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阐述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2-06-09

  1.前言 

 

  文章对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运用中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2.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运用中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文化古国,我们独特的东方文化影响着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在思想文学方面,也包含建筑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高科技的过分依赖导致传统建筑文化被当代建筑师所忽视。当中国现代建筑经历诸多曲折之后,他们中的部分开始立足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上重新思考和定位本土设计的理念,对于传统建筑遗留给我们的影像和记忆加深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并唤起我们骨子里的潜在的传统意识,并对之进行分析、拆解再加以重组,将之与现代设计语言有机结合,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不失现代感。尤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充分体现东方人的审美心理。 

 

  任何时代的建筑设计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古人留下的建筑文化是千百年来工匠们设计理念的精华,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的。当代设计师若能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部分运用到当代设计过程中来,使建筑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可以令新式的传统建筑语言深入人心,创造出更多更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来。 

 

  3.现代建筑设计的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整个世界呈现出一股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同时,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又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文化意识上的冲突。在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来自于他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风格涌入我国,以迅猛之势抢占了中国的许多市场,大大降低了曾经以中国建筑风格为主流的市场份额,传统样式在建筑市场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低。在如今的设计市场中,经过“改良”的欧式建筑成为部分国民所喜爱的一种风格,犹如一道西式快餐,在国人盲目追求时尚,追求潮流的过程中,犹如一种消费时尚被推向主流。在这种非纯正的“西式主流”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受到了很大的排挤。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国内的建筑时尚消费者、建设投资者以及设计者都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逐步觉醒。他们期冀通过自己的努力,重现中国传统建筑风貌,并在建筑市场中逐渐恢复主体地位。尤其是建筑设计者们,不断尝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添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建筑元素。在这方面做出尝试的不仅有中国的设计师,也有国外知名设计师。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不但获得了国内外建筑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比如关于对苏州桐芳巷以及万科第五园的改造和设计项目就能够充分证明这一点。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来比较,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4.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概述 

 

  4.1 斗拱 

 

  这是中国古建最基本的结构构件之一,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主要起到承重的作用,能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递到柱上。这是古代工匠们对建筑结构的一项巧妙设计,也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等级的象征。由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其也渐渐失去结构的承托作用,淡出建筑设计舞台,或仅作为装饰元素保留。在木构架之横梁和立柱之间形成过渡,使得横材方木相互重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关系十分密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大小建筑的必用之物。斗拱的大小和比例依时代的不同也略有分别,因此,斗拱的结构演变之序,成为鉴别古代建筑物以及考证其年代的基础方法之一。 

 

  4.2 雀替 

 

  雀替指的是梁枋与柱交接处的托座,其主要功能在于增加梁端剪力,并且能够使得梁枋跨中弯距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雀替的形态逐渐多样化,形制丰满,其实用功能也渐渐淡化,同斗拱一样,逐渐趋向装饰的范畴。 毕业论文格式

 

  4.3 博风 

 

  博风用于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即在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为了防风雪,用木板钉在檩条顶端,起到遮挡檩头的作用,这就是博风板。一般采用雕刻花纹或人物作为装饰,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用性也减弱,装饰性增强。 

 

  4.4 藻井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于殿堂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坐像等,其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方型、矩形、八角和圆形等。藻井主要分为方井套叠式、盘茎莲花式、飞天莲花式等,其纹样大多复杂而多变,新颖而美观。 

 

  4.5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是简瓦顶端下垂的构建部分,主要用于排水,造型基本为圆形或半圆形,后来逐渐以装饰作为主要的功能。 

 

  5.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1 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空间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中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在古代的建筑中贯穿了这一思想。例如苏州的园林建筑、北京的四合院、洞庭湖的岳阳楼等等,都体现了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如今的建筑设计,仍然运用到这一观念体现传统文化的含蓄、婉约之美,与环境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比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意境,以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产生全新的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其空间上,有江南园林的开阔通透,内外穿插渗透,移步换景,层次丰富。其色彩上,兼以江南园林的淡雅朴素,着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为主基调,与西方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 

 

  5.2 屋顶的运用 

 

  屋顶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不仅在传统的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在现代设计理念中也被运用。尤其是园林设计中的坡屋顶,比如重庆的鹅岭公园,运用钢筋混凝土和其他现代材料建成的屋顶,也不失体现传统建筑的神韵。再如上海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则就是不同的高度的屋面组合设计而成,既体现江南水乡的特点,又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亦不失现代性。并且如今流行的单坡、或者双坡、四坡等等都运用到了院内的屋顶上,既便于排水又体现古建筑传统屋顶的特点。 

 

  5.3 墙的运用 

 

  墙,作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其灵活运用,以长短各异、高低不同的组合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墙的建筑功能主要用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隐私。如万科第五园,整个建筑项目最主要建筑元素就是墙,但不仅仅是墙的简单围合,其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很大的改进。高大简约的墙体元素,围合出几个层次的空间:既村、巷、院。 不同尺度的灰瓦高墙将相邻的不同体量的小区分隔成不同的小村落,而村中各个墙体围合的小院、廊架、挑檐、以及高墙上的花窗、孔洞以及缝隙创造出富有广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巷。穿过小桥和几竿萧竹,一堵堵翘角的白墙之间,推开高墙上的木门板,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一个个院子,体会传统民居式建筑的风貌。 

 

  5.4 门窗的运用 

 

  门窗,作为采光与通风的主要功能要素,在对现代的建筑的刻意追求中越来越讲求时尚、简洁。以至于传统建筑中的复杂门窗被舍弃,取而代之以大面积的玻璃。适当对传统窗元素的简化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及技术,能构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立面形象。如苏州的新火站,北京延庆的天一秀水等等,都是通过对门窗的传统现代的结合,而达到理想的建筑立面效果。 

 

  5.5 色彩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建筑的色彩,主体部分大都较为单一,仅在很多装饰构件上才会有比较丰富的色彩。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虽然可以大胆运用各种色彩,但依然尚可借鉴中国画的山水意境,以大面积简练纯净的色彩,配以局部简约色彩装饰,亦可创造出全新的中国式现代风格建筑。如前文提到的深圳万科第五园的黛瓦白墙,宿州的博物馆新馆黑色屋顶,配以水泥灰浆和花岗石的墙身装饰,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观感和氛围。 

 

  6.结语 

 

  我国的传统建筑工艺凝聚着无数前人的心血,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现代建筑设计中,多多吸取传统建筑元素的精华,并大胆地加以运用,对于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和设计质量,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玉兰,刘涛.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的中国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 

 

  [2]董美宁,刘怡.阆中古城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9(19). 

 

  [3]冯力,桑振群,高健.夏热冬冷地区传统建筑气候缓冲空间设计[J].四川建筑,2008(04). 

 

  [4]苏涛.试论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气候地域的体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