自评、组内互评,加上师评的成绩,得出学生个人的分数和等级。其中,自评占20%,组内互评占30%,师评占50%。表1所示为个人课堂学习成绩评价,其中,组内互评成绩为本组内其他同学打分的平均分。

(二)小组课堂学习成绩评价表

平面设计中,有时需要组内合作作品或各组选一个最佳的作品进行组间互评。如表2所示为小组课堂学习成绩评价,其中,组间互评成绩为其他各组打分的平均分。

(三)个人课后学习成绩评价表

课后的学习评价主要借助网络互动平台进行。课下学生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这里无需分组,所有学习本课程的同学均可参与。因为,其他的评价内容无法考量,所以,评价内容主要是完成作品的质量和创意。如表3所示为个人课后学习成绩评价。

四、实施“平面设计”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制定好了,对于如何快捷高效地实施,笔者有四点见解。

(一)密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单位可以从多方面为平面设计教学评价提供支持。平面设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上课,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机房引入企业6S管理制度,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管理依据;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为教学评价提供了资源保障。总之,通过密切校企合作,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切实将平面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落到实处。

(二)合理科学分组

分组教学,“化整为零”[5],可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与评价。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呢?可按学生能力划分,每4-6人为一组,如果围坐在一个圆桌,通常可以坐5-6人;如果按传统的机房座位就座,可安排前后座位的4人一组,以便于讨论交流。每组学生中有操作好的,也有稍差一点的,各组推选一名责任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以组为单位布置工作任务,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想法,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平面设计的评价标准制定得很详细,但是,在操作时工作量太大,无法真正实施,不具备可操作性,可谓“纸上谈兵”。因此,如果评价标准制定得详细,操作起来难度却很大,那么,再好的评价标准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评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将难以实施的操作变得高效快捷,变不可能为可能。

信息化手段的主要方式有功能强大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QQ群、论坛等。一方面,课堂上用专门开发的评价系统或网络互动学习平台的评价功能模块实施评价。教师只要制定好评价标准输入系统,将相关的权限等设置好,就可以发布评价给学生。学生登录学校网络中心的动态网站接口(为了减少服务器的负荷,可以登录内网IP),就可以进行评价。运用评价系统,教师可以设置评价的内容、每项内容的分值,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组内、组间、网站)、师评,系统会快速算出每个同学的总成绩和等级。对不能客观公正评价的同学,系统会自动识别过高或过低的评分,对打分的同学进行扣分。另一方面,在课下,可以利用QQ群、论坛、贴吧等平台进行评价。借助信息手段,可以在紧张的课堂时间内及时算出评价成绩和统计信息,趁热打铁,让学生当场发现不足,并获得成就感,而每一次的成就感都是下一次学习的动力源泉。

(四)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1.口头评价。课堂上,可以将口头评价和网站评价相结合,从而实现有声与无声的结合。口头评价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亲切,印象更深刻,互动性更好。但是,这种评价方式耗时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全体开展,只能针对个别同学、个别作品进行评价。因此,最好是进行轮流评价,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每个人都可以轮到,都有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2.分层次评价。针对学生的差异,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6]对于学习稍差的同学,只要看到他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和动力。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比教授知识技能本身重要得多,正所谓“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3.公正评价。不论学生学习优与差,表现好与坏,评价时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多给学生正能量,从正面引导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4.角色扮演评价。让同学们以客户和消费者的身份对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由于站在不同的位置,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会提出更实用的评价意见。

5.请专家评价。[7]可聘请经验丰富的平面设计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专业的评价,以更贴近企业要求,更实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6.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8]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比重可适当减少,而将大部分评价分解到平时的每个项目中,使评价更合理、更科学。

7.企业与客户评价。通过调研走访,了解用人单位与客户对学生的评价,这样,对教学更有实践指导意义。

8.实物评价。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贴在楼道或机房里展示,将学生做的包装等打印并裁剪折叠成成品,这样,可使评价更直观、更实用,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评价,将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评价标准中,通过采取密切校企合作、科学分组、借助信息化手段、多种评价并用等方式,对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加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全面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漫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6.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范振坤.浅析平面设计教育教学评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3(6):165-167.

[6]谢武权.“阶梯式”教学法在平面设计课中的教学评价[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2):152-153.

[7]刘洪哲.关于平面设计课程“以评促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2(7):171.

[8]芦奕虹.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3):75-76.

[责任编辑 盛艳]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