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2022-06-09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体系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在这一过程表现出的空间拓展性优势,已经转变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同时,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大量涌现,促使建筑的建设楼层不断增高,建筑行业的整体建设水平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相对复杂,其质量控制便成为了关键所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前言 

  建筑行业在经济体系发展推动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促使大量高层建筑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涌现出来,但同时,高层建筑建筑施工技术也面临了更加严苛的质量标准。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认真组织、精心施工是确保施工质量得以达标的重要基础,是新时期阶段相关项目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质。再加上高层建筑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作业面积小等因素,如何在施工期间掌控施工质量,便成为了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下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及施工要点 

  1.1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仅仅只是利用少部分空余场地,便能够完成相应的复杂空间、大结构布局建设,这使得高层建筑能够减少对于用地的需求,这是如今城市用地越发紧张的重要解决措施。同时,高层建筑还能够起到对于街道的美化效果。 

  1.2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①对施工技术要求高。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多、功能多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要求。高空作业期间,对材料、工具、设备、人员的运输和活动要进行完善的处理解决。并要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电、用水、通讯、防火等问题进行妥善安排,要严格控制高空物体坠落打击造成的安全事故。 

  ②对施工设备要求高。 

  近年来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的飞速发展,从而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于这一基础,建筑物在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要求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探讨 

  2.1逆作法 

  逆作法是现阶段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同一种施工技术,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沿着高层建筑已经规划好的地下室轴线、支护结构,来浇筑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支撑柱结构,进而使得施工期间的施工荷载以及底板位置正式封底处理之前,都能够通过该支撑柱来承受。其次再对于向下开挖的土方、地下层结构进行浇筑处理,直到最终完成封底。通过这方面的措施,其建筑的首层位置能够顺利的完成施工,地上和地下工程结构施工也就能够同时展开。 

  2.2高层建筑结构裂缝控制 

  依据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条例来看,当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下,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控制标准,安全裂缝最大范围为0.2mm-0.4mm。但是从实际施工角度来说,应当要以预防措施作为根本,当裂缝出现之后再进行修补只是补救措施,虽然说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但应当要尽可能的通过施工措施来减少裂缝。由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标准较高、混凝土用量也较大,那么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也就大幅度提升。在施工期间就需要对以下施工加以重视:当砌筑填充墙在与梁底位置靠拢的时候,务必要预留一定的高度;尽可能使用早强低的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掺入适当的外加剂、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确保骨料沙砾的直径合理性;振捣施工严格控制。 

  三、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3.1配比的选定 

  工程正式开始动工之前,通常需要严格依照相关要求来设计出不同配比、强度的混凝土,并且送入到检验机构进行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一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一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3.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 

  四、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4.1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4.2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 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 X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转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 

  4.3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高层建筑施工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这促使建筑施工的各方面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在这一趋势下,高层建筑施工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就应当要努力的提升个人素质、技能水平,更好的参与到高层建筑施工中,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能够有所保障,避免高层建筑存在质量隐患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续宪宏.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特点探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7,(3). 

  [2]JGJ3-2002,高层技术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程水生,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工程与建设,2009(0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