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2022-06-09

  摘要:本文以新农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对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深入探讨了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面临的问题,并找出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参考他山之石提出了促进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建议。营造美好的农村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衢州市新农村;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1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现状

  1.1开展了房屋与村容村貌的美化工程

  衢州市保留乡村中的现有建筑,包括历史建筑和农舍民居,对历史建筑从结构上加固,并对该区域内的建筑物采用江南民居的风格进行统一的立面装饰改造:粉墙、黛瓦、木窗、装饰性的墙面分格线条及坡屋面改造等,保持当地民居和谐统一的传统风格不变,并采用本地出产的石材、竹子等建筑材料,资金投入低,又有地方特色。结合村容整顿,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和院坝的改造,并按实用美观的原则在房前屋后进行植物种植,使农舍整洁美观,实现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

  1.2进行了乡村景观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衢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新建和改扩建乡村公路60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疏通灌溉渠道5000公里以上,基本农田沟渠通畅率达到70%以上;年内已帮助近十万人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恢复和改造乡镇卫生院25所,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人数扩大到15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二期电网改造面只有87%。二期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并成功启动三期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建设农村沼气池20万个,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浴配套率达到40%以上。

  2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面临的问题

  2.1田园风光严重破坏

  自然资源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内,受到自然界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地表景象。它是自然界内部各因素长期以来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的自然景观格局。

  由于衢州市农民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与景致皆司空见惯,对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缺乏正确的保护意识,农村的生态环境随着新农村的开发建设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不容忽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开采地下水,产业化带来的“三废”等,使自然界的空气、水、土壤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乡村的田园风光受到严重破坏。

  2.2乡村特色逐渐缺失

  随着衢州市乡村居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村民对其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由于农民对自身的特色乡村景观缺乏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保护和继承,他们将城市的一切都看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价值取向逐步向城市化发展,意欲用城市的一切:现代建筑、雕塑小品、大广场、大草坪等来取代乡村固有的特色景观。更有甚者,部分乡村干部为了个人政绩,大刀阔斧,拆除历史建筑,利用现代建筑的新型材料、砲筑手法,大肆兴建欧式建筑、宫殿式建筑和现代城市雕塑,罗马柱、琉璃瓦、不锈钢雕等充斥其间,形虽似而神不似,使乡村景观变得不洋不土,逐渐丧失了自身独特的风貌。

  3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

  3.1缺乏理论和行为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乡村景观规划理所当然地被提上来议事日程,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专家学者们也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乡村生态、农业观光,形成旅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始不断涌现,但是这些成果毕竟还仅仅只是理论层面的研究,对于系统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还缺乏可操作的指导意义。

  3.2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乡村规划相对滞后,虽然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衢州市大约有71.2%村镇已经编制了总体规划,但是大多数只是应付政策的需要,毫无操作性可言,由于管理缺乏力度,没有必要的处罚措施,衢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乱搭乱建、村民自行拆旧建新、垃圾随意乱倒、工业“废水”、“废气”、“废物”不及时加以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气中,种种极不和谐的画面屡禁不止。同时,一部分地方政府不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没有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按照城市社区的建设模式,推行城市的建筑方案,结果部分村民自行拆除重建,使建筑景观一片混乱。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做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衢州市乡村中肆意侵占农田的现象亦极为普遍,有的甚至在农田中建房,使农业生产景观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新农村居住空间建设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分散、无序,村镇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也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

  4促进衢州市新农村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对策

  4.1加快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

  乡村景观规划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乡村景观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被国内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争相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很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往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仍然会是一个不朽的课题。有了理论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推动乡村景观的健康有序发展。

  4.2确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

  有了理论的支持,接下来便是付诸实践。实践的前提是有一份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在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应本着生态先行的原则,尊重自然地理条件,尊重文化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科学地编制。规划设计要延续原有的乡村景观特色,保护生态平衡,充分挖掘乡村固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定位准确,轻重有序,可操作性强,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规划一经制订,不论何人都不得随意更改,应按照规划循序渐进地付诸实施。

  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土地,保护农田和乡村特色,将总体规划中的景观专项规划和分区建设理念运用到实处。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规划的制订,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激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尊重民意,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只要是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虚心听取,并用于规划实践,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5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衢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了衢州市对新农村建设作出的贡献,并找出了由于建设过程中理论知识、专项规划、建设者意识、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带来的田园风光消失、乡村特色缺失、地域文化退化、居民缺乏参与意识等诸多问题,并参考他山之石,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的景观规划,执行者合理地根据规划逐步付诸实施,当地居民积极出谋划策,提高参与意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业等多产业,缓解资金压力,力求在尊重现状条件,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和生态价值,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思想等前提下,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美的乡村景观,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12.(8).

  [2]车生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

  [3]郭文华.乡村与城郊景观格局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11.(5).

  [4]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