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关于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的探讨

2022-06-09

  摘要: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竖向控制问题,因为竖向设计不仅是居住区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技术设计方法。优秀的规划加之良好的竖向设计,才能更好的利用和改造居住区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同时达到土方工程量少、投资省、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效果;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本文从竖向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方法及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住宅小区的环境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关注老人和孩子、残疾人的步行安全,消除门前地坪台阶和障碍,为人们提供方便、舒适、美观的步行环境,做好小区竖向设计,控制细节处理,体现人文关怀,成为当前设计的主导理念。规划好居住区竖向合理性,对于建设一个居住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居住区竖向规划的概念

  居住区建设是不可能全都处在设想的地势地段,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往往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场地布置的要求,在居住区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场地的竖向设计,将居住区地形进行竖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成为适宜建设的居住场地区。

  一般来说,根据建设具体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再次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并 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填挖土方量,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场地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按规划控制要求的高程衔接。这些对居住区地面及建、构筑物等的高程(标高)作出的设计与安排,通称为居住区竖向设计。

  2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内容与要求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是在居住区平面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对地形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和改造,合理决定用地地面标高,使之满足居住和生活的使用功能要求,达到土方工程量少、投资经济、建设快、综合效益佳的效果,确保改造后的地形能适于布置和修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同时有利于排除地面水,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敷设地下管线要求。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这种第三维尺度空间的规划设计,称为竖向规划(也称垂直设计)。

  2.1居住区竖向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下列方面

  (1)结合用地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合理确定各项控制标高,在满足居民日常居住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土方量。

  (2)综合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室外场地、道路、排水沟、地下管线、绿地及其他设施的设计标高,并使相互间协调,如排水干管出口、道路交叉口避免冲突等。

  (3)合理地组织居住用地的地面排水。确定地面排水方式、坡度、坡向与排水构筑物设施,确保排水渠道畅通。

  (4)合理地、经济地组织好居住区用地的土方工程,确定土(石)方平衡方案。避免填方土无土源,挖方土无出路,或填方土运距过大。

  (5)在旧区改造的竖向设计中,应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标高。

  2.2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要分析研究地形加以利用和改造,综合考虑各项基础设施的统一标高,确定地面排水畅通,降低土方工程量等。在具体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设计时应尽量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一般应考虑就地平衡,能力目标、知识要点、权重、自测分数、竖向设计内容与要求、30% 竖向设计方法、竖向设计的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等,50%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内容和计算方法 20% 教学要求,选定弃土或取土场地,缩短运距,降低造价。

  (2)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建筑物室内地坪要高于室外地坪:住宅室内外相差30—60cm、医院室内外高差45—90cm,多雨地区宜采用较大值。道路纵坡要求:机动车道纵坡一般≤6%,困难时可达9%,山区城市局部地段可达12%。但坡度超过4%,必须限制其坡长(5%~6%时,坡长≤600m;6%~7%时,坡长≤400m;7%~8%时,坡长≤300m;≥9%时,坡长≤150m;);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一般≤2%,困难时可达3%,但坡长应限制在50m以内;人行道纵坡以5%为宜,大于8%时行走费力。广场坡度以0.3%~3%为宜,0.5%~1.5%最佳;儿童游戏场坡度0.3%~2.5%;停车场坡度0.2%~0.5%;运动场地坡度0.2%~0.5%。绿地等休息场地坡度最小0.3%,最大10%。

  (3)保证地面场地排水畅通。力求使设计地形和坡度适合污水、雨水的的排水组织和坡度要求,避免出现凹地。根据居住区地形特点选择适合的地面排水方式,居住区内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在埋设地下暗沟(管)极不经济的地段如岩石、陡坎、等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4)有利于建筑布置和空间环境的设计。尽可能保留原有有明显特征的地形、地物和植被;建筑标高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群体高低起伏富有韵律感而不杂乱,构筑美好的天际轮廓线;重视空间的连接、鸟瞰、仰视及对景的景观效果;斜坡、台地、踏级、挡土墙等细部处理的形式、尺度、材料应细致,亲切宜人。

  (5)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6)避免土壤受冲刷。

  (7)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8)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9)便于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挖土地段宜作建筑基地,填方地段作绿地、场地、道路较合适;岩石、砾石地段应避免或减少挖方,垃圾、淤泥需控除;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应减少挖方。

  (10)满足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

  3居住区的竖向设计方式

  居住区的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利用建筑基础、地下车库、路槽及管沟挖方余土,移挖作填,使填挖方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余土外运现象。排水暗管均设于路下,然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管道的敷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架空、直埋和地沟。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光缆等均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3.1地形设计;

  3.2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

  3.3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

  3.4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3.5排水设计;

  3.6管道综合。

  4加强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的优化

  在不保留既有地上建筑的前提下,应按先下后上的顺序设计。此时三层控制高只受周边外围道路高、排水终点高、场区土方平衡的影响。当场区地势较平坦时,首先考虑排水系统的走向与高程。在地势变化较大、坡度陡的场区设计时道路控制高及土方平衡量着重要研究的问题。

  在居住区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不论地势如何都要对道路、排水、建筑三层控制高做平衡调试,即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为减少工程总造价,场区总土方量是否还能减小。可以通过重新调整道路设计高或挡墙位置来解决;

  4.2为方便居民中的老人、孩子出行,建筑物的门口高与室外道路的高差是否还可以减小,在地势变化较大的场区内,建筑物入口高往往是变值。当地势变化明显时,是否可以通过将同一座建筑设定不同的零标高或门口高的办法达到减少室外台阶数量或挡墙高度的目的;

  4.3为减少区内的积水方便居民出行,应努力使区内没有绝对凹曲线点,当不得不这样处理时,应避免将凹点设在门口、路口。建筑物门前的小路可以做成单面坡,使水向远离门口的方向汇集,并认真设置收水口;

  4.4当道路高程调整时,要检查地下管线是否有足够防冻埋深,检查门口高与道路高的关系;

  4.5挡墙的设置是否有利于安全、有利于居民的室外活动。可以通过设计成复式断面、有装饰的护坡、围栏、变化挡墙位置来解决;

  4.6当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考虑做防滑处理。室外梯道较长时应按规范设缓台和自行车坡道、扶手;

  4.7全面考虑道路、建筑、绿化、挡墙、小品在视觉中的效果,箱式变压器最好隐蔽在绿化或小品中;

  4.8为居民安全着想区内的活动区与出入口道路之间要设保护带做缓冲。

  总之,居住区设计应以方便、安全、美观为原则,进行全面的平衡和调整。作为规划设计者,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针对问题深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